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陈景润的一生追求: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他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人”

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

“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他是震惊世界的华人之光

创造了距摘取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只有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是激励青年投身科学的楷模

逆境中潜心学习,忘我钻研

让一大批青年学子深受鼓舞

坚定科学报国决心

图片

今天

是他逝世28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缅怀

数学天才

陈景润





立志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5岁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期间,就下定决心投身数学事业。后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元的启发下,他还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了浓厚兴趣。17岁时陈景润考入了厦门大学数学系,正式开始了他对数学的研究之路,并为后续在数学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中目前唯一未被完全解决的难题,被人们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近300年来,世界各国数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它。从挪威数学家证明“9+9”,到中国数学家证明“1+4”,仿佛跳高比赛,越接近“1+1”越难,但陈景润依然坚定地向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发起冲击。哪怕后来重病缠身,他依然每天点着煤油灯,趴在用砖头支撑的铺板上进行演算推导。

陈景润的刻苦用功,超乎许多人的想象。正因为他潜心研究,才在短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惊人的研究成果。1966年6月,他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科学通报》第17期上,发表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宣布他证明了“1+2”。此事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关注,但由于只发表了结论和几个引理,没有发表详细的证明过程,所以并没有得到国际数学界的完全承认,有的甚至公开声明这是不可能的。随后,因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陈景润修改论文的时间一再延宕。

图片

陈景润1966年证明“1+2”的论文手稿

直到1973年,陈景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历经坎坷,把原来200多页的“1+2”证明进一步简化,于1973年在第16期《中国科学》上全文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图片

至此,“1+2”终于被世界承认!数学界将陈景润的证明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他的事迹在1978年以后被广为传颂,对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风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令一大批青年学子深受鼓舞,坚定了科学报国的决心。


病重时仍坚持工作

陈景润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一生为国奋斗,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始终不曾放弃或懈怠。在证明了“1+2”后直到生命的终结,陈景润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向“1+1”这一顶峰攀登,是用一种与生命赛跑的态度进行研究。他生命的最后10年是在住院治疗中度过的,但他从未间断自己的研究。为了晚间能继续工作,他和大夫护士们斗智斗勇,展开了“游击战”。护士查房、送药、送饭的时候,他就把书藏起来,俨然一个守规矩的病人,等查房结束后,再偷偷把书拿出来读。医生给他扎针,他不让扎右手,因为他要用这只手写字。到他喉咙不能清晰发音,手不能握笔时,还用手势和含混的语言同学生探讨问题。在医院中,他不仅培养了3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而且与别人合作写了10多篇论文。病重时,他仍拿着数学书,表示“我不能停止工作”

1996年3月19日,年仅63岁的陈景润带着对“1+1”冲刺而未竟的遗憾走了。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尽管他已经离世多年,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无数的数学家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数学家,1999年10月,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把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681”的小行星(第一颗编号为素数的小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陈景润的一生,是一个永恒的传说。他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数学家致敬!

参考资料:

1.清风北京.党史中的清廉故事|陈景润:淡泊纯粹 逐梦前行

2.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人类群星闪耀时 | 陈景润——永不停歇的攀登者

3.福建科协.闽籍院士陈景润:与数学融为一体的传奇人生

4.中国科学报.纪念数学家陈景润诞辰90周年:院士专家追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5.北京卫视.纪念陈景润诞辰90周年 《档案》特邀陈景润之子陈由伟讲述陈景润“1+2”的人生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