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产研:2024年4月全球AIGC行业月报-流量篇

本报告展示及分析了2024年4月全球AI产品的流量态势,通过全球、国内及出海等维度进行了详尽的展示。报告涵盖了访问量、独立访客、访问时长以及移动页面占比等核心指标。
本报告数据仅涵盖使用PC和移动设备通过浏览器访问AI产品网页的行为,其所统计范围为月访问量超1万的AI产品。有关全球TOP50、国内TOP50和出海TOP50的分析,其统计范围指的是按访问量进行排序的全球前50、国内前50和出海前50个AI产品。

   核心数据概览

1. 全球规模以上AI产品总数微降
截至4月底,全球(月访问量超1万)规模以上AI产品数量下降到了1771个,环比下降3.38%。
2. 国内AI产品数量小幅减少
国内规模以上的AI产品数量从3月的152个减少到4月的149个,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3. 出海AI产品数量稳步提升
出海规模以上的AI产品数量从3月的58个增加到4月的59个,国内AI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活跃度和竞争力逐步上升。
4. 全球AI产品访问量小幅提升1.75%
4月全球用户对AIGC产品的访问达到了78.50亿次,环比上月77.15亿次上升了1.75%,创历史新高。
5. 全球AI产品访问时长小幅增长1.57%
4月份的用户在AI产品上的总访问时长为9.73亿小时,较3月的9.58亿小时小幅增长1.57%。
6. ChatGPT独立访客达2.17亿人
ChatGPT在4月的独立访客达到2.17亿人,覆盖度持续攀升。
   目录


01. 全球AI产品TOP50
02. 国内AI产品TOP50
03. 出海AI产品TOP50
04. 数据说明

   全球AI产品TOP50
1.1 访问量分析
图片
全球AI产品访问量TOP50中所涉及到了25个应用类别。其中聊天机器人、情感陪伴、图片生成三个细分品类,在4月成为最常被用户访问的应用。
图片
从统计数据来看,全球访问量最大的前三名AI产品的访问量均有所上升,位次较上月保持不变,ChatGPT依然牢牢占据了访问量榜单的头把交椅,访问量达18.07亿,较上月增加了0.38亿次。
排名第二、三的Bing和Canva也都保持增长态势,其中Bing 4月访问量大幅增长0.79亿,Canva 4月访问量小幅增长0.18亿。
4月份全球TOP10的AI产品中,Shop超过Freepik进入前十行列。Freepik是一家提供高质量免费和付费图形资源的网站,包括矢量图、照片、图标、PSD文件和各种设计模板。它由阿根廷设计师Alejandro Aguilar于2010年创立。而Shop是一家通过AI技术,实现商城系统智能化地分析用户行为和购买偏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的公司。通过AI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有效提高了销售转化率。
图片
在2024年4月的全球AI产品访问量增长排名中,由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背景的创业团队——月之暗面(Moonshot AI)所开发的人工智能助手Kimi.ai,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广泛的市场推广,连续两个月稳居增速榜首,实现了月环比增长60.60%的显著成绩。
环比增速排名第二的是情感陪伴应用JanitorAI,环比增加42.55%。JanitorAI近几个月增速也非常猛,4月全球访问量已达到4600万,成为仅次于Character.AI的情感陪伴应用。
环比增速排名第三的是音乐生成应用Suno,环比增加35.70%,娱乐向的应用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增速前五中,聊天机器人产品占据2席,情感陪伴、音乐创作、办公产品各占据1席。

1.2 独立访客分析

图片
独立访客排名前五的应用中,除了Gemini呈现了一定的增长乏力外,其余几家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ChatGPT访客数的持续提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AI应用整体市场的繁荣,继3月以2.08亿的独立访客数遥遥领先后,单月再次增加900万,截至4月底达2.17亿。紧随其后的是Bing的智慧搜索和Canva也都稳步提升,以1300万、500万的增速保持其领先地位。

