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龙年至,看古画里的龙,观时代审美嬗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中国人也被称为龙的传人。龙年行至,寻找身边的“龙”成为人们的乐趣之一,从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的东北红山“玉猪龙”、濮阳西水坡“中华第一龙”等,到商周时期,龙在青铜器、玉器器表和纹饰中“遨游”,以及人人都熟知刘禹锡的《陋室铭》里的“有龙则灵”,龙一直是中国人对心中所向往的愿景的具像表达。
图片
张僧繇画龙点睛
画龙,大可壮山河,小可怡情致。龙年在中国古画中寻龙,细看画龙的流变与演进的历程,感受古人审美趣好的嬗变,体会画中独特的气质和精神追求。在中国绘画中,画龙虽是一种小众的画科,却不乏许多“画龙高手”。有“六朝四大家”之一的曹不兴,相传他最早画龙,绘作了《青溪见赤龙出水图》。有南宋的陈容画龙,引得后世许多画家争相学习模仿,《图绘宝鉴》卷四言其画龙“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曾不经意而得,皆神妙。”有“画圣”吴道子因画龙之精妙,被《宣和画谱》记载:“道子画龙,则麟甲飞动,每天雨则烟雾生。”还有顾恺之也和龙有着不解之缘,南北朝的张僧繇则因“画龙点睛”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传奇色彩。到了宋代,更是出现许多画龙“专业户”,比如董羽、王显道、吴怀和南宋的陈容、艾淑、僧法常等,都是画龙名家。
作为神话的动物,龙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那么古人如何去描画龙的形象?
古时画龙名家众多,笔下龙的形象各不相同,这体现了不同画家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也和不同时期文化生活关联紧密。从对鬼神、大自然的崇拜,到战国时期神仙思想的兴起,再到秦汉时期追求长生不老的升仙思想,龙在绘画中的主题形式和模样,有着明显的变化历程。
在中国最早的人物画——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以及《人物龙凤图》中,均出现了龙的身影,《人物龙凤图》绘一女子双手拱拜龙凤,似祈求引领向天国飞升,《人物御龙图》绘一男子驾驭巨龙遨游。两幅画作中,龙的形象抽象,线条简单,富有神秘色彩。这一时期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发展为龙神崇拜,龙被人们认为是可以驾驭以成仙的“交通工具”。在《楚辞》中,提到乘龙升天的故事不胜枚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仙学说在齐地广为流传,齐地就在如今的山东省一带。
图片
[战国]佚名 《人物御龙图》
在中国绘画作品中,龙的形象和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秦汉时期不仅出现了大量反映升仙思想的“驭龙”作品,还出现了一些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的绘画作品。这一时期的龙画开始走向艺术化,且绘画技法日益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秦汉时期的龙,在画像砖和画像石,以及墓室壁画等载体上出现颇多,成为汉代美术创作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因为古代帝王总以真龙天子自尊,龙成为权力的一种象征,从这一时期开始,“帝王品味”在绘画领域开始左右一个时代的主流审美取向。从西汉时期T形彩绘帛画中贯穿天上——人间——地下的“双龙交璧”可以看到,龙的形象在这一时期变得威武刚劲。这点在《四神云气图》中也能看出,该画作的飞龙体态矫健,逶迤磅礴,龙纹具有雄浑的艺术特征。
图片
《T形彩绘帛画》
在表现手法上,由于“帝王品味”并非一味的富丽堂皇,在绘画中所呈现的龙的形象,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比如秦汉时期的龙,头像牛头,大耳朵,龙角细长对称,身体为蛇形,脚上有爪子,青龙之足,酷似人脚;尾部与躯体浑然一体,线条十分流畅。体现了这一时期龙的形象已比较完善,并趋于成熟,一般都是四足、有爪,有鳞甲、长角,口部有须。
从绘画的创作写实手法方面来看,秦汉时期并不高,但因突破了前一时期神秘风格的束缚,以及充满力量的画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意义深重。到了魏晋时期,画龙盛行一时,其中,脍炙人口的“画龙点睛”典故就源自梁国画家张僧繇。
与张僧繇同被称作“六朝四大家”的顾恺之,他留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也出现过龙。第一次是龙从水中腾起,奋力向前。第二幕中,曹植和洛水神女分离,龙亦出现。画面中,洛神坐在由六条龙并驾齐驱拉的云车之上,六条龙皆头部略短,长角细长弯曲,身上布满鳞片,呈奔腾状,这两处出现的龙都拥有充满力量感的艺术特征。
图片
[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到了宋代,画龙达到创作的高峰,也是真正有纸绢等卷轴画传至今的时期。画史上记载以画龙独擅,其人数最多者,便出现在这一时期,甚至宋徽宗也有过画龙的记载。这一时期,龙的形象更为清晰细腻,龙的种种神态情势,被刻画得威严生动。此特点最突出且最有名的,是南宋时期陈容的《九龙图》。从画中能够看到,九条形态各异的龙,或攀伏山岩之上,怒目圆睁;或游行于云空之中,雷电云雾掩映;或龙戏水珠、波涛汹涌;或雌雄相待,欲追欲逐;或架势搏斗等,形象细腻入微,栩栩如生。
图片
[南宋]陈容 《九龙图》(局部)
《九龙图》能够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不仅是因为该画作是较为少有的以“龙”为中心的画龙图,画者将龙画得精妙绝伦,也因为此画和社会政治背景紧密相连。在宋代,中国画的精致辉煌达到顶峰,由帝王引领着笔墨的审美潮流,宫廷画更是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可以说,宫廷画其实主要反映了皇家的审美意识。而《九龙图》处于宫廷绘画与文人画过渡时期,陈容当时创作《九龙图》,正是南宋末年“天变地异”的处境,因此陈容笔下的龙,既有精致辉煌的呈现,亦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龙之非凡的气势和神行变化无方,寓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也有着宣泄其内心情感之意。
至元代则偶见画龙名家,作品传世的有张羽材所作《霖雨图》。继续说回龙的形象变化。因宋代画龙精细规范的风格,宋代以后龙的形象出现定式:蛇身,身体到尾巴逐渐变细,四肢上全部长羽毛,龙爪上脚趾有三至五个,龙头有龙角、龙发和须子。至明清时期,画龙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技巧都比以前更加通俗,比如乾隆时期,许多画家笔下的龙,神态变得和善,少了神圣不可侵犯之感,在齐白石的笔下,巨龙更显灵动活泼。他所画的《云龙》图中,巨大的龙首从浓云之中探出,颇有几分卡通意味。画面不见龙身,两只简单勾勒出的三爪龙足,隐约可见,平添了几分童趣,龙的形象可亲可爱,整幅作品疏朗简洁,与传统绘画作品中表现怒目瞪眼、张牙舞爪、威武勇猛的巨龙形象完全不同。
图片
齐白石 《十二属图·云龙》
龙在形象上的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印痕。贾平凹曾在《龙年说龙》中提到,“清代的龙是绣在国旗上的,民间又是铺天盖地的到处是龙。”可见在清朝,龙已经不再完全是“九五至尊”的代表,而主要是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这也完成了龙从皇权标志到民族标志的历史进程,在龙文化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
图片
而到了现代,龙的形象则更加萌趣,比如今年龙年春晚的吉祥物龙辰辰一出现,就令网友直呼“有亿点可爱”。据了解,吉祥物龙辰辰是脱胎于众多带“龙”的文物,创作间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灵动之美和雅正之气,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大众新闻客户端 宋说)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26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破天一刀99999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