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分析思维模型之:图尔敏模型

从问题定位到解决方案的推导,图尔敏模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得力助手。本文将深入研究这一思维模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图片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被各种信息、观点和主张包围着。
有些人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成功说服他人;而有些人则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无法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下面介绍 100 种分析思维模型的第 87 种:图尔敏模型,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信息和呈现相关的证据,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一、为什么学习图尔敏模型?
图尔敏模型是一套完整的论证体系,它不仅关注结论的正确性,而且强调前提和论证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通过学习图尔敏模型,可以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情况。
图尔敏模型鼓励我们对论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以判断其是否充分、可靠,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考虑问题,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和应用范围,进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二、什么是图尔敏模型?
图尔敏模型,也被称为图尔敏论证模型,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斯蒂芬·图尔敏(Stephen Toulmin, 1922—2009)在《论证的使用》中提出来的一个论证推理模型。
图尔敏模型主要包括以下 6 个要素(不同地方的翻译会略有差异):
图片
1. 前提(Data/Ground)
前提是与论证相关的数据、事实、证据,虽然未必正确,但是要合乎逻辑,有点类似于演绎思维「三段论」中的小前提。
2. 担保(Warrant)
担保就像一个骨架,把前提与结论连接和支撑起来,在模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担保是可以被证明的,而且必须是能证明的。
3. 反驳(Rebuttal)
反驳是对前提或担保提出反对的意见,或者举出反面的例子,用来质疑论证过程的有效性。
4. 支撑(Backing)
支撑是为担保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展示其客观性和规律性。
5. 限定(Qualifier)
限定是在考虑正反双方的意见之后,选择接受一个限定的范围,以便让结论更加精确,它不需要被证明。
限定词可以有不同的强度,比如:可能、很有可能、几乎可以肯定、几乎不可能等。
6. 结论(Claim)
结论是综合以上信息,得出的主要观点、断言或主张。
如果结论遭到反驳,我们就要证明它的合理性。
在日常论证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假设思维,先大胆假设一个结论,然后再小心进行求证。
并不是每一个结论都值得我们进行论证,比如:表达情感的结论、不负责任的断言等,就不值得被严肃地对待。
只有那些知识性的结论,才是值得被论证的。
三、怎么运用图尔敏模型?
图尔敏模型广泛应用于司法、科研、教育等领域,我们也可以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下面是运用图尔敏模型的主要步骤:
1. 明确论点
从前提到结论,通常写成「因为 D,所以 C」的形式。
比如,因为小马出生在中国,所以小马是中国人。
2. 提供担保
提供使得论点成立的担保或正当理由。
比如,在中国出生的人通常都是中国人。
3. 提出反驳
提出可能存在的反例或其他可能性。
比如,小马的父母可能是外国人,或者小马后来可能加入了其他国籍。
4. 寻找支撑
寻找支持结论的事实依据。
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5. 限定结论
根据上面的论证过程,对结论作出适当的限定,以便让结论更加严谨可靠。
比如,小马很有可能是中国人。
下图展示了运用图尔敏模型进行论证的过程。
图片
其中的论证过程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相应的逻辑关系和限定词。
例如,有人在了解到小马的更多信息之后,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小马几乎不可能是中国人。
逻辑是严谨的,但不是教条的。
在运用图尔敏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动态修正自己的认知,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四、最后的话
查理·芒格说:
如果我不能比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更能反驳这个观点,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
每种观点、结论、方法、理论和模型都有前提条件,我们要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找到其中的反例,以及支撑的理由,从而能够在限定的范围内,得出更加科学严谨的结论。
图尔敏模型不仅是一种论证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它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并深入地进行论证,进而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让我们一起学习和运用图尔敏模型,开启通往智慧的大门。
本文由 @林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