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与曹刘出场:政治权力结构的改变如何给英雄以出头之地?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场大戏,是平定黄巾之乱。
故事从这里讲起,是非常有历史眼光的。黄巾起义本身,虽然很快被平定。但是东汉政治结构,却因此改变了,原来朝廷垄断在手里的各项权力,不得不下放给地方和军方,于是就产生了各种新的变数,魏蜀吴三国的创立者,也才因此有出头的机会。
黄巾起义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简要看一下历史上,黄巾起义是怎么回事。
东汉末年,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末世感,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对劲。在这种氛围下,张角传播太平道,效果特别好。
尤其是当时的几次大瘟疫,也帮了张角的忙。史书上记载,张角用符水给人治病,效果很好,很多人就都信他了。
按理说,符水是不能治病的,这个效果是怎样达成的呢?
只能说,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强大,张角还会一些别的迷惑人的幻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也是很自然的事。
还有就是,大多数瘟疫,其实致死率并不高,即使没有任何医治,如果得到悉心照料,许多病人慢慢也能痊愈。问题是,很多时候人一旦染上瘟疫就会被抛弃,所以最终他可能不是死于传染病,而是死于无依无靠饥寒交迫。
一个推测是:张角和他身边一批核心信徒,他们愿意照看病人,也就让更多人活了下来。但这件事,当时人不会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相反却会说:这就是他们太平道的魔力。因此信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但是,太平道虽然用这种方式广泛传播,获得了几十万信众。但要以此做基础来策划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显得教团的严密性和行动效率,还差太远了。
中学历史教科书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这话当然是对的,但爆发前有组织,爆发后就反而看不出多少组织了。各地的黄巾军各自为战,很快形成了河北、颍川、宛城三个不同的战区。
甚至于,张角给人感觉是一个军事上就没有概念的人。比如说黄巾军起兵之后,张角让大量荆州、扬州的太平道信徒,往河北邺城一带集中,这个行动从军事、政治的角度,就完全无法理解。从造反的角度看,这些人不应该让他们直扑洛阳吗?千里迢迢地去邺城干吗?
历史上东汉朝廷的应对
相比之下,东汉朝廷的应对就显得行之有效多了。
皇后的哥哥何进被任命为大将军,也就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大将军坐镇后方的,前线实际指挥作战的另有其人。最主要的是三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北中郎将卢植。
当时朝政虽然腐败,但军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凉州、并州,东北地区的幽州、冀州,因为要抵御边患,军队都是百战之师。还有东南地区的扬州,有一个丹阳郡,那里的“丹阳兵”也十分骁勇善战。
最精锐的部队,都在边境地区,这是很好理解的。
皇甫嵩就来自凉州安定郡,卢植是幽州的涿郡人,朱儁则是扬州会稽郡人。三人刚巧分别来自西北、东北和东南。
这三个人里,除了卢植因为不肯给宦官送礼而被撤职外,皇甫嵩和朱儁都是战功赫赫。河北的黄巾军是被皇甫嵩平定的,颍川是皇甫嵩和朱儁合力,南阳的黄巾军则主要就是朱儁平定的。
而我们熟悉曹操、刘备,还有孙权的父亲孙坚,都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孙坚立有很重要的战功。孙坚是吴郡富春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富阳区的人;朱儁是会稽郡上虞县人,也就是今浙江绍兴上虞区。说起来分属两个郡,其实两个地方距离不远。孙坚出身卑微但是很能打,朱儁早就听说了,所以平叛的时候,特意征召孙坚,作为自己的攻坚力量。孙坚也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捞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平定黄巾的这一年,曹操刚好三十而立,官拜骑都尉,这是二千石的官,行政级别和郡守这样的高级地方官一样。皇甫嵩、朱儁在颍川火攻黄巾军,曹操率领的军队在政府军胜局已定的时候赶到,加入了围剿,扩大了战果。对于他这种高干子弟来说,这属于顺理成章地刷履历。
刘备的地位,当时还很卑微,他也参加了这场战争,他的经历,包含着一个基层将校许多血汗与艰辛,但毕竟无干战争的大局。
