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早的一批公园,只有一部分是在建设时就定为公园,其他很多公园是从各类其他场所改造而来。比如复兴公园,前身是法国军队的兵营;静安公园,前身是静安寺公墓;桂林公园,原为黄金荣的私家花园。今天我们要说的和平公园,也属于这一类,它曾是日军的弹药库。
和平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抗战爆发后这一带虽属于公共租界,但实际上主要被日本人占据。和平公园所在位置,曾是一片荒凉的小村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这里建造了六个防空洞作为弹药库。
1958年,这片土地被改造成了一座以传统园林风格为特色的公园,初名提篮公园。后因园内有象征和平的和平鸽石雕(WG被毁),改名和平公园。过去弹药库所在的假山,与周边景色也融为了一体,成了大家健身休息的地方。
这里是除了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外,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家有动物的综合类公园,这是我们小时候对和平公园最深刻的印象。公园里的动物岛,一直是其“灵魂”所在。2020年底,这座老公园因为设施陈旧,迎来了一次历时22个月大型闭园改造,前后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动物岛没了,成了以园林景观为主的生态岛,去和平公园看狮子老虎猴子海豚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公园改建时引入了不少前卫的设计理念,比如增设了300米的山林步道。漫步其中,视觉上有了更立体的体验。从相对高的角度鸟瞰公园的景观,街景与公园的连接也更为紧密;有了身在闹市、人在山林的感觉。
看到这块屏幕,才意识到公园里还有一条长1.5公里的智慧跑道。融合了5G、人脸识别等高科技。只要注册一下,就算没有运动手表,也可以在屏幕上随时看到自己的运动健身数据,相当于一个室外智能健身房。
小朋友玩耍的区域很大,但都是无动力设施,没有了我们小时候的那种传统电动机械的游乐场。看了下,工作日来遛娃的家长也不少。
除了动,还有静。前不久公园又有“上新”,如今漫步和平公园,不仅能散步、感受自然,还可以读书自习、喝咖啡、看艺术展。
和平公园里的和平书院,才开放不到2个月,是上海首个24小时公园图书馆。这是我觉得公园更新最值得认可的部分;没有这些实用便民的场所,改造后的和平公园充其量只是一座光鲜亮丽、设计现代的绿地罢了。
整个书院其实是一个阅读集群,由综合馆、少儿馆、刊茶社、以及不久将开馆的上海探秘馆组成。
综合馆丰富的馆藏图书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已经打动了不少读者在这“扎根”,在上海各大图书馆自习位置都一座难求的当下,一开业就很快成了网红。别看白天这里人不多,晚上才是人潮高峰,不少人放了学下了班直奔这里。它的窗外就是大片大片的公园绿地,走几步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松弛感扑面而来。
少儿馆和综合馆紧密相连,只是少儿馆内的藏书更偏向少年儿童。馆内还贴心地设置了大量矮书架,让小朋友能自主拿取心仪书籍。一楼还有一块专门的区域可以让家长孩子席地而坐阅读,就像在家里一样。蓝色系的阅读空间让人觉得静心又不乏童趣。
少儿馆的地下一层是一座小型的艺术馆,首展是“打开自然时刻”,为公益性质的免费展览,展期2个月。展览以和平公园中的绿化元素为介质,用艺术的方式让观众从真实的自然,走入被自然启发的世界。
刊茶社作为国内首家期刊主题书店,也是国内收藏期刊最多的实体书店。聚集了1500种国际期刊,本本可读、本本可借、本本可订。茶社里的旋转楼梯,墙面由各种报刊杂志封面组成。名叫刊茶社,除了阅读期刊,也是品茶的好地方。坐在落地窗边,和平公园的湖景尽收眼底,如此的阅读时光实在悠闲惬意。
一尺花园咖啡也是新加入的部分,作为和平公园里一处小型的园中园,白墙黛瓦尽显江南古典风情。咖啡馆正对着的就是园内的精华景观,临湖而坐,亭台水榭绿意葱茏。
和平公园从2022年10月改造完成重新开园,到今年4月底和平书院开放,整个更新过程前后经历了一年半左右。其实公园的更新改造,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从民生需要出发,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从而达到让多数人满意的效果。相信和平公园这只“旧瓶装了新酒”,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新故事。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天宝路891号
交通:地铁8/10号线四平路站
查看原图 2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