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媒体传闻vivo印度子公司将出售给印度塔塔集团,但vivo方面表示尚未达成协议。
2.印度政府希望vivo在印度的业务保持51%的本土所有权,管理层及销售运营实现完全本地化。
3.然而,vivo在印度市场的发展面临政治压力,印度政府采取强制要求外商降低持股比例的策略。
4.另一方面,印度市场对中国企业充满挑战,政治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较高。
5.为此,vivo需要在妥善处理困境、调整策略的同时,继续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印度手机市场火爆,而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又特别有意思。近日,vivo在印度设立的分支机构传闻将变卖其持有股权的消息,此举颇有深意之处。表面来看,印度媒体与政府均表达了他们的“期许”,他们希望中印双方合作的公司至少能保持51%的印度本土所有权,并且期望该企业的管理层及销售运营均能实现完全本地化。
这些“期许”看似美好,但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压力沉重的挑战。这显然意图使中国企业的利益受到最大程度的压缩,无异于公开掠夺。在这种情况下,vivo真的是出于自愿,还是被逼无奈了呢?大家心里都清楚。
01、vivo印度卖身?
这回vivo在印度的日子不好过了,压力大得很。听说,vivo的印度子公司都在和塔塔集团谈收购事宜了。
这不是闹着玩的,塔塔集团可是印度本土大佬,背后有大大的野心。他们之前做过苹果的组装,现在还打算建半导体工厂,把手伸得越来越长。
问题是,塔塔给的价钱vivo不太乐意,觉得太低了。但印度政府站在塔塔这边,硬是要vivo至少卖掉51%的股份给本土公司。
现在不仅是塔塀想买,印度政府还想让本地控股,管理层和销售网络都得是本土的,这操作明显就是要让外资企业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这种“希望”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强制要求。对vivo来说,这简直就是被逼无奈。虽然他们在印度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但面对政府的这种压力,选择余地不多。
塔塔集团的开价虽然第一轮谈不拢,但谁知道他们下一步会不会使出什么新招,毕竟他们也不是省油的灯。
显而易见,印度政府所采取的策略明确地指向了牢牢把握手机市场的高速发展趋势,尤其当本国企业有望在其中赚取丰厚利润时。
他们实质上借助于强制要求外商降低其持股比例这条途径,从而来为本土企业铺设更为宽广的发展道路。
尽管此种策略在短期内确实有助于提高本地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却可能对市场的多元化以及竞争的健康发展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vivo这边也挺为难的,他们在印度的业务原本发展得很好,如果真的被迫出售大部分股权,不仅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还可能影响他们的长期战略部署。
02、vivo被塔塔惦记许久了
印度手机市场的大蛋糕,中国厂商已经占据60%。其中vivo,这家伙市场份额已经高达17%,增长速度快得吓人,眼看着就要一跃成为印度市场的老大。
塔塔集团看到这情况,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呢?
塔塔这家老牌企业在印度可是家喻户晓,以前主要搞一些重工业,市场和政府关系都搞得铁铁的。现在看到vivo这块肥肉,怎么能不动心?
再加上他们最近热衷于扩展电子行业,把vivo收入囊中,无疑是给自巙战略加分的大好机会。
不仅如此,塔塔还能借此机会顺应民族主义的浪潮,塑造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毕竟谁不喜欢听自家企业打败外国竞争对手的故事呢?
这样一来,塔塔不但能在商界得分,政治上也能赢得好感。
但说回来,这事儿真的能谈得拢吗?
vivo虽然可能被迫要卖股份,但这里面的事项可复杂了:估值、股权架构调整、管理层的任命、商业秘密的保护、供应链整合、分销网络的改革... 这每一项都足够让人头大。
再考虑到塔塔的强势和vivo的不情愿,这桌谈判桌上的气氛,绝对不会太融洽。
其实别说vivo了,就是苹果进了印度,也得找塔塔代工。哪怕大肠杆菌超标也得忍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事基本上就是死结了。
03、印度市场风险也不容忽视
过去几年,印度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可谓是翻云覆雨。
自2020年初始,印度似乎已将中国软件拒之门外;随即便在2021年度对如小米、oppo以及vivo等国内知名手机制造商进行了更为严厉的打压措施。
在2022年期间,印度政府接连不断地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首先便是针对vivo在当地的23家子公司执行了全面禁止令,从而使其价值达到了46.5亿卢比的资产遭受了冻结之痛。
此外,该公司还被指控涉嫌逃税行为,数额高达惊人的6247.6亿元卢比。
与此同时,大量高层管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受到了不当处罚,并被依法予以扣押。这些行动势必会对大批中国企业在印度境内的日常运营以及市场声誉产生深远且重大的影响。
这种打压行为不仅对企业的经济状况造成打击,更是对企业声誉的严重伤害。
而这种种行动,显然是印度政府在扶持本土企业的政策框架下,试图减少对外国企业的依赖,推动“Make in India”战略的一部分。
这策略虽然能短期内提升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但对于外国企业来说,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对于vivo来说,这场风波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中国企业在印度的经历告诉我们,跨国经营不仅仅要关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更要时刻留意政治环境的变化。
只有了解并适应这些政治和法律环境,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稳健前行,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印度市场的确有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但其中的政治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也同样高。企业进入这样的市场,既需要勇气和智慧,也需要充足的准备和灵活的应对策略。
希望vivo能够妥善处理当前的困境,调整策略,继续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总之,印度市场虽好,但挑战与风险并存,进退之间,需谨慎而行。
信息来源:
华尔街见闻:《vivo难舍印度市场》
金融界:《消息称塔塔集团洽谈收购 vivo 印度子公司多数股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