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杨云锋
近日,长江大学陈宁生教授团队的3份咨询报告获得采用。针对广东梅大高速公路的塌方灾害和西藏高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雪灾等多灾害风险,报告提出了系统的减灾技术和对策。
针对“5·1”梅大高速公路特大塌方灾害,陈宁生团队深入现场调查,提出了《调整道路表征的灾害排查法,依据梅大高速等灾害属性和基因,分尺度筛查隐伏型地质灾害的建议》报告。该报告得到了广东省委领导的批示。目前,该排查技术已在梅河高速的7.5公里示范路段成功应用,未来将推广至全广东省高速公路,为防灾减灾提供新技术支持。
陈宁生团队在地质灾害现场调查(非梅大高速灾害)
广东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大学的相关成果推动了公路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理论技术创新,实时指导了当前广东省的道路排查减灾工作,彰显了长江大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此外,该团队提交了《厘清高原多级灾害属性与基因,分层次实施避让与防控,确保西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安全》报告,得到了西藏自治区领导的批示和采用。该报告系统分析了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多灾害机制,提出建立基于灾害多时空效应的工程调控体系和基于灾害动力过程的非工程预防体系,将有效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团队还提交了《2024年西藏自治区主要自然灾害趋势预测与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建议》报告,分析了2024年西藏自治区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雪崩等主要自然灾害发展趋势,明确了区域内滑坡、泥石流、雪崩等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分区,提出监测预警等非工程防灾减灾建议,同样获得西藏自治区领导的批示和采用。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