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超的内卷,从胖东来整改永辉开始

图片

连续三年亏损的永辉醒了!

很多大公司大企业出现了亏损,出现了经营不善,作为企业高层往往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而作为一线员工和产品的消费者,更能一针见血的直达病灶指出问题所在。

但是高层由于种种因素,让底下的人去解决问题,自己只等着看结果,官僚味儿太重。

就好比以前打仗一样,两军交战,国王只希望能够开疆拓土,取得胜利,让前线士兵往前冲杀。根本不用考虑自身安全,因为前线离自己太遥远。

直到发明了原子弹,决策者在发动一场战争时,就要考虑对方是否会在自己头上扔个核弹。

换算到今天的商超零售业,胖东来就是一个重量级的核武器,至于谁家会升起蘑菇云,就看谁还没睡醒了。

永辉算一个睡醒的,在连续亏了3年后,决定和胖东来这个“拥核大国”建交。


图片亏麻的永辉求变心切

近日,胖东来对郑州永辉超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整改的内容包括员工薪资、工作时间、卖场规划、商品重整、供应链、价格优化、服务提升等多个方面。

整改后,信万广场永辉超市店首日销售额达到了188万元,是调改前平均日销售额的13.9倍,当日客流超过1.2万人,约为调改之前日均客流的5.3倍。

入口处维持限流秩序的小姑娘喇叭里喊出的声音都是嘶哑的。

这并非只是郑州一家超市的单独行为,而是永辉集团与胖东来团队合作的一次重要尝试。

整理近5年的永辉销售业绩发现:

2019年营业收入848.77亿,净利润14.53亿;

2020年营业收入931.99亿,净利润16.53亿;

2021年营业收入910.62亿,净利润-44.95亿(亏损);

2022年营业收入900.91亿,净利润-30.00亿(亏损);

2023年营业收入786.42亿,净利润-14.65亿(亏损);

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将近90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ROE)在2019年至2022年间分是7.96%、8.80%、 -30.24%、-30.21%波动较大,2021年和2022年出现了负值,公司的净资产收益非常弱。

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50.96%逐年上升至2022年的87.68%,公司的财务杠杆加大,偿债风险增加。

毛利率和主营利润率在这几年间也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为负,公司发展速度放缓

在这种背景下,永辉超市主动进行整改,优化门店网络,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并针对门店店型进行调整升级,以期扭转亏损局面。

商品结构方面,永辉超市下架了大量原有商品,并新增了大量商品,其中很多是胖东来的自有品牌商品。

此外,永辉超市还发布了"初心计划",宣布将于7月1日启动第二家门店的调改。

永辉集团有意将整改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门店。

主动求变、寻求突破的永辉,尝试通过胖东来的输血,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凋零的市场和火爆的许昌

中国超市行业经历了从1995年之前的起步阶段,到2011年之前传统超市的黄金时期,再到2016年之前电商崛起和新零售时代的转变。
目前,行业正处于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供应的3.0阶段。
图片
在过去,国外的巨头沃尔玛销售额常年居首,永辉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不示弱的高鑫零售排第三。
但是近年来,超市行业面临着电商的冲击、消费习惯的变化、疫情等等诸多挑战,闭店潮席卷而来。
据不完全统计:
大润发2023年至今闭店14家;沃尔玛2023年至少15家门店关闭;华润万家直接按城市清零,包括郑州、沈阳、厦门、福州、广州等地;家乐福也在福州、广州等地几乎清零,我家门口的家乐福大卖场也变成盒马了;步步高集团出现亏损多家门店拆除;银座股份持续亏损。
就连“中国超市之王”永辉超市,也关闭了400多家门店。
超市行业整体超过六成出现亏损,关店数量多于新开门店,几乎面临着“生死时刻”。
把眼光聚焦到许昌,这里的胖东来却频频上热搜。
一家上午9:30开门,晚上21:30关门的超市,工作日周二还关店不营业,人一多就限流,排队等待进场的人犹如假期旅游景点一般人从众,被网友戏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小编整理资料发现,这个在一个地级市开的超市,在“闭店潮”席卷行业的同时,销售额竟然连年上新高。
2018年总收入1.2亿,净利润3000万;
2019年总收入1.5亿,净利润4000万;(疫情中)
2020年总收入1.8亿,净利润5000万;(疫情中
2021年总收入2.1亿,净利润6000万;(疫情中
2022年总收入2.4亿,净利润7000万;
2023年营收达到107亿,净利润1.4亿。直接把大润发、永辉等一众甩出两条街。
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许昌胖东来三家门店合计,日均客流量31万人次,接待游客约155万人次,客单价达到人均2000元,营业额是一般超市的8~10倍。
这真的是中国“最赚钱”的超市了。
如此傲人的成绩,如此一只特立独行的黑马,自然就成了行业里的“显眼包”。
春节期间不营业,上热搜。周二闭店,上热搜员工委屈奖,上热搜。员工福利待遇好也上热搜。
同行无不羡慕,胖东来改造湖南步步高梅溪天地门店,使其平均日销售额从15万元飙升至151万元,又登热搜。
改造永辉,同样上热搜。
面对频频成为热搜的问题,于东来回应就四个字:公平、人性。
图片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我竟然有一种啪啪打脸的感觉。