民间三国故事的描述
这是历史,但是你要看民间三国故事,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味道了。
《三国志平话》讲,黄巾起事声势浩大,引起了朝廷高度重视,被任命为平叛统帅的,是皇甫嵩,不过没理会元代人已经很陌生的东汉官制,而称他为“宰相”。
朝廷鼓励百姓投军,于是引入了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这是正史里没有,而今天大家都很熟悉的情节。
刘关张带着一支小分队,一路横扫,这支几千人的小部队,大破黄巾贼五百多万。在他们的攻击下,张角三兄弟,相继“死于乱军之中”。简言之,平定黄巾就是他们哥仨的功劳。而张飞的功劳尤其大,可以感受到,所谓尊刘备,一大半体现在喜欢张飞上。民间文学,特别喜欢这种性格粗豪,一人来疯就平趟大半个世界的人物。
按照史书的记载,接下来有个刘备鞭打督邮的事件,《三国志平话》的修改,倒还不在于把打督邮的人替换成张飞,而是把这件事由一个地方新闻,变成了牵动国家命运的大事。
报军功的时候,刘备没钱给掌权的大宦官送礼,被羞辱。于是张飞爆发,打落人家大宦官门牙两个。
这下当然更加没有封赏了,于是刘备拦住“国舅董成”喊冤,结果在董成的帮助下,得到安喜县尉的位子。——董成无疑就是史书中的董承,平话、杂剧是口头文学,同音字通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尤其是考虑到说书艺人、戏剧演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用最常用的字代替冷僻一些的字更是十分必要的,至少可以演出时少念白字,今天秘书给领导写稿,也常用此法。
到安喜县后,刘备被太守刁难。于是张飞夜入太守府,杀了他全家男女。——平话是说书用的梗概,文字简单。我很怀疑过去说书人现场表演时,很可能会详细描述张飞怎么一个一个把人杀掉的,就像《水浒》里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情节那样。
这事传到朝廷,于是十常侍派督邮来审理此案。督邮又被张飞打死,还分尸了。
事情闹这么大,刘备就到太行山上当强盗去了。黄巾之乱那么可怕,能够平定黄巾的人反了,一定要更加可怕得多。
朝廷里,国舅董成又跳出来了,说为了招安刘备,我们应该杀掉十常侍。
于是,皇帝就杀了十常侍,封刘备为“平原县县丞”。
这一大段情节,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可说劲爆之极。它完全以刘备为中心,刘备显然也成了历史的中心。唯一遗憾的是,折腾了这么半天,本来觉得刘备怎么也该封个“一字并肩王”了,结果获得的官职却只是一个县丞,倒是让人猝不及防。
爱听评书的朋友应该会觉得,这些情节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大多没见过,但其他袍带书里,却常有类似桥段。还有,最近看过一些文章说,传统小说往往要让主人公被压抑很久,才给他一个爆发,现代爽文却喜欢让主人公立刻怼回去,其实对照民间讲故事的套路,就会发现爽文绝对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三国演义》的处理
看过史书记录也看过以《三国志平话》为代表的民间三国故事,对《三国演义》的定位,就可以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了。
第一,《三国演义》帮刘备吹了不少牛。像什么张飞挑邓茂,关羽斩程远志,刘备设奇兵大败黄巾,又用猪羊狗血破了张宝妖术……凡此种种,都是史书中没有的。
第二,相比《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吹牛非常克制,因为这些胜利写得热闹,但看得出规模都不大,真正平定黄巾军的是皇甫嵩、朱儁等人,这个史实《三国演义》还是充分尊重了的。
事实上,《三国演义》给刘备加戏,主要还不是夸张他的功绩,而是让刘备跑来跑去。
历史上,刘备作战的地方,离他家乡都不远,但《三国演义》里,刘备活动范围可就大了,河北、颍川、南阳三个互相独立的战区,刘备跑了个遍,尤其在河北和颍川之间,还是折返跑。
让刘备满场飞奔,就可以借刘备的眼睛,带读者看见平定黄巾的全局,比作者直接用全知视角向读者作介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强得多。而且,这么一跑,刘备在小说的第一回,就认得了曹操,第二回开头,又认得了孙坚。三国的开创人物,在小说开头部分,全部出场。
事实和小说比,事实比小说更奇葩更魔幻更不合逻辑,是常有的事,但现实中的人物关系,往往是比较松散的一条条线,小说家就要把这些线编织成更错综密集的网。
曹操少年时光
《三国演义》写到刘备和曹操出场的时候,用插叙的手法,介绍了刘备和曹操的早年经历,毛宗岗评价说,这是“百忙中忽入刘、曹二小传”,这两篇小传,和历史上的曹操、刘备对照看,有许多微妙的区别。
