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散、膏、丹……常见中药剂型怎么选?看这里

5月14日,郑州市中医院副主任药师吕鹏做客《医生说》节目,和您一起聊聊“中药剂型知多少”。


01
什么是中药的剂型

提起中药,首先想到汤剂,其实中药包括丸、散、膏、丹等多种剂型。中药剂型是中药制剂的载体,剂型是指按照中药方剂组成的药味、药量和用药目的,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各种式样的中药。

剂型来源于“方剂”,而《内经》中黄帝常说“请陈其方”。方为原则,古人讲“方圆”,“圆”是它的灵活性,“方”是它的原则性。那么何谓“剂”?在辨证以后确定了一个原则,必须有一个和这个病情最合适的药的形式就是“剂”。依次确定方、药、剂、量、疗程的过程,是中医的“理、法、方、药”落实的流程。

北宋时期成立了太医局熟药所,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制药厂。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中药制剂业的正式开始,为中药制剂的生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太医局熟药所在制药过程中注重药材的质量和制作工艺的规范化,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和有效性,为中药制剂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范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制药法典,它包含了许多实用的药方和药剂制作方法,是我国古代制药的里程碑。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症状规定了不同的中药剂型和剂量,这些剂型包括丸、散、膏、丹、酒等,丰富了中药剂型的种类,并为中药制剂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标准和指导。

02
中药剂型有那些?

(1)传统中药剂型

①汤剂:汤剂是将配方中包含的中药,加水浸泡、煎煮、过滤后直接饮用的剂型。多用于内服,也可以外用。外用主要是用于熏蒸、外洗和含漱。

②酒剂:将配好的中药在白酒或黄酒中浸渍一段时间后,中药药性就会直接渗入到酒中,除去药渣,取其上清液即为酒剂,以供治疗时使用。一般具有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③茶剂:所谓茶剂是将中药药材碾磨成粗末,然后将其制作成块状或粉末状,在日常通过冲泡的形式进行饮用。

④露剂:将中药用水进行蒸馏处理,所收集的蒸馏液即为药露。这种剂型的药物一般都是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芳香药物,所以其气味芳香,口感良好。

⑤丸剂:将配方中各药物碾磨成比较细的药粉,然后在其中加入水、蜜、米糊、药汁、面糊等各种不同功能的“粘合剂”,经过制作,变成丸状药剂。一般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的调理。

⑥散剂:散剂是将药方中的药物研碎成末,混合均匀而成。具有作用快、吸收快、方便携带等特点,既可内服又可外敷。

⑦膏剂:膏剂可以分为内服和外敷两种。内服的膏剂一般适用于一些慢性虚症。外用膏剂可分为膏药和软膏剂。膏药一般适用于跌打损伤或是风寒痹痛等相关病症的治疗,软膏剂用于治疗鼻炎、湿疹、疮疡等。

(2)现代常用中药剂型

①口服液: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般是根据药方中各药物所含有效成分而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不仅有汤剂吸收好、见效快的优点,而且使用方便、服用量少、口感好,患者易于接受。

②颗粒剂:颗粒剂是将配方中的药物经过粉碎或提取有效成分处理后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颗粒剂既有汤剂吸收快的优点,又有服用携带和储存方便的特点。但颗粒剂也存在易吸潮、质变的缺点。

③片剂:片剂是将药物细粉或中药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后经过压片机压制而成的固体制剂。片剂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和携带方便的优点。但其吸收较缓慢且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放的话,其含量会下降。

④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与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的固体制剂。它具有稳定性强、易吸收、服用方便的特点,同时,胶囊壳掩盖了药物的不良气味。

⑤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是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成可供人体肌肉、静脉使用的无菌制剂。具有疗效迅速,对不能口服药物的危重患者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中药注射剂制备要求高,而且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因此,医生在给患者治疗时要加强监测,谨慎使用。

图片

03
应该如何选择中药剂型?

