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微塑料,这些几乎无处不在的微小污染物,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最新研究显示,它们不仅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还可能通过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影响我们的健康。李兰娟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
02
微塑料颗粒(MNPs)在环境中的普遍存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已成为科研焦点。这些微小颗粒常被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商业茶包、口罩等产品,人们每周可能摄入的MNPs量达到0.1-0.5克。然而,它们是否会影响人类健康,尤其是对肝脏的影响,之前并不清楚。
李兰娟院士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上发表的研究显示,食物和空气中的可降解聚乳酸微纳米塑料(PLA MNPs)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引起小鼠肝脏毒性。研究指出,食物中的PLA MNPs通过“肠道菌群-肠-肝”轴引起肝毒性,而空气中的PLA MNPs则通过“气道菌群-肺-肝”轴引起肝毒性。
研究团队通过对小鼠的肠道、粪便、鼻腔、肺、肝脏和血液样本进行多组学分析,揭示了PLA MNPs的肝毒性效果。实验使用了不同尺寸的PLA MNPs对小鼠进行处理,并设置了多个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结果显示,食物和空气中的PLA MNPs均显著增加了小鼠血清中的肝酶水平,并降低了血清中的抗氧化水平,同时引起了肝脏的病理变化。此外,MNPs还显著改变了小鼠的肠道和鼻腔菌群组成,影响了肠道、血清、肺中的代谢物,并扰乱了肝脏的基因表达谱。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揭示了食物和空气中的微塑料颗粒对肝脏的潜在毒性,还为诊断PLA MNPs诱导的肝毒性和管理环境中的可降解材料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
03
李兰娟院士团队的这项研究为理解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见解。研究结果强调了对微塑料污染的进一步研究和管理的必要性,以减少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参考
Hua Zha, Shengyi Han, Ruiqi Tang, Dan Cao, Kevin Chang, Lanjuan Li, Polylactic acid micro/nanoplastic-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vestigating food and air sources via multi-omic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 Volume 21, 2024, doi.org/10.1016/j.ese.2024.1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