先说曹操,历史人物曹操的资料比较丰富,被研究者研究得也比较透。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后期非常有权势的大宦官。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曹操的人生起点自然和普通人完全没有可比性。曹操二十岁就举了孝廉,东汉的制度,大致是每20万人,就有一个孝廉名额,换言之每年天下总共200多个孝廉。曹操家庭条件好,理所当然就占掉了一个名额。下一年,他得到了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的推荐,做了洛阳北部尉。
通常的县城,大的设两个县尉,小的就一个县尉。但洛阳城是大汉第一县,分成东南西北四个部分,由四位县尉分别管理。洛阳北部尉就是负责洛阳城北部治安的县尉。
然后就是那个著名的故事,曹操在洛阳北部尉的官署大门外,悬挂了十余根五色大棒,表示谁敢违规,就乱棍打死。几个月后,灵帝宠爱的宦官蹇硕的叔父深夜出行,被曹操捉住,活活打死。整个洛阳城都受到震动,一时治安水准大为提升。
这里有个比较巧合的地方,曹操比刘备大六岁,这年刘备十五岁。十五岁的刘备跟着大儒卢植念书,卢植教书的地方,是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山,也就是说,刘备应该是近距离感受到了曹操造成的这个震动。
还有件更巧合的事,这一年担任洛阳令,也就是曹操领导的人,出身庐江周氏,叫周异。
周异的儿子刚巧也是这年出生的,作为下属,曹操很可能会去贺喜,见到这个刚刚呱呱坠地的婴儿。
这个男孩长得非常漂亮。哪怕只是出于礼貌,曹操也会夸奖孩子几句。
曹操不知道,这个男孩长大之后放了一把火,会给自己带来多么痛苦的记忆。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周瑜。
所以想想,这一年还真是挺奇妙的。
但是,不管曹操的这个行为给自己赢得了多么好的名声,他把掌权的宦官集团是得罪了,但是他毕竟又是本集团内部的孩子,大宦官也不能下死手整他,就把他赶到地方上去当县令。
然后曹操县令也没当多久,被免官了。但几年后,据说是因为书读得好,精通儒家经典,又得到了一个“议郎”的职务,这是一个专门负责对时政发表评论的官。
于是曹操又发表了什么样的高论呢?第一,他要求为因为党锢之祸而遇害的士人平反;第二,他检举当时的三公和宦官勾结。
简单说,就是曹操继续在和宦官集团对着干,从出身看,他就是属于这个集团的,但他就是要和宦官集团对着干。晚年曹操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还要不无自豪地说,“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我那会儿可是把十常侍这批人,都得罪狠了的。
这就是青年曹操的复杂性。他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特权阶级的子弟,正因为是特权阶级,才能支撑他的理想主义,换一个出身稍微差一点的人,像他这么愣头青地和大宦官对着干,早就死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或者说就是,正因为受到特权保护,所以他才能反特权。曹操的爸爸应该也是为了这个儿子操碎了心,你别给我当搅屎棍了,最后还不得是靠老子我给你擦屁股!
对曹操的这种复杂性,《三国演义》没有表现,相反只是强调,他是宦官集团出身的,这个出身可耻。这个可以认为说是对曹操的一种丑化,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一种家族背景,给了曹操多少资源、给曹操的行动提供了多少方便,《三国演义》也没有提,给人感觉曹操解决各种问题,靠的就是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力以外资本为零。从这个角度说,也不妨认为《三国演义》对曹操也存在一种美化。
刘备的少年时光
下面再看刘备。
刘备据说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对这个说法,司马光是怀疑的。所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到刘备称帝的地方,特别加了一段很长的评语,说明《资治通鉴》为什么要用曹魏的年号来纪年,而不用刘备的年号。
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然天下离析之际,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昭烈之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司马光说,自己并不觉得曹魏是正统,不过刘备的情况也很可疑,所以他是不承认刘备够资格继承汉朝的。
确实,一个姓刘的,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确实很难证明自己的说法可信。因为刘胜这个人,一辈子没干啥正事,就是孜孜不倦亲力亲为,生了一百多个儿子。然后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就数不过来了。
