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古镇的历史名桥

早上海志愿者
金泽古镇地处上海西郊,南临太浦河,北靠淀山湖,镇域内江湖河港交织,水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水多桥多是金泽的特色。金泽镇是上海地区有名的桥乡,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钱君匋先生曾为之题写了“金泽古桥甲天下”7个大字。据《金泽志》记载:古时金泽有“一塔、六观、十三坊、四十二虹桥”,且有“庙庙有桥,桥桥有庙”之谚。金泽的桥梁非同一般,不仅数量多,各有特色,而且大多是历史名桥,故金泽有“江南第一桥乡”之誉。
金泽的繁盛,和“桥”大有关系。金泽古镇至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如意桥(祖师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皇阁桥、万安桥与林老桥(关爷桥)。其中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上月到金泽古镇游览,漫步“江南第一桥乡”,品味古镇古桥文化。
图片
迎祥桥建于元代,是江南著名的元式桥梁。古桥选材独特,形式优美,其式样古朴,为六柱五孔梁式石桥。迎祥桥造型特别,造桥材料釆用砖、木、石组合结构,桥柱用青石拼成,石柱架条石作为横梁,横梁上密排楠木。桥面两边外侧,覆贴水磨方砖,以保护木梁。
图片
迎祥桥是梁式五孔砖石桥,桥长34米,宽2米多。桥面无栏杆,是典型的元式桥梁,标志是元朝建国后的桥梁特点。
据传宋代的韩世忠,明代的刘伯温,清代的乾隆,都有登桥游览之记载,这些都反映了古桥的历史价值。
图片
普庆桥以《清明上河图》上汴水虹桥为模本所建。在建造时完全依照古代建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施工法,全桥由 64 根拱圈木和 5 根横梁木组成拱圈,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整架桥没用一根钉子,是当代桥梁复古的杰作,具有华丽美与富丽美。
图片
大名鼎鼎的普济桥,是现存上海最古老的石桥。普济桥的拱圈砌置,与河北省著名的赵州桥相同。建於宋朝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用紫石砌置,故也称紫石桥,又名圣堂桥,是古镇上唯一一座一桥三名的老石桥。
图片
普济桥是单孔石拱桥,拱圈大,桥面较窄,坡度平缓,具有宋代桥梁的特点。 当代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称:“论上海古桥之大,惟朱家角放生桥;论上海古桥之古,当推金泽普济桥。”      
图片
如意桥,元至元年间(1279~1294年)建,明崇祯年间(1768年)重修。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桥,由一色打凿整齐的花岗石砌成,桥拱倒影碧水,成虚实相接,恰成一圆形,有诗云:“横桥远画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是金泽现存古桥中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
图片
放生桥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因桥下有放生河,故称放生桥,又因桥头有总管庙,又名“总管桥”。桥型古朴典雅,整桥台阶整齐,拱杆坚固。桥石采用花岗石和青石,质地较坚,正中方形石板有如意图案石刻。
图片
天皇阁桥,因桥北堍有天王庙,即以庙名为桥名,又称天王桥。初建于明代(1698年),清康熙年间按原样重建三孔连拱桥。天皇阁桥桥身高大,是江南少有的三孔连拱石桥,中间一个大孔,两岸的小孔按桥的比例缩小,既美观又便于舟萁和泻洪。
图片
万安桥横跨市河,是金泽最大的石桥,桥名得于“万世安详,风调雨顺。万民安业,五谷丰登”的诗作。建于宋代景定年间,明代和清代多次重修,并立碑勒石。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9米,高5米半。原来桥上有亭屋,故也称亭桥。此桥的结构、造型和用石,与普济桥基本相同,两桥同跨一河,南北相望,故称为姐妹桥。
图片
林老桥位于金泽镇北市,南北向,跨三里塘,元至元年间( 1264—1294 )始建,此桥是一位叫林青的老人出资所建,为纪念这位老人,故称该桥为林老桥。又以北堍原有关帝阁,故俗称“关爷桥”。
古镇金泽,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之地,一个以往无人问津的小镇,仿佛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这里清丽静谧,古朴低调,却藏着如此之多的珍贵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