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历
书
房
2024年6月21日
“双百”方针的出台有一个过程。1951年4月,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用来指导戏曲界的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同时并存和发展。“百花齐放”这一方针,较少涉及其他方面问题。而“百家争鸣”最初的提出,是针对史学研究问题。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和中国语文教学研究3个委员会,并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创办《历史研究》杂志。为办好刊物,毛泽东主席在回复关于学术界的路线和方针的请示时,提出了“百家争鸣”,同年10月这一方针在中国科学院召集的会议上得到了传达。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作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总结发言,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这是第一次将“双百”方针完整地作为科学文化的指导方针提出。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再次明确提出了“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6日,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邀请,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在怀仁堂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参会者包括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1000多人。报告不仅论述了“双百”方针提出的重大意义,还阐明了它的特定内涵,他说:“我们主张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我们又主张人民内部一定要有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6月13日,该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双百”方针由此公之于世。1956年9月,“双百”方针被载入党的八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第五章《科技事业指导思想的形成与纠偏》,第102-103页
中
华
人
民
共
国
科
学
技
术
史
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