不过,汉朝对汉室宗亲的统计,还是比较认真的。刘备的身份,三国鼎立的时候,曹魏方面没有质疑过,三国归晋之后,陈寿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是被允许的。说明刘备的血统,当时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即使是真的,这个身份也不怎么值钱,像他这样的汉室宗亲,天下有几十万人。汉朝的制度,已经不会给他这样皇帝的远房亲戚什么特权了。
相比曹操,刘备的出身算是很卑微的,当然,和普通老百姓比,他仍然可以算特权阶级边缘人。
刘备的爷爷刘雄,举过孝廉,做过县令,但父亲刘弘死得早,这才导致了刘备小时候要和妈妈一起编草席打草鞋。
但家族的作用,很快就发挥出来了。
刘备有个同宗叔父刘元起,特别看好刘备,经常资助他。刘元起给自己儿子多少钱,就给刘备多少钱。他老婆受不了,刘元起说:刘备不是一般人,是我们全族的希望。
从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宗族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为什么经常有秦皇汉武这样强势的皇帝想要摧毁宗族势力,宗族却总能死灰复燃。
宗族抗风险的能力,确实比孤立的小家庭强太多了。小家庭失去顶梁柱,有宗族提供资助;小家庭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够优秀,可以发掘同宗的孩子一样培养。
一直到读民国人物的回忆录,我们还经常可以读到这样的故事。
然后刘备表现出一个特别优秀的特质,就是讨人喜欢。
同族叔叔资助刘备去读书,然后刘备拜到了当时最顶级的学者卢植的门下,但是刘备不爱读书。
这应该说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刘备就是全力以赴在学业上打拼,也不会有什么希望。
当时读书讲究要有“家学”,你爸爸、你爷爷、你祖爷爷……都是研究这部经典的,你还在研究这部经典,自然而然就透出你的水平比别人高。不然,哪怕你水平确实高,也得不到别人承认。所以东汉才会出现累世经学而累世公卿的局面。袁绍他们家为什么厉害呢?汝南袁氏世传一部《孟氏易》,这和四世三公的超卓地位是密切相关的。
刘备去卢植那里读书,就是去混圈子的。念好学校,拜好老师,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写到简历上好看,建立新的社交圈,从来也都是很重要的功能。
所以说刘备很神奇。
第一,他交到了一个同样不爱读书的好朋友,叫公孙瓒。公孙瓒是豪门子弟,但他的母亲身份卑贱,所以家业没他的份,只能去郡里当小吏。公孙瓒也是很厉害的,当小吏,就让领导喜欢,于是招他做女婿,并送他到卢植这里来镀金。刘备就交上了公孙瓒这个朋友。
第二,刘备虽然不爱读书,但并没有失掉老师的欢心。老师卢植,是当时最大的名士,然后刘备迅速就在名士圈建立了很好的名声。我们后面会看到,袁绍、陈纪、郑玄、孔融、陈登……这些天下闻名的大名士看见刘备,都很喜欢。汉末名士是掌握非常多社会资源的人,刘备和这些名士处得好,就可以得到很多的支持。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地方上的中等级别的名士,往往很讨厌刘备。这个没有办法,刘备属于寒门,刘备实现阶层跃迁了,中等名士会觉得受到很大的冒犯。这个属于生态位竞争。
第三,刘备回到家乡,还特别受到不良少年的拥戴。刘备喜欢骑马、遛狗、漂亮衣服、流行音乐……特别会玩,属于能够让荷尔蒙突突乱窜的年轻人看见就崇拜的人,也可以说他还天生有黑社会大哥的气质。
刘备与曹操对比
刘备和曹操不同,他属于天生没有多少资源,但是把所有能拢到手的资源,都牢牢抓住并充分利用的人。
所以,《三国演义》写成一个老好人的形象,该说是美化刘备还是弱化刘备?道德上是美化,能力上是弱化。
就拿刘备鞭打督邮的事情来说:刘备因为平定黄巾的功劳,得到了安喜县尉的职务。督邮来了,想要挑刘备的毛病,撤刘备的职。这是当时东汉朝廷特别自掘坟墓的一个政策:官场上的岗位就那么多,刘备这样靠军功当官的占掉一些岗位,那些靠门第的,靠关系的,可以得到的岗位就少了,他们觉得自己吃亏了,就想把刘备这样的给淘汰掉。叛乱刚刚平定,随时可能再有灾难发生,这时候就过河拆桥,对人心打击之大,可以想见。但王朝末期特权阶级只管吃干抹净时,就是这么目光短浅。
当时刘备预感到不对,他就怒了,冲到督邮的住处,把督邮捆起来,注意刘备的做法:把督邮带到安喜县的边界以外,把自己的印绶解下来挂到督邮的脖子上,把督邮痛打了一顿,然后扬长而去。
当时这种情形下,刘备能豁出去鞭督邮,是能引起很大一批实干出身的官吏共鸣叫好的。而且刘备事情干得也漂亮:第一,县尉是有维持本县治安的责任的,刘备把督邮拽到安喜县界之外,表示你挨打,可不是我安喜县的责任;第二,印绶解下来才打,我不是以官员的身份打你,我就是一个老百姓,我以老百姓的身份打你。
总之,刘备可以说是做得有理有力有节。《三国演义》把这事改成张飞干的了,道德上刘备是更高了,但刘备身上能够激动人心的那种气质,也给改没了。
所以说,《三国演义》对曹操、刘备的处理,主观上可能确实是想丑化曹操美化刘备,但是实际上更多是一种简单化,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效果上到底是美化还是丑化,恐怕倒很难说。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