1.3 访问时长分析

图片
ChatGPT作为AI应用的领军产品,4月在访问总时长榜单中依旧遥遥领先,总访问时长达2.27亿小时,但相比3月有所下滑。紧随其后的Bing以其智慧搜索功能,成功吸引了用户的注意,4月的访问总时长达到了1.76亿小时。这一成绩不仅显示了Bing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努力,也表明其正在逐渐缩小与ChatGPT之间的差距。
在图像和设计工具领域,Canva以其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赢得了全球用户的青睐。4月份,Canva的访问总时长达到了9824万小时,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设计工具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非凡产研还观察到,Character.AI作为一款提供虚拟陪伴的AI应用,在4月份也实现了显著的增长,总访问量达到了5601万小时。这一跃升不仅突显了Character.AI在虚拟陪伴领域的潜力,也反映了用户对于新型互动体验的强烈兴趣和需求。
图片
单次访问时长是衡量用户参与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产品的用户粘性和用户体验的优劣。产品团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优化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增加用户的访问时长和满意度。
在2024年4月的全球AI产品单次访问时长排名中,yodayo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单次访问时长从16.99分钟上升至20.66分钟,成功跃居榜首。SpicyChat.AI也由第三上升到了第二,单次访问时长从16.92分钟上升到了17.82分钟,表明SpicyChat.AI在维持用户兴趣和提升用户互动方面做出了有效努力。
相比之下,4月CrushOn.AI数据有所下滑,产品的单次访问时长从19.28分钟降到了15.62分钟,表明了用户对其内容或服务的参与度有所减少。

1.4 移动页面表现

图片
在分析了移动端访问量占比的数据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AI产品在不同类别中的移动端普及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社交娱乐和即时服务类应用之所以在移动端表现突出,这与用户的日常习惯和应用的便捷性密切相关。例如,LINER AI、Janitor和Crushon.AI等AI应用,它们通过提供社交互动和情感支持,满足了用户即时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这些应用的高移动端访问量占比,反映出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便携式设备来实现这些功能,这不仅因为手机等设备的便携性,也因为它们能够提供实时、快速的交互体验。
电商购物软件Shop的移动端访问量占比高达80.36%,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用户在购物时对移动端的偏好。移动端购物的便利性在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商品、进行比较和购买,这种灵活性是桌面端难以比拟的。此外,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移动端购物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音乐生成类软件Suno的移动端访问量占比从3月份的49.23%提升到了69.72%,这一显著的增长表明了用户对于在移动设备上创作和享受音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音乐作为一种普遍的娱乐形式,其在移动端的普及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即时的音乐体验,也反映了AI技术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应用潜力。
与上述类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办公类、专业工具和教育学习类应用在桌面端的用户粘性更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应用通常需要更复杂的操作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桌面端设备在处理这些任务时往往更为高效。此外,长时间的专注工作或学习通常需要更大的屏幕和更舒适的操作环境,这也是桌面端在这些领域保持优势的原因之一。

1.5 类别分析

图片
图片
根据2024年4月全球AI产品访问量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一级类目的访问量分布情况。
个人聊天与助手类别的访问量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AI产品中的主要访问类别之一,从44.3%降到了42.9%,下降了1.4%。其中占比最高的聊天机器人也从35.84%降到了35.31%。这种轻微的下降可能是因为用户开始寻找更多样化的AI应用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尽管如此,聊天机器人的占比仍然占据着该类别的绝大部分,说明聊天机器人仍然是用户与AI互动的主要形式。
紧随其后的是搜索类别,4月占比有所增加,从24.2%的市场份额上升到了24.86%。AI技术的进步使得搜索工具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搜索结果。这种提升在用户体验上的改善,无疑增加了用户对AI搜索工具的依赖和满意度。
图像与设计和办公工具类别的访问量占比保持稳定,并且有所增加。其中图像与设计占据了12.49%,办公工具大类占据了5.86%,反映了AI在这些领域的实用性和效率的提升。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AI产品将继续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和行业。同时,随着用户对AI应用的认识和接受度的提高,AI产品的访问量和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增长。此外,随着AI技术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发展,用户将能够享受到更加贴合个人需求的AI服务。
图片