当主持人让于东来回应是不想走出河南还是走不出去河南时,于东来坦言,没有这个概念,他不是做多大企业的,胖东来做的是一种榜样,让更多的人参考学习。

我又忍不住想到了一句网络梗句:这就叫专业。


图片涨薪和工作8小时只是及格线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机构网络公开披露的数据,未来,超市行业将继续上演联合、兼并、重组大戏,会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

预计到2028年,中国超市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至3.55万亿元。

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吃下更大的蛋糕,各连锁商超开始纷纷进行升级优化,纷纷寻到胖东来学习背后的秘密。

江西嘉百乐超市面临困境,找到胖东来启动改造计划。
帮扶前嘉百乐门店日销额在17万-18万元左右,经胖东来爆改后流量高峰时达到过72万元,现在已经稳定在了30万以上的日均水平。去年春节期间,连续两天销售额超180万元。
改造后的门店日均客流增长了2-3倍,销售额增长了3-5倍。

湖南的步步高算是一家地方性的连锁商超上市企业,2020年门店数量377家。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截至2022年底,还有门店246家,均在湖南境内。

营收方面,2022年步步高净利润倒亏了25.44亿元,生意难做,经营困难。
2024年以来,整改后稍有起色,于东来操刀后,效果更是立竿见影。
如果说于东来帮扶嘉百乐、步步高是地方商超的一次战略营救,那么操刀永辉就是全国零售连锁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作为一家上市500强企业,在全国29个省份600个城市经营着超过800万平方米的永辉超市,也不能承受第四个年度的业绩亏损。
在北京,几乎是哪里有万达,哪里就有永辉超市,甚至要反过来,哪有永辉超市,哪里就会有万达。
这么大的市场份额,永辉连年亏损,缺少的可能就是胖东来方案。
当越来越多的永辉超市出现高质价比的商品,更好的环境和陈展布局,员工上班时长更短,休假时间更多,薪资更高,服务更好等东来模式时,当永辉高层决策者下到前线,亲自去了解员工,了解客户的诉求后,实施了东来模式的333机制(分钱),业绩会不会旱地拔葱式提升高?
那些走下坡路的其他商超还有多少蛋糕分到?
河北的惠友超市、武汉的中百集团也都取到胖东来的“生意经”。
可以说,中国商超的一次大规模革新整改已然拉开序幕,谁能够把胖东来模式复制的更完美,玩出更好的花样,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换句话说,哪个企业能够做到让员工分走更多的利润,让员工能够通过工作拥有更高的幸福指数,哪个企业就会越成功。
发条已经越拧越紧,卷,已经开始了。

结语

很多人都说胖东来模式别人学不会,这里边有太多对于供应链和生活方式的本地化依赖。

在胖东来的服务宗旨中,“人”是一切的核心,是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的人既包括员工,又包括顾客,既把顾客当家人,也把员工当家人。

在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看来,企业只是一个平台,希望利用这个平台,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和关爱,产生信任,然后通过平台对员工的工作、家庭、生活予以正面引导及培训,教会其正确看待生活,正确理解生命,活出阳光自由幸福的生命状态,进而提升员工个人的全面发展。

不光是人,胖东来也影响着其他行业。

只有人和企业都好,社会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于东来曾说:“做产品要有工匠精神,我们应该从低价走向价值,价格是合理的,不能过低,过低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循环!产品要像工匠精神一样往健康的方向走,而不是为了获利,一定要记得我们卖的是价值,不是低价,卖的是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