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公司大企业出现了亏损,出现了经营不善,作为企业高层往往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而作为一线员工和产品的消费者,更能一针见血的直达病灶指出问题所在。
但是高层由于种种因素,让底下的人去解决问题,自己只等着看结果,官僚味儿太重。
就好比以前打仗一样,两军交战,国王只希望能够开疆拓土,取得胜利,让前线士兵往前冲杀。根本不用考虑自身安全,因为前线离自己太遥远。
直到发明了原子弹,决策者在发动一场战争时,就要考虑对方是否会在自己头上扔个核弹。
换算到今天的商超零售业,胖东来就是一个重量级的核武器,至于谁家会升起蘑菇云,就看谁还没睡醒了。
永辉算一个睡醒的,在连续亏了3年后,决定和胖东来这个“拥核大国”建交。
亏麻的永辉求变心切
近日,胖东来对郑州永辉超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整改的内容包括员工薪资、工作时间、卖场规划、商品重整、供应链、价格优化、服务提升等多个方面。
整改后,信万广场永辉超市店首日销售额达到了188万元,是调改前平均日销售额的13.9倍,当日客流超过1.2万人,约为调改之前日均客流的5.3倍。
入口处维持限流秩序的小姑娘喇叭里喊出的声音都是嘶哑的。
这并非只是郑州一家超市的单独行为,而是永辉集团与胖东来团队合作的一次重要尝试。
整理近5年的永辉销售业绩发现:
2019年营业收入848.77亿,净利润14.53亿;
2020年营业收入931.99亿,净利润16.53亿;
2021年营业收入910.62亿,净利润-44.95亿(亏损);
2022年营业收入900.91亿,净利润-30.00亿(亏损);
2023年营业收入786.42亿,净利润-14.65亿(亏损);
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将近90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ROE)在2019年至2022年间分是7.96%、8.80%、 -30.24%、-30.21%,波动较大,2021年和2022年出现了负值,公司的净资产收益非常弱。
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50.96%逐年上升至2022年的87.68%,公司的财务杠杆加大,偿债风险增加。
毛利率和主营利润率在这几年间也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为负,公司发展速度放缓。
在这种背景下,永辉超市主动进行整改,优化门店网络,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并针对门店店型进行调整升级,以期扭转亏损局面。
商品结构方面,永辉超市下架了大量原有商品,并新增了大量商品,其中很多是胖东来的自有品牌商品。
此外,永辉超市还发布了"初心计划",宣布将于7月1日启动第二家门店的调改。
永辉集团有意将整改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门店。
主动求变、寻求突破的永辉,尝试通过胖东来的输血,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凋零的市场和火爆的许昌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我竟然有一种啪啪打脸的感觉。
当主持人让于东来回应是不想走出河南还是走不出去河南时,于东来坦言,没有这个概念,他不是做多大企业的,胖东来做的是一种榜样,让更多的人参考学习。
我又忍不住想到了一句网络梗句:这就叫专业。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机构网络公开披露的数据,未来,超市行业将继续上演联合、兼并、重组大戏,会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
预计到2028年,中国超市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至3.55万亿元。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吃下更大的蛋糕,各连锁商超开始纷纷进行升级优化,纷纷寻到胖东来学习背后的秘密。
湖南的步步高算是一家地方性的连锁商超上市企业,2020年门店数量377家。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截至2022年底,还有门店246家,均在湖南境内。
结语
很多人都说胖东来模式别人学不会,这里边有太多对于供应链和生活方式的本地化依赖。
在胖东来的服务宗旨中,“人”是一切的核心,是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的人既包括员工,又包括顾客,既把顾客当家人,也把员工当家人。
在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看来,企业只是一个平台,希望利用这个平台,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和关爱,产生信任,然后通过平台对员工的工作、家庭、生活予以正面引导及培训,教会其正确看待生活,正确理解生命,活出阳光自由幸福的生命状态,进而提升员工个人的全面发展。
不光是人,胖东来也影响着其他行业。
只有人和企业都好,社会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于东来曾说:“做产品要有工匠精神,我们应该从低价走向价值,价格是合理的,不能过低,过低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循环!产品要像工匠精神一样往健康的方向走,而不是为了获利,一定要记得我们卖的是价值,不是低价,卖的是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