   国内AI产品TOP50
2.1 访问量分析
图片
国内AI产品访问量TOP50中所涉及到了18个应用类别。其中聊天机器人、图片生成、翻译、平面设计、写作软件几个大类,在4月成为最常被用户使用的应用。
图片
访问量数据为我们揭示了用户对各类AI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在2024年4月的国内AI产品市场中,Kimi登顶榜首,访问量由3月的1219万次增长至1957万次,单月增长738万次。值得一提的是,Kimi目前已成为国内&出海产品中流量最大的应用。
紧随Kimi之后的文心一言和秘塔AI搜索,分别代表了百度和秘塔科技在AI领域的深耕细作。文心一言作为一款聊天机器人,以其智能的对话能力和丰富的功能吸引了大量用户,而秘塔AI搜索则凭借其精准的搜索算法和高效的信息检索能力赢得了用户的青睐。这两款产品在聊天机器人和智慧搜索两大类别中的突出表现,与全球榜单的趋势相呼应,进一步证实了用户对于这两个领域AI服务的高需求和忠诚度。
图片
环比变化是衡量产品市场表现和用户接受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产品在短期内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在国内AI产品环比变化方面,秘塔AI搜索和Kimi.ai均有显著增长,这其中天工AI涨幅最大,达120.30%,彰显了国内C端AI应用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增速过倍的AI应用还有同花顺i问财、阿里堆友、海艺AI,其增速分别达到了162.31%、116.72%和110.90%。
2.2 独立访客分析
图片
4月份的独立访客数据显示,Kimi.ai不仅在流量上超越了文心一言,更在用户数量上首次登顶,成为国内AI应用中的领头羊。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Kimi在用户中的广泛受欢迎,也反映了其在提供高质量AI服务方面的卓越表现。Kimi的成功登顶,是其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和市场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文心一言、秘塔AI搜索、火山方舟、阿里通义等排名靠前的AI应用在4月份均实现了用户数量的增加,体现了国内市场的爆发潜力。并且绝大部分上榜公司4月用户数都有一定提升,上榜的门槛也从11万独立访客提升到了13万独立访客,可以借此推断,国内的AI市场正处在一个快速上升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开拓,AI应用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入的融合,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2.3 访问时长分析
图片
在4月份国内Top 50 AI产品的月度访问时长统计中,Kimi和秘塔AI搜索以显著的领先优势占据了排行榜的前两位。Kimi的月度访问时长达到了103万小时,而秘塔AI搜索也紧随其后,达到了94万小时。这两个数字不仅反映了用户对这两款AI产品的强烈兴趣和依赖,也显示了它们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相较于上个月,Kimi和秘塔AI搜索的用户访问时长分别增加了33万和30万小时,这一增长表明了用户参与度的显著提升和产品吸引力的增强。
除了Kimi和秘塔AI搜索之外,阿里旗下的阿里通义和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等产品也展现了稳健的增长势头。这些产品通过不断优化和升级,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从而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使用。
图像设计产品liblib.art的增速尤为明显,它凭借创新的设计工具和用户体验,首次进入前五行列,单月累计访问时长达36小时,这一成就标志着其在图像设计领域的突破和用户基础的扩大。
图片
2024年4月的AI产品用户访问时长数据揭示了设计工具领域的一些显著趋势。MasterGo AI以平均每用户访问时长15.26分钟的优异表现位列榜首,并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不仅证明了MasterGo AI在设计工具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其在用户心中的重要地位和高用户满意度。
其他设计工具类产品,如liblib.art、稿定设计和创客贴AI,也在时长榜上同样表现出色。这些产品通过提供创新的设计解决方案和提升用户体验,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并保持了较高的用户粘性。这一现象表明,设计工具类产品正在成为AI应用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它们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满足了用户在创意表达和设计工作上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Agent平台如扣子和魔搭社区的用户访问时长也达到了8.84分钟和5.62分钟,这一数据显示了创作者创作平台的高用户粘性。这些平台通过提供丰富的创作工具、社区互动和资源共享,吸引了一批忠实的创作者用户。用户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创作和交流,这不仅说明了平台的吸引力,也反映了创作者对于高质量创作环境的迫切需求。
2.4 移动页面表现
图片
根据2024年4月的数据分析显示,快剪辑应用以95.10%的移动端使用占比显著领先。这一数据不仅突显了快剪辑在移动端的强劲表现,也反映了用户对于移动视频编辑工具的高度需求和偏好。快剪辑的高移动端占比可能得益于其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便捷的操作流程以及对移动设备优化的功能特性。
紧随其后的是昇思MindSpore,这款由华为推出的全场景AI框架在移动端的占比达到了75.47%。昇思MindSpore的开源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其在AI开发者社区中的普及,其易开发、高效执行和全场景统一部署的特点,使其成为AI领域的重要工具。华为自2019年8月推出昇思MindSpore以来,不断优化和扩展其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AI应用需求。
Pebbely作为一款电商产品海报图片生成工具,其移动端占比也超过了70%,达到了73.69%。这一数据表明,移动端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同样非常广泛,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电商相关的图像编辑和海报生成。Pebbely提供的免费图片生成服务,加上其移动端的便捷性,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这也可能是其移动端占比高的原因之一。
2.5 类别分析
图片
图片
根据2024年4月的国内AI产品类别分析,个人聊天助手类产品以61.16%的占比遥遥领先,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个人聊天助手在AI应用中的实用性,也反映了用户对于高效、便捷交互方式的追求。个人聊天助手的广泛应用,从日常对话到专业咨询,从娱乐互动到客户服务,都体现了其在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搜索类别以12.75%的访问量紧随其后,显示出用户对于智能搜索工具的高度兴趣。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搜索工具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复杂查询,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搜索结果。这种智能化的搜索体验,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信息检索效率,满足了用户对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
图像与设计类别以12.1%的访问量位列第三,这一数据表明了用户对于AI在创意和设计领域的应用同样充满热情。AI在图像识别、设计辅助和自动化创作等方面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设计工具和灵感来源,使得设计工作更加高效和创新。
从产品类别分析来看,揭示了国内个人聊天助手、搜索工具和图像设计工具等类别的AI产品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这些类别的AI产品有望继续优化和创新,以满足用户的期望并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也提示着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趋势和用户行为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战略,把握市场机遇。
图片

