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战争克雷西之役,英国为何能痛击法国骑士,真是靠长弓手发威吗?

图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自耕猫骑手
字数:6066,阅读时间:约16分钟
编者按:英法百年战争中,英格兰人通过下马骑士和长弓手以及火炮的配合,在克雷西击败了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法国骑士大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神话。然而,单次战役的胜利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从1345-1360年整个百年战争前期法军的全面劣势。英格兰国王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15000~20000镑的收入,这个数额只有法兰西国王的三分之一还要低,而人口对比则更加悬殊,英格兰仅凭500万的人口就几乎肢解了拥有超过1300万人口的法兰西王国。要探讨这种整体战上的胜负原因,更理性的选择在全览1346年的战局后,同时从双方的战场部署和中世纪国家体制上着眼。
前哨:1345年英格兰的加斯科涅攻势
一般印象中,在百年战争初期法国立刻就遭受了惨重失败。不过严格来说,在百年战争的最初期即1337-1345年间,英格兰规模庞大的低地计划是完全失败的。爱德华三世在受挫后同样遭受严重的财政问题,而之后在布列塔尼战场双方也未分胜负,选择签订《马来特鲁瓦休战协定》。
图片▲斯海尔德河谷战役
但是爱德华三世在休战期间迅速整顿财政。他选择强行延迟债务偿还,直接导致他最大的债权人,佛罗伦萨最大的两家银行巴尔迪和佩鲁奇的破产。在操纵垄断羊毛和谷物贸易的尝试见效甚微后,爱德华转而说服议会允许自己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并增加贸易关税 。
数年的战争和有意的宣传已经在英格兰催生了极高的战争热情,议会批准爱德华的一系列税收提案,甚至连教士会议都决定在三年里捐献出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战争。
图片▲爱德华三世
在这样的背景下,1345年爱德华任命堂亲德比伯爵兰开斯特的亨利率领一支数千人的远征军从加斯科涅重新对法国西南部发动攻势。1345年8月,兰开斯特的亨利在英格兰的加斯科涅总部波尔多登陆。
亨利否定了本地将领制定的稳扎稳打的计划,以优势兵力穿过加龙河谷昼夜行军直扑法军主力所在的蒙屈克。法军被突然到达的英军吓退,撤向贝尔热拉克城,亨利则率部追击,终于在贝尔热拉克城下追上法军。该城镇以一座大桥和桥头堡横跨多尔多涅河两岸,法军疯狂拥进桥头堡试图向位于北岸的城内逃跑。
英军强行攻破桥头堡冲上大桥,而火上浇油的是法军糟糕的指挥协调让战场更加混乱,北岸城门中涌出的出击部队和向城门逃亡的撤退部队对冲到了一起,在混乱中遭受了英军的屠戮。亨利乘机攻入城中,攻占了这座咽喉重镇。并旋即进军围攻另一重镇贝里格
图片▲贝尔热拉克战役
图片▲兰开斯特的亨利
在得知贝尔热拉克的惨败后,法国王储立刻派遣普瓦捷的路易率领一支人数优势的新部队前去解围。普瓦捷的路易在十月份到达战场,开始攻击英军的外围工事欧贝罗什城堡。
兰开斯特的亨利迅速做出反应,“他率领麾下主力趁着夜色接近敌军。法军尚未进入战斗距离,就遭受了弓箭手导致的惨重伤亡。尽管法军人数占优,一度似乎处于上风,正午之前他们却开始放弃战斗,退了回去。法军战线崩溃时,城堡中的守军出击了。德比军中的重装骑兵再次上马,两股兵力一起追击分头逃散的法军,令他们遭受了经常落在战斗中失败一方头上的可怕大屠杀。一场恶战之后,普瓦捷的路易被俘,却因伤势过重而亡。
法军在欧贝罗什战役已经隐隐透露出其正面野战作战能力相对于英军的劣势,尽管人数占优并一度占据优势,但是法军一部最后却在混战中突然崩溃,并导致最终全军遭受屠戮。
图片▲兰开斯特的亨利的攻势
登陆:1346年爱德华三世在法国北部的远征