(1)依照药效选择中药剂型 

中国医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创造出了多种剂型,如汤、丸、散、膏、丹、酒、露等等,适应不同疾病的治疗要求。现代中成药剂型、品种更加繁杂,作用更是各不相同,常用汤剂,主供内服,因汤液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蜜丸吸收缓慢,作用缓和适用于有咳嗽症状以及需要调补的体虚患者等;散剂对溃疡则有特殊疗效;膏药供外用有保护、滋润皮肤、消炎、收敛、防腐、杀菌作用,其药效缓和持久,可长时间或多次贴用,常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皮肤创伤等;酒剂有通经活络、补肾壮阳作用,适用于风湿病痹痛证以及跌打损伤患者;胶剂含有丰富的水解蛋白和氨基酸,多用于补益药,对久病虚弱者尤为适宜;冲剂吸收较快,多用于急性病,对小儿更加适宜;针剂用于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药效发挥很快,适用于急性病或危重病证。

(2)依照病情选择中药剂型

祖国医学中中药制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在用药时,病人自己往往对于选择何种剂型不知所措,临床医师常依据患者体质和病情来选用适当的中药剂型。详细如下。

对于临床上出现的急、重病患者,中药汤剂效果比较好。因汤剂组成灵活性大,可以随证加减药物,综合疗效高,而且制备简单,已经成为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对于那些长期处于体虚的慢性疾病患者,易用丸剂。丸剂作用缓和,效力持久。

对于急、慢性病患者都适用片剂。因其计量准确,携带、服用方便。

有些特殊患者,如小儿患者或怕吃苦药的人,适宜选用冲剂。冲剂用开水冲泡即可溶解,服用后吸收较快,有的有甜味。此外,糖浆剂是由药物和糖类融合制成,以止咳药居多,也较适宜这类患者。

慢性疾病患者可选内服膏剂,中药常用滋补和止咳膏剂,如十全大补膏、雪梨膏等。风湿痛、跌打损伤、皮肤疮疡等证可选用外用膏剂,如狗皮膏、活血止痛膏等。

风湿痛、跌打损伤患者选用药酒也较为适宜。药酒有通经活络的功用,既可以内服,又可以外搽。

对于急性病或危重症的患者抢救时可选用针剂,因药物通过肌肉、静脉注射途径进入人体,吸收快,发挥作用迅速,如柴胡针、复方丹参针等。

04
中药制剂有什么特点?

(1)不同剂型起效有速、缓释之分

“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蜡丸取其难化而斡旋取效”(李东垣语);“若病势甚,须作汤剂,散服恐力不胜病”“无毒者宜汤,小毒者宜散,大毒者宜用丸”(《苏沈良方》);“凡病始作,多以汤液,病久日深,多以醪醴”(《圣济总录》)。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往往是以病势之缓急、病情之轻重与药物的毒烈之性来选择相应的速、缓释制剂剂型。

一般来说,对病势急重者,古人常选溶出好、吸收快、能迅速起效之汤剂或散剂,如将用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之危证的参附汤制成汤剂,则力专效宏,作用迅捷,以便能达到“舜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删补名医方论》)的目的;对于病情轻,病势缓之慢性病,古人常用起效缓慢的丸剂或膏剂,使其服用后在胃肠道中逐渐释放药力而持久起效。而对于含有毒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的处方,古人通常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和蜡等为赋形剂调制成丸剂,以延缓其吸收,减弱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道的刺激。如李东垣对有毒药物通常使用蜡为赋形剂制成丸剂以达到“毒药不伤脾胃”之目的。

(2)利用不同的剂型控制方药的作用定位

古人常利用不同的剂型控制方药的作用定位。就内服制剂而言,古人认为汤剂可通达机体内外,表里病证皆可使用;而丸、散剂偏走里,多用于里证。对于局部疾患,常选局部使用的外用制剂,从而达到“就近攻邪”的治疗目的。如含咽剂、钉剂、搐鼻剂与滴耳剂等;其次,古人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服药法控制方药的作用定位。病位在胸膈以上者,古人多采用饭后服药法。如主治风邪头痛之川芎茶调散,主治肺部疾患的华盖散等均取此法。反之,若病在胸膈以下者,则采用饭前服药法。