   出海AI产品TOP50
3.1 访问量分析
图片
4月国内出海AI产品访问量TOP50中所涉及到了22个应用类别。其中4月热门应用主要围绕聊天机器人、图片生成与编辑、情感陪伴以及智慧搜索展开。
图片
数据经整理分析可以发现,在2024年4月,出海AI产品的访问量数据显示出明显的分布特征在月度报告中,CrushOn.AI以1683万次的访问稳居榜首,虽相比上月有所减少,但也足够凸显出情感陪伴领域依旧保持热度。紧跟其后的Cutout Pro本月访问量1608万次,相比上月有所增加,本月图像编辑领域关注度有所增长。
图片
4月出海AI产品Top50中一共有27款出海产品实现流量环比增加,23款出海产品实现流量环比减少。环比增速最快的应用是MyShell,环比增加73.19%。MyShell AI是一个集成了AI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智能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沟通的场景。该平台上的语音聊天机器人是广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它们通过强大的自动语音识别(ASR)和文本转语音(TTS)功能,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开放式语音聊天。MyShell平台上的语音聊天机器人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迷人的声音,还能提供外语口语等练习功能。用户可以向机器人发送文字或音频,与机器人进行外语交流。此外,平台还提供了多种不同角色的机器人供用户选择。环比增速超过50%的还有hi waifu、Gauth、Powerdrill和Vizard,环比分别增加了57.62%、55.85%、55.51%、50.31%。
3.2 独立访客分析
图片
从图表来看,2024年4月,榜单前三名与上月并没有变化,依旧是Fotor、Cutout Pro和Media.io。这表明了用户对于高效率的图片及视频处理服务的需求在持续增长。这些工具通过提供便捷的编辑功能、丰富的效果选项和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内容处理的需求,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独立访客。图片编辑工具Fotor的独立访客数量为960万,环比减少了6万。虽有所减少,但是独立访客数量依旧稳居榜首。
3.3 访问时长分析
图片
在2024年4月的统计数据中,中国出海的AI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展现了多元化的用户参与度。其中,CrushOn.AI吸引了用户高达438万小时的访问时长,再次稳坐榜首。而其他在用户参与度方面表现突出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图片和视频编辑处理领域,这些产品通过提供高效便捷的编辑功能,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创作需求。
图片
在对2024年4月的AI产品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时,我们注意到情感陪伴产品CrushOn.AI在单次访问时长方面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用户对CrushOn.AI的单次使用时长超过15分钟,这一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了该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地位,以及它所提供的服务在满足用户情感需求方面的有效性。
紧随CrushOn.AI之后的是SeaArt AI和Artflow AI,SeaArt AI是一款高效且用户友好的AI绘图平台。它旨在帮助用户将其想法通过图像或文本描述转化为AI生成的图片或视频,在本月用户单次使用时长超过10分钟。Artflow AI是一款基于AIGC技术的图片和视频创作工具。它能够一键生成高质量的艺术视觉内容,包括角色、图片、动画视频等,在本月用户单次使用时长超过9分钟。这些数据表明,图片生成与编辑在4月受到用户的青睐。
3.4 移动页面表现
图片
移动网页访问量占比的数据为我们揭示了用户在与AI产品互动时的访问习惯和偏好。这些数据反映出移动设备正逐渐成为用户与AI产品互动的主要平台。在2024年4月,基于AI技术的虚拟聊天软件hi waifu的移动网页访问量占比高达86.77%。这一显著的数字表明,在现代互联网使用习惯中,移动设备占据了主导地位。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来访问网站和应用,因为它们具有便携性、易用性和随时随地的访问能力。hi waifu的高移动访问量占比证明了它成功地迎合了用户的这一趋势。同时,这也预示着移动互联网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榜单来看,PicSo移动网页访问量占比达到83.87%。它拥有丰富的AI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只需在文本框内输入文字描述,并选择喜欢的图片风格,点击生成按钮,即可在短时间内生成一张高质量的图片。在前三名中,hi waifu和Crushon.AI都是聊天与情感陪伴领域,这也说明移动设备端的聊天和情感陪伴类AI能够提供随时随地的陪伴和安慰,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出海产品高移动网页访问量占比显著地揭示了这些产品在设计和功能上对于移动用户体验的深刻关注。为了迎合全球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出海产品可能投入了大量资源来精心优化移动端的界面设计,优化交互流程,以及提升性能表现。这样的策略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移动用户,而且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留存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3.5 类别分析
图片
图片
在2024年4月的出海AI产品市场分析中,个人聊天与助手类以42.88%的访问量占比显著领先。这一数据凸显了社交需求的全球普遍性,也体现了AI技术在聊天领域的应用成熟和情感陪伴需求的增加。此外,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便捷性也为个人聊天类AI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种趋势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延续,并推动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搜索类别的产品以24.86%的访问量占比位居第二,这一比例反映了海外用户对于高效、智能搜索工具的依赖和认可。同时也表明了搜索技术在AI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搜索类别的AI产品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检索服务,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信息需求,因此受到了海外用户的青睐。
图像与设计类别的产品以12.49%的访问量占比反映出海外用户对于高质量图像编辑和设计工具的强烈需求。这可能与全球范围内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个人和企业用户都需要借助这类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品牌。图像设计类工具通常集成了先进的AI技术,如图像识别、风格迁移和自动排版等功能,使得用户即使不具备专业设计背景也能轻松创作出引人注目的视觉内容。这种技术的集成和易用性可能是吸引海外用户的重要原因之一。
办公工具类别的产品占比达到了5.86%,显示出用户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公流程的需求。办公工具类别的产品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存在的,通过集成AI技术,提供文档管理、会议记录、任务调度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帮助用户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海外市场对于办公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增长,AI技术在办公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反映了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商业机会。
总体来看,这些数据揭示了出海AI产品在不同类别中的市场表现和用户偏好。个人聊天、智慧搜索、图像与设计、办公工具等类别的产品因其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而受到青睐。随着AI技术的持续演进和用户对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们预见这些类别的产品将迎来新一轮的创新和飞跃,为全球用户带来更为丰富、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体验。这一趋势不仅为全球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为AI产品的开发者们提供了深刻的市场洞察,使他们能够更精准地定位产品方向,优化功能设计,并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市场策略。

