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多种疼痛,如半夜痛、腰背痛、翻身痛和急性痛。
2.40岁以上人群应重视骨质疏松的筛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3.临床干预一般分为生活治疗、抗骨松治疗和运动治疗三步。
4.不同年龄段各有养骨重点,如20岁前避免不良姿势,40~60岁重视定期筛查。
5.老年人应注意预防跌倒,避免高冲击和过度旋转等动作。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受访专家
4种疼痛提示骨质疏松
!
半夜痛
!
腰背痛
!
翻身痛
!
急性痛
临床干预一般分3步
1
生活治疗
日常注意均衡膳食,加强营养,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
遵医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减少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等。
保证规律运动,避免跌倒,不要久站久坐,一旦出现剧烈疼痛,需卧床休息。
在户外行走时,尽量将手、手臂、脚、背部等其中一部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可有效防控骨松。
2
抗骨松治疗
3
运动治疗
不同年龄段各有“养骨重点”
避免不良姿势
减少骨量流失
重视定期筛查
注意预防跌倒
本期编辑:吴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