加斯科涅战场的大胜给了爱德华三世取得胜利的自信。1346年2月初,爱德华三世召开御前大会,商讨即将到来的战役。爱德华三世仅有的大陆盟友佛兰德人和布列塔尼人的代表也参与了会议。爱德华强行通过了自己庞大的征税计划,同时开始大规模征集各种物资。
1345年末至1346年初的冬季强制性征购军需是英格兰政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此类举动。通过成功的宣传,爱德华在全英格兰激发了强烈的战争狂热,因此虽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本土强征资金物资,但并未遭到过于强烈的抵制。
按照原计划,爱德华将在1346年6月启程前往加斯科涅,然而在启航前的最后一刻,他在法国叛国者阿尔古的若弗鲁瓦的建议下改变了计划,下令舰队前往诺曼底。7月12日,爱德华几乎未遭受任何抵抗就在北诺曼底的科唐坦半岛登陆。这次所谓的远征更像是一场超大的骑行抄掠,尽管一路攻城略地,但是英军很难守住攻占的城镇。
然而,由于军队征召和组织依赖临时征召,从六月份就开始召开会议应对战局变化的法国政府一直到八月份才匆忙组织起足够反击的军队。8月16日,已经行军至巴黎近郊的爱德华三世见法军已经集结了优势兵力,立即摧毁桥梁北上行军,试图将法王腓力六世甩在身后。8月26日,精疲力竭的法军终于在克雷西村追上了补给耗尽的英军。
图片▲1346-1347爱德华三世的远征
是日:克雷西会战
从纯军事上看法军的不应该在此时急于发动会战,而事实上腓力六世也并非不知道这一点。他在此前低地的拉卡佩勒和图尔奈两度采取了避免主动进攻,而采取防守姿态压迫爱德华的策略,结果都是爱德华被逼退。但是在腓力六世的立场上,克雷西战役是他不得不主动进攻的政治仗。
此前的避战策略已经让腓力六世在好狠斗勇的贵族中威望大跌,而这次远征爱德华蹂躏了整个诺曼底并一度兵临巴黎,如果法王仍然选择避战,他的威望势必跌至谷底。而威望是法王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政治资产之一,一个威望清零的法王不仅无法控制政府,而且在各省征税的能力也将大幅度降低。
图片▲腓力六世
“腓力六世避免会战的策略无论在战略上听起来有多么美妙,在政治上都成为严重的错误。避战策略严重削弱了法兰西国王的威望,而这种威望对于任何一位法兰西国王而言无疑都是主要的政治资产,在不同的省份里也是保持统一的一个因素。此外,法国人所遭受的严重损失也使得王室征税的目标和行为看起来毫无用处,毕竟这样的税收似乎完全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行为。”——乔纳森·萨姆辛《百年战争》卷一
可以说,腓力六世在克雷西的鲁莽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法国政治和税收体制的局限性。
于是,1346年8月16日风雨如晦的傍晚五点,腓力六世在竖起了象征法兰西王室军事威望的圣德尼火焰战旗。克雷西的决战爆发了。
图片▲克雷西战役
法军从前向后分为三部分。国王将热那亚弩手部署在第一队,和弩手在一起的是波希米亚的约翰和他的儿子查理,以及包括他们的德意志、捷克家臣在内的大约300名骑兵。位于第二队的是法军骑兵精锐,其中包括法国的许多大贵族。由暴躁冲动的王弟阿朗松伯爵统帅。第三队由国王亲自指挥,由余下的骑兵组成。
步兵可能自行列阵,部署在这三支主力部队的两翼。当天下午,援军不断抵达,法军队列越发膨胀。在场的部队数量只能推测。根据可靠的同时代人估计,约有12000名重装骑兵,另有6000名热那亚人跟随国王从巴黎北上。至于编年史作家称为的“难以计数”的其他步兵,则大部分人落在后面,还在前来的路上。腓力六世麾下大概有20000~25000人。
爱德华的英军则沿山坡排开,王储威尔士亲王位于前方战线,沃里克伯爵、北安普敦伯爵等诸多贵族和他并肩而战。英格兰国王在后方指挥预备队。占到军队大约一半数目的弓箭手部署在两翼,位于主力战线士兵前方,为了保护他们免遭敌方骑兵攻击,弓箭手四周摆了一圈辎重车辆。
在英军前方,通往战线的各条道路上已挖掘了大量较浅的陷阱。在英军阵地后方,另一圈车辆围住了马匹。所有英格兰重装骑兵都下马作战。弓箭手位于英军两翼,爱德华在他们周围布设了车辆,车辆以下则是一定数量的火炮。