   数据说明
4.1 数据来源

本报告或文章中有关AI产品流量数据均来自Similarweb并经非凡产研团队标注、分类和整理所得,其统计范围包括使用PC和移动设备通过浏览器访问AI产品网页的行为,并不包括通过如下方式访问AI产品的行为:浏览器插件、独立app、Discord等第三方应用、小程序、开源代码本地运行等,其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建议。
4.2 指标解释
  • 访问量(Visits)
访问量是网站所有访问次数的总和,用于衡量网站流量和网站访问者数量。在一名访问者访问一个或多个网页时计入一次访问(会话)。稍后的页面浏览包含在同一次访问中,直到用户处于非活跃状态超过 30分钟。如果用户在 30 分钟后再次活跃,则视为新的访问。过午夜则开启新会话。
  • 独立访客(Unique Visitors)
独立访客是指访问所分析域名的平均人数。如果某人在一个月内的多天访问某个网站,则在他们访问的每一天,他们都会算作当日的一名独立访客,但在当月,他们只会被计为一名独立访客。
  • 单次访问时长(Visit Duration)
单次访问时长是指用户在一次会话中在网站上花费的平均时间,这是衡量用户参与度的关键指标。单次访问时长是通过计算用户在一次访问期间在网站上的首次和最后一次操作之间的时间流逝来得出的。例如,如果一个访客访问了网站的主页,然后导航到一个分类页面,接着又访问了一个产品页面,最后退出了网站,那么这次访问的完整时长就是从访客登陆主页的那一刻开始计算,直到他们离开网站的那一刻为止。如果在30分钟内没有活动,一次访问就会过期。
作者:吴申亮、璟睿
编辑:Qiu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