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暴雨来临,防汛面临一场硬仗丨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
入梅了。眼前已是夏至。
随着梅雨季的来临,长江中下游也将进入防汛关键期。盛夏时节的重要特点,就是暴雨、高温的交替出现。21日开始,新一轮强降水的核心时段来临,长江中下游地区将成为暴雨、大暴雨最集中区域。降水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
“感觉雨越下越多”,这并不是一种错觉。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中,梅雨期间的天气正在变得更加不稳定,并伴有一定极端性。气象数据显示,长江中下游梅雨季的无雨日数、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和强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最为明显。
目前,防汛形势相当严峻和复杂。长江中下游地区面临着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致灾风险高等多重风险。水利部已于19日12时针对安徽省和湖北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同时派出工作组赴湖北省协助指导做好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图片
汛期来势汹汹,防汛责重山岳。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全力做好梅雨期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简称长江防总)、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已经作出多项部署。
自1985年以来,长江防总总指挥长历来由湖北省省长担任,近四十年间少有例外。2024年国家防总最新发布的《全国大江大河防汛责任人名单》中,长江区域共有59个相关责任人,其中湖北有21个,超过总数三分之一。可以想见,湖北在整个防汛工作中起着怎样关键的作用。无论是湖北之于防汛,还是防汛之于湖北,都占据着相当重的分量。
防汛之于湖北为何如此重要?不必多言,广袤而平坦的江汉平原本就由长江和汉江冲击而成,地势低洼,洪涝的威胁十分致命。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耕地、七成以上的工农业产值会因为洪水而面临损失的风险。
湖北之于防汛为何如此重要?其一在长。湖北境内,长江流经的长度超过一千公里,占长江干流总长的六分之一以上,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一段。并且,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湖北境内的长度也有920公里,占其全长的六成。其二在险。长江防洪工作中最棘手的一段,荆江,也在湖北。“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绵延240公里的下荆江河道,直线长度仅有80公里,江水在这一段绕了16个大弯。从古至今,荆江都是长江洪涝最为频发的河段,但荆江大堤决不能垮,因为它守卫着江汉平原上千万亩耕地,还有武汉、荆门、荆州等城市。不仅如此,湖北境内的三峡工程、丹江口水库以及许多蓄滞洪区,在长江防洪工作中也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惟其如此,在预警过程中,必密切关注雨情变化至关重要。对于强降雨落区,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精细预报。在防范过程中,则须安全度汛措施。巡查防守、排查隐患,紧盯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中小型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等度汛薄弱环节。在调控过程中,是科学精细调度水工程。水库调度方案需要根据降雨实况和预测预报进行实时调整。在应对过程中,离不开加强防汛组织协调。24小时值班值守,并且预置工作组和专家组强化防汛技术支撑,以切实作为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汛期已至,让我们以底线思维,最好的准备。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