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足球新政又一次从娃娃抓起,中国足球青训机制如何焕新?

界面新闻记者 | 覃思悦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北京时间2024年3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个部门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
《意见》的主要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到2025年,按照规划目标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建立常态化考核与退出机制。抓实5个全国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基地和一批省、市级男、女足青训中心,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顶级赛事,青少年球员成长通道初步建立,体教融合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0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结构合理、衔接有序、层次分明的青少年足球竞赛和训练体系稳定运行,男、女足青少年国家队成绩位居亚洲前列。
到2035年,青少年足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竞赛训练体系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足球国家队在国际重要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中国足球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蔡星卓)
从学校足球课程、基层青训培养,再到专业联赛和国家队体系的完善,《意见》都给出了具体的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标,《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一是持续加强青少年足球普及,二是创新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强化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四是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五是加强足球专业人才培养,六是落实青少年足球保障政策。
不难发现,其中不乏一些新的想法。
比如第二大举措(创新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就强调了职业足球的青训龙头作用。
事实上,在我国,足球青训不是新鲜事。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张效瑞、商毅等知名球员组成的中国健力宝青年队就成为了第一批留洋青训的中国球员。健力宝先后输送的29名中国球员中有很多都成为了中国男足中的“黄金一代”。
图片
(图片来源:上海申花)
可惜的是,“黄金一代”成长后,国内并没有很快形成较为成熟的青训体系,长期以来仍然是依赖各俱乐部的梯队建设,比如上海申花、山东鲁能等中超老牌俱乐部就一直拥有着自己的青训营或是青训梯队。这样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未来可能会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培训机构、学校青少年足球人才的联合培养中。
另外,对于大部分在非发达城市的学生球员而言,平时在校队踢球的他们,不仅难以接触到职业俱乐部青训梯队的机会、缺少资金和硬件的支持,还缺少舞台:没有校园联赛,这些来自地方的小球员即使天赋过人,也没有向上的通道展示自己。
因此,此次《意见》也着重提出要完善“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足球协会官网)
目前,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已举办过两届,覆盖覆盖小学、初中、 高中、大学全部学年段。这项比赛的特点就是打破参赛壁垒,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俱乐部青训梯队和地方青年队,体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社会青训机构等球队都可报名参赛。表现优异的青少年球员,会接受提高性训练,还有机会进入各年龄段国家队。
青少年联赛、校园联赛是发掘潜力年轻球员极其有效的一种方式。这一点上,日本、韩国两个邻国都已实验多年。
日本高中足球联赛创办于1917年,日本全国共有约4000支球队参加这项赛事。悠久的历史也让民众参与校园足球保持着热情:公开数据显示,第100届全国大赛决赛的上座人数达到42747人,远超日本J联赛的场均观赛人数。现日本国家队内的大迫勇也、柴崎岳,以及曾闪耀2010南非世界杯的本田圭佑等球员,均出自日本高中足球联赛。
韩国同样在本国足协的指导下建立了幼少、中等、高等、大学足球联盟,源源不断地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其中诸如朴智星、孙兴慜等佼佼者获得赴欧的机会,在青少年时期就摸到了顶级联赛的门槛。
2024年全国两会时,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就表示,足球的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我们要沉下心来,从娃娃抓起,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用好市场机制的活力,推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夯实后备人才基础。我们要从基层抓起,积极支持培育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在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社会足球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社会足球和职业足球良性互动。”
要趟过深水,让中国足球再次焕发生机,青少年足球的地基必须要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