图片
处于法军第一线的弩手们首先前进,一边行进一边射出弩矢。在英军右翼,长弓手们齐射反击。长弓手在意大利人中制造了屠杀,热那亚人的弩矢在很短的距离内就落地了。大部分人的备用弩矢也未能运抵战场。雨水渗入了他们的器械,导致弩弦松弛。取得优势后英格兰的火炮也开始轰击热那亚人的阵地,热那亚人被迫向后撤退,而撤退继而很快变为了向后的溃逃。
阿朗松伯爵见热那亚人败退,直接率领第二队法军向前冲锋,他们撞倒逃跑的意大利人,用马蹄践踏他们,用剑砍杀他们。法军骑士在溃兵和大雨中早已乱作一团,在一片混乱中自顾自冲向敌军。长弓手在两侧向法军防护较差的胯下战马射击,受到攻击的战马立刻陷入恐慌,或将主人甩下,或将其拖着逃离战线。
当剩余的法军终于杀到前线时,威尔士亲王身边爆发了残酷的战斗。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人身着制服或可辨识的装束,主要的识别方式是战吼:“圣乔治!”那是英格兰。“蒙茹瓦,圣但尼!”这是法兰西。在此状况下,毫无条理的混战相当致命。
编年史作家傅华萨讲述了可能是虚构的著名故事,一位骑士奉命从亲王身边的密集人群中杀出,请求集结在国王身边的预备队提供支援。然后,国王说道,我的儿子是否战死或受伤,或者是否倒地?没有,陛下,骑士说,但他很难与敌军匹敌,因此需要您的帮助。哦,国王说,回到他身边,回到派你过来的那些人身边,告诉他们,只要我的儿子还活着,他们就不要因为出现什么险况再派人到我这里来,也告诉他们,得让他在这一天吃点苦头去建立功业;要是上帝乐意,我愿他完成这一历程,荣誉由此归于他身边的人们。
直到战役的最终阶段,爱德华三世终于投入了决定性的重装骑兵预备队,战役最终演变为一场屠杀,在法军撤退后,英格兰人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中清点出包括波西米亚国王在内的1542具骑士的实体,而战死的普通步兵数量多到已经无法辨别。
战后:1347年的加莱围城战和拉罗什代尔战役
克雷西战役暴露了法军在战术层面上的巨大问题:统帅很难掌控第一线鲁莽的部队;各部队之间缺乏配合各自为战;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凝聚力。因此即便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法军在正面还是很难突破已经准备充分的英军。这种战术上的巨大劣势将在之后无数次的大小战役中被重演。而这巨大缺陷在克雷西战役后英军围攻加莱时暴露无余。
克雷西战役最大的战略意义在于扭转了双方在财政上的处境。失败令腓力六世重新组织军队变得困难,而胜利让爱德华能够说服议会通过进一步的征税计划。直到加莱即将沦陷,法王才在恶化的财政状况下组织起一支足够人数的军队姗姗来迟,并在观察到英军的工事和地形不适合发动会战后不得不未战先退。
在加莱围城的同时,英格兰在布列塔尼战场中同样取得大捷,英格兰佣兵将领达格沃思以不足一千人的军队击败并俘虏了拥有数千军队的布卢瓦的查理,此人是法王支持的布列塔尼宣称者,从此布列塔尼局势也逐步被英格兰主导。
胜负岂止在战场:从中世纪国家体制分析双方优劣
在上述的事件中能够明显感受到,不管是克雷西这样的大型会战,还是欧贝罗什和拉罗什代尔这样的中小型战役,法军即便在局部硬碰硬的战斗中亦很难和英军相匹敌。英国历史学者萨姆辛将此现象归因于双方征召组织上的不同:
“法国政府征召部队的方式导致法军难以形成富有凝聚力的部队编制。法国军队是为特定战役存在的,士兵们只有在行军途中才会接受训练。士兵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也不习惯一同战斗。可能是出于巧合而非精心设计,英格兰盛行的契约随扈体系已经解决了这个困难,但在法兰西境内此时还没有任何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乔纳森·萨姆辛《百年战争》卷二
上文中提到的英格兰随扈体系,是当时爱德华三世在英格兰国内施行的征召组织制度,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将军队组织私有化,由国王和战争承包商签订代理人合同,再由代理人自行在地方上征召组织军队。以在拉罗什代尔战役中俘虏布卢瓦的查理的著名代理人达格沃斯爵士的部曲为例:
