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国际精神病遗传学大会(ISPG)将于10月15日至19日在新加坡举行,主题为"多元化世界中的精神遗传学"。
2.会议将汇集全球遗传学、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精神疾病的机制和研究方法。
3.贺林院士担任大会共同主席,他一直致力于人类疾病的遗传机制和致病机理研究。
4.除此之外,会议还将邀请陆林院士做主题报告,分享他在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领域的系列成果。
5.会议论文提交类别包括失调症、研究方法、动物和细胞模型等,截止日期分别为2024年4月17日和6月6日。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组织机构
国际精神病遗传学学会(ISPG),ISPG成立于1992年,目前在40个+国家拥有1118个成员。成员包括精神病学家、研究人员、精神病学遗传学家、教授、遗传咨询师、首席科学官员、科学家、博士生、分析家、临床医生、医生和执行董事。国际精神病学遗传学学会是一个多样化的全球社会,致力于通过合作、交流和教育来促进和转化精神病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来改善心理健康。
会议主题
多元化世界中的精神遗传学
会议地点和时间
会议地点:新加坡
大会共同主席
❄ 长三角遗传咨询诊疗网络发起人贺林院士为大会共同主席
贺林,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长三角遗传咨询诊疗网络发起人,一直致力于人类疾病的遗传机制和致病机理研究,遗传咨询的推广和应用。他率先破解遗传界百年之迷,揭示了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遗传病A-1型短指(趾)症的致病机理,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赵缺陷症”命名的罕见恒齿缺失遗传病,在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领域的系列成果处在世界前沿。2001年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精神神经疾病样本库。贺林院士结束了中国作为遗传资源大国而没有自己发现和命名遗传病的尴尬局面。
贺林院士先后获得以下殊荣: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次,教育部及上海市一等奖数次,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上海市最高学术荣誉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遗传学会“杰出成就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奖,美国国家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杰出研究者”奖,美洲华人遗传学会"杰出教育奖",上海市科技精英,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国家杰出青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贺林院士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生命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为我国和世界遗传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黄海亮博士, 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
❄ Dr. Naomi Wray,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刘建军博士, 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教授
会议主题报告代表
本次大会邀请陆林院士做主题报告
陆林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神医学与睡眠医学家。现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委员、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全球研究路线图”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负责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脑计划脑疾病领域召集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和“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陆林院士还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侨界杰出人物、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与京华奖等。
会议论文提交类别
一、失调症
- 焦虑与压力障碍
- 交叉障碍/多重障碍与合并症
- 进食障碍与强迫症
- ELSI、咨询与基因检测
- 治疗方法
- 情绪障碍
-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神经发育性疾病(多动症、自闭症、智力障碍)
- 精神障碍
- 物质使用障碍
- 变性疾病
- 其他
二、研究方法
提交类型及截止日期
会议报名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