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绽观剧团招募丨国家大剧院邀您聆听四部弦乐经典作品

图片


“我的人生道就是希望更多学生培养出来,

因为我老不满足。

我希望看到中国有更多的人才出现,

这就是我的理想。

                                          ——林耀基


今年是中国小提琴教育泰斗林耀基先生逝世15周年。作为享誉世界的杰出音乐教育家,林耀基先生为中国小提琴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秉持“以情动人,以艺育人"的施教理念,培养了众多享誉世界的演奏家、教育家。

6月26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及6月28日在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奉献与追忆”为名的音乐会即将拉开帷幕。本场音乐会的两位独奏谢楠、陈曦,以及乐队首席李喆都是林耀基先生的高徒,他们将与指挥家陈琳、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一起,通过四部弦乐经典作品,来致敬一代宗师林耀基先生。

曲目介绍
塞缪尔·巴伯 弦乐柔板
塞缪尔·巴伯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是美国现代社会的缩影和写照,拥有“新浪漫主义”的先驱精神。巴伯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弦乐柔板》,是1936年他所作的《弦乐四重奏》的慢乐章,1938年再由他自己改编为弦乐曲,并由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之后成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
这首《弦乐柔板》极其动人,感人至深。抚慰心灵的力量仿佛可以穿透旷野和低迷的天际,远抵难以触及的过去和未来,让人体会到另一种崇高的情怀。
门德尔松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 Posth
德国代表音乐家门德尔松,13岁时为自己的挚友和老师爱德华·里茨创作了《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百多年后的1952年2月4日,梅纽因大师在卡内基音乐厅与一支弦乐队首演了D小调协奏曲,他说:“D小调协奏曲充满了创造力,丝毫没有受到严格的传统束缚。事实上,它表现出了非凡的自由和弹性。”
《D调小提琴协奏曲》遵循快慢快的传统格式,分为三个乐章,从第一乐章就很好地突出了独奏小提琴。最成功的第三乐章称得上活泼可爱。
维瓦尔第 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RV 514
维瓦尔第被认为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在世时只出版了两首双小提琴协奏曲,但还有 24首幸存下来,其中大部分保存于都灵国家图书馆。这些协奏曲如今虽然很少在音乐会上演奏,但与维瓦尔第许多未出版的作品一样,它们不仅包含了不应被忽视的音乐,还展现了他创作个性的方方面面。
这些双小提琴协奏曲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维瓦尔第为两位独奏者发明的惯用手法:快速呼应、重叠、交替演奏近似的乐句和旋律片段,悦耳动听。
舒伯特/马勒 改编  D小调弦乐四重奏,D. 810
舒伯特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尽管现在看来难以置信,但舒伯特著名的作品《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当时却被音乐出版商拒绝了,理由是它毫无趣味。首演直到他去世五年后才举行。
奥地利代表音乐家马勒将舒伯特著名的《第14号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改编为弦乐队作品,马勒的改编与原版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演奏困难高于原版,要求反应更敏捷、融合度更佳的弦乐合奏。
艺术家介绍
图片
陈琳 指挥
陈琳,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中国指挥学会副会长、成都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22年荣获由中宣部主办的“艺苑撷英——中国十大优秀青年指挥家”称号。
作为当下备受瞩目的一线指挥家,陈琳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多个重要舞台上,与国内外众多优秀乐团及歌剧院有着成功的合作。近年来,陈琳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活动,以过硬的业务能力与高超的艺术造诣证明了其在业内突出的影响力。
图片
谢楠 小提琴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弦乐学会主席团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者。
她历年来的成绩斐然,多次受到表彰及嘉奖。曾录制的《克莱采尔42首随想练习曲》,是世界上第一位录制该作品(全套)的小提琴家,并录制出版了《弦琴往事》《马思聪作品集》《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及教材。
谢楠目前使用的小提琴由喻艺术基金会提供。
图片
陈曦 小提琴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中国音协弦乐学会副秘书长。世界最权威的音乐杂志《斯特拉底》称他是“一位拥有强烈个性、极其光彩辉煌的演奏家。”
2002年,年仅17岁的陈曦在莫斯科获得第12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小提琴最高奖,成为这项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奖获得者。此外陈曦还获得过第七届文化部全国小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及中国作品演奏优秀奖。
陈曦目前使用一把由中国周氏收藏家赞助的1690年彼得·瓜内利古董名琴。

福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