“达格沃思的军队规模一直都不大。他可以呼吁公国占领区内的布列塔尼领主与他们的佃户及家臣出兵——有时数目相当可观。但他的雇佣军队核心则由300名重装骑兵和200名弓箭手组成,是一支签有长约的部队;这是他组建的混合武装团伙,一部分源自他在英格兰的友人、亲属和家臣,一部分是赦免的罪犯和在大陆上,主要是从佛兰德招募的雇佣兵。”
这种由地方豪强自行组织部曲的征召制度能够提供更有凝聚力,训练也更充分的部队。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更为经济的组织方式,能够缓解国外的财政压力:
“自13世纪初起,法国军队和英格兰军队一样,不论是否源自征兵,都要支出军饷。此外,两支军队的军饷水平大体类似,长期拖延发饷的情况也都很普遍。英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英格兰士兵能够拿到更为慷慨的预支军饷,且通常直接从雇用他们的人手中拿到金钱,他们的最终账单由征募并率领主要随从部队的大贵族结清。这些大贵族之后要向财政部提交账单,等待拨款。他们实际上为爱德华三世的军队提供了大量资金,让国王能够将沉重的开支分摊到多个年头里。他们之所以愿意这么做,是因为来自农业的税入相当高,战争也有利可图,还因为他们与国王关系密切,而支持国王的战争也是贵族身份的自然要求。”
代价是这些部队拥有极高的自主权,佣兵队长在平时可自行出击占领城堡据为己有。换句话说,在被集结于国王直接指挥下的情况之外时,国外和高级将领很难约束这些小股部队,达格沃思自己就是毙于佣兵队之间的倾轧。但是不管怎样,在战争初期,英格兰的随扈征召制度确实为爱德华三世及其部将提供了更具战斗力的部队。
图片▲英格兰最杰出的雇佣兵将领约翰·钱多斯
伴随着征召组织和战局颓势一同恶化的,是法王的财政状况。在中世纪后期,大部分法国人对征收战争税的态度呈现出两个特点:在除全面战争外的时间拒绝缴纳战争补助金;倾向于质疑王室的征税是否必要。
因此法王必须通过三级会议说服各等级同意征税。这毫无疑问降低了国王为战争筹备资金的效率。正是这种财政体系上的低效,让法王无法立刻对爱德华在法国北部的劫掠做出反应,而这种延误造成的威望损失则必须以主动会战的方式弥补。
除了征税之外,法国王室要想在短时间内征集资金只能通过货币贬值操纵汇率来进行。而这将对王室信誉造成严重的损害,不仅令国王说服三级会议更加困难,更是引发了强烈的不满情绪,最终导致了亦纳瓦拉的卡洛斯为首的反对派组建起来。
卡洛斯的反水让法国不得不在诺曼底面临新方向上的威胁,就这样法国王室的财政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愈发无力维持长期的大型战役行动。军饷的延误让本就处于劣势的军队战斗力进一步被损伤。正如三级会议在1356年抱怨的那样,这些军人随后就要与“漫长的延误和……抱怨”陪伴多年。许多人没拿到军饷便已放弃服役,即便那些获得军饷的也不得不接受分期支付的贬值货币。
总结
通过上述事件和对英法中世纪国家体制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法国在征召和财政上较为低效的国家机器是导致其在克雷西战役乃至整个1360年前的战争前期全面败退的主要原因,而战场上的失败又进一步加剧了法国国家机器的破坏,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所有的矛盾在1356年让二世被俘后陷入了总的爆发,之后破而后立的法国王室才重整力量,利用英格兰在1364年后同样陷入财政危机的机会发动了反攻。
参考资料:
【英】乔纳森·萨姆辛《百年战争》卷一、卷二
【英】理查德·邦尼《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
施诚《中世纪英国财政史研究》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自耕猫骑手,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