(3)中药外治法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表与内在脏腑皆是此整体之中一部分,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因此,施治于外,即可作用于内,治在局部,亦可通达全身,外治法整体作用是指施于体表之药能够透过腠理,通过卫气之运转和经络气血之运行而内达脏腑,散布全身而发挥相应的效用。古人以膏剂(包括硬膏和软膏)、锭剂等贴敷于患处或穴位,使药物缓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用以治疗局部和全身性的疾病。

图片

05
小儿用药如何选择剂型?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药物的吸收、代谢及耐受性等方面,均与成人有较大差异。然而,儿童用药成人化现象普遍,用药安全性难以保证。

①散剂: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散剂具有奏效迅速、剂量易调节等优点。例如我院消疳积散,具有健胃开脾、宽胸理气、消食化积、和胃止泻是功效。主治食欲不振,面黄消瘦、发热,夜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然而散剂在产品质量和患者顺应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中药粉末的苦涩味与砂砾感不利于儿童服药,往往需要大量饮水,易引起患儿呛咳,因此需加强掩味等工艺技术研究以改善患儿服药顺应性。

②颗粒剂:颗粒剂既保持了传统汤剂吸收快、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其携带不便、服用量大、稳定性差的缺点。但同时应关注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数量(体积)等因素,避免儿童误吸入气管而产生窒息风险;此外,颗粒剂规格应以最小年龄段给药剂量进行包装,例如我院儿科常用的柴葛解热颗粒、三仙消积颗粒、野菊解毒颗粒、小儿麻杏颗粒、桑菊解表颗粒、荆防解表颗粒、宣畅通窍颗粒等等,改变既往不同年龄儿童采用分半包或1/3包服用成人包装药品的做法,提高了给药剂量的准确性。

③片剂:优先选择咀嚼片,咀嚼片需先在口中咀嚼,产生令人愉快的味觉后再吞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用药的顺应性。由于泡腾片存在安全性问题,临床专家并不建议儿童使用。

④丸剂:随着制剂工艺的发展,丸剂剂型不断创新。 例如微丸直径小于2.5mm的丸剂,常见的有王氏保赤丸,能够祛滞健脾,具有小儿乳滞疳积、脾胃虚弱等功效,又如我院消食丸,具有健胃生津,消食的功效。用于一切乳积、食积而致的纳差、呕吐、消瘦。用法为含化。是婴幼儿在不具备吞咽片剂能力时的重要替代选择。

⑤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等口服液体剂型,这些剂型保留传统汤剂服用方便、吸收起效快、给药剂量灵活等优点,例如我院荆防败瘟合剂,具有宣肺止咳,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新冠病毒感染属风寒犯表,湿毒蕴肺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困,鼻塞流涕,咳嗽,痰白,咽痛,声重等,也可用于流感及普通感冒属上证候者,是儿童给药的常用剂型,尤其适用于无法吞咽固体制剂的儿童。

⑥吸入给药制剂:中药的有效成分或部位经提取精制后可制成气雾剂或喷雾剂,药物通过呼吸道递送至肺部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由于气雾剂中抛射剂挥发时产生制冷作用而刺激皮肤,而喷雾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使药物释出,具有安全可靠、给药方便等优点,故喷雾剂更适用于患儿。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广泛应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药物超声雾化后进入呼吸道,可直接作用于患儿病变区域,药效迅速发挥且生物利用度高。

⑦经皮给药制剂:主要是贴剂,具有使用简单、安全有效、患者顺应性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特点。由于儿童皮肤薄嫩细腻,药物更易穿透,故中药贴剂在治疗儿童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用于治疗小儿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等。如我院儿科常用化痰粉、消导粉等,食用蜂蜜调配,通过贴敷于不同穴位的方式将有效成分透皮缓释发挥不同的功效,是儿科辅助治疗的常用药。

⑧直肠给药制剂:直肠给药是指将药物从肛门送入肠管,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给药方式,具有起效快、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灌肠剂为直肠给药主要剂型之一,可避免患儿不愿或不便使用药物的情况,在儿童用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常用于外感发热、积滞便秘的患儿。

中药剂型与疗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整体、相辅相成的,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应当将药物特性结合疾病特点以及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宜的剂型,使药效充分发挥,取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