夏至已至,如何利用夏季治疗“冬病”?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答羊晚记者问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克洪
今天(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万物此时繁盛至极,草木葳蕤、生机蓬勃。中医提倡“冬病夏治”,那我们该如何利用夏季治疗冬天易发或易加重的疾病呢?在今天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答复羊城晚报。
图片
刘清泉表示,“冬病夏治”是中医的重要理念,指的是在夏天通过一些措施和办法,治疗和预防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冬病夏治”起源于中医的基本理论,即“天人相应”和“春夏养阳”。
刘清泉提到,“冬病夏治”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它适用于冬天容易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慢阻肺、过敏性鼻炎,以及反复的感冒。也适合于其他一些中医判断属于阳虚的人群,这类人群往往平时表现手脚是凉的,怕冷怕风,喜欢温暖的环境。
据介绍,“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三伏贴”“长蛇灸”,以及拍打经络、按摩穴位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时要注意安全,同时艾香味可能导致部分呼吸道疾病人群病情加重,因此呼吸道敏感的人群不易使用。除此之外,在饮食上要适当进食一些温养的食品,比如羊肉、牛肉、鸡肉,还有胡椒煲猪肚等。
“‘冬病夏治’不单单是一种方法,是多种方法并举,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适用方法,每个人群有每个人群的方法,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方法,我们要科学规范地选择。”刘清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