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螺蛳粉的官方英文名“Liuzhou Luosifen”,引发网友热议。
02官方选择直译的方式,以避免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在出口时被误认为是蜗牛等制品。
03同时,直译也有助于推广螺蛳粉美食文化,准确传递柳州特色地方美食的含义。
04除此之外,中国美食如糖葫芦、火锅、麻辣烫、辣条等在海外也逐渐受欢迎,采用直译方法。
05总体来说,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年的深厚底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当传统美食遇上国际化舞台,一个合适的英文名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公布了螺蛳粉的官方英文名——“Liuzhou Luosifen”,一时间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许多网友表示支持,“没想到螺蛳粉的英文名会如此直接,选择直译的方式让人既意外又惊喜。”“支持!就是要用拼音!特有的东西就应该用新词汇!就像不是dumpling而应该是jiaozi,不是dragon而是loong!”
选择直译:避免误解,传递文化
官方为何选择直译的方式为螺蛳粉命名呢?据柳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决策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直译可以避免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在出口时被误认为是蜗牛等制品。由于螺蛳粉的原料中含有螺蛳,如果使用其他译名,可能会让国外消费者产生误解。而直译为“Luosifen”,则能够准确传达螺蛳粉的主要原料和特点,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其次,直译也是为了推广螺蛳粉美食文化,准确传递柳州特色地方美食的含义。螺蛳粉作为柳州的一张名片,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深受人们喜爱。通过直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向国外消费者介绍螺蛳粉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树立柳州螺蛳粉的品牌形象。
另外,该标准的编制小组在翻译“麻辣味”时,经过多方研讨,最终借鉴了川菜口味的翻译后定为“Mala”。希望通过这样的翻译,保持中国美食文化的独特性,进一步加深国外食客对中国传统美食的印象,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越来越多的中国美食走向世界选择直译
从街边小吃到中国特色食品,“Luosifen”走上世界舞台。近年来网红小吃柳州螺蛳粉逐渐从路边的地方特色小吃发展成大产业,并成功出海。
除了留学生和海外的华人华侨,如今一些外国人也喜欢上了这种中国特色食品,尤其是在墨西哥、越南这些原本就有酸辣口味饮食习惯的国家和地区,此外,“柳州螺蛳粉网红小吃香飘海外”还入选了2023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
去年开始,糖葫芦征服了韩国民众的味蕾,这是继火锅、麻辣烫和辣条在韩国爆火之后,又一中国小吃在韩国流行,更是有“先吃麻辣烫、再吃糖葫芦来解辣”的流行吃法。而糖葫芦、火锅、麻辣烫、辣条在韩语中的翻译分别为“훠궈”“마라탕”“탕후루”“라티아오”,同样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与中文发音十分接近。
青年一代彰显文化自信
已经持续了数年的国风消费热潮如今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云肩、马面裙等汉服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人穿在身上,新中式穿搭分外抢眼;“五一”期间,以古城古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展览等新型文旅体验为特征的“新中式”旅游,也在今年“五一”假期迎来消费热潮。
还有数不清的海外华人,在各国不遗余力地展示和宣传中国华服、民乐、书法、美食、语言……
这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中国青年,他们用各种方式尽情释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式审美”的自信,他们从消费到主动推广、传承,正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中蓬勃的青春力量。
传统文化正在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文化自信的增强,又让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更加认同,形成良性循环,显著提升个体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让中国文化以本来的样貌走出去
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的进化与纠正正是为了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减少误解。正如今年是甲辰龙年,不少人注意到“龙”不再翻译成Dragon,而是loong。
央视新闻发文称,中国的龙也不是西方文化里代表邪恶与贪婪的dragon,而是吉祥与尊贵的象征。在此之前,功夫、麻婆豆腐的直译英文名,以及long time no see 都已经进入英文词典。正如网友所说,我们很强,值得骄傲。
当然,值得保留中华文化特色的词语选择直译,并非意味着封闭自守或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一种更加开放和自信的态度去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文化出海的关键是文化独特性,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坚守文化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年的深厚底蕴,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完全值得拥有自己的名字,以“原汁原味”的形式走出去!
(海报新闻编辑 包春玲 综合 央视新闻、红网、广西新闻网、经济参考报等)
查看原图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