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2

评论

28

6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收入腰斩,奖金全无?这只是个开始!其实金融圈真正的降薪潮还没有来临……

“金融降薪潮”这几个字,2023说了整整一年,金融圈的朋友,都已经被伤透了。


毕竟,过去一年,无论是券商、基金、还是银行、四大,只要是金融机构,基本没逃过降薪的命运。


券商首当其冲,从火爆全网的月薪8万事件开始,到破除“金融精英论"错误思想和“一行两会”的终结,再到各大券商年终奖全面腰斩,今年年初开始,几家大平台的固定薪资,也都悄咪咪降了,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真相。


基金也没好到哪去,管理费下调,直接导致很多从业人员被动降薪,基金经理们只能纷纷跑路奔私,却不知道是不是条不归路。


本以为银行能稳住铁饭碗,最近也传出多家银行员工的工资没收到任何通知就被降了,23年底的双薪也取消了,至于年终奖,虽然还没发,但可以预见结果不会乐观。


图片


更别提信托、私募、四大、创投这些金融圈的边边角角了……


图片
图片


大家都在抱怨,再这么降下去,这些年好不容易赚到的钱都快没了。


身为一个金融从业者,我十分甚至百分地理解大家的心情,更不想给大家的伤口上撒盐。


但有一个真相,我必须要告诉你们:


其实金融圈的降薪潮,还没有真正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


今天我就给大家具体盘盘。



图片


提到金融降薪潮,我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一个非常热火的网络事件,月薪8万的中金男事件。


这哥们也有点倒霉,申请贷款的收入证明文件被老婆晒到了某书上,直接引发全网讨论。


大家可能都觉得是因为这个事情引起了上层的关注,才引发了后面的降薪潮。


但实际上,我给大家捋一下,这事并不是金融降薪潮的导火索。


那根本导火索是什么?


还是这家头部机构本身。


多年来,这家头部金融机构一直以高薪闻名,但三天两头公司内部总爆出各种负面事件,比如炫富,包小三,拈花惹草这些。据我一个内部朋友告知内幕,这其实才是促使上面关注到整个金融行业薪酬,尤其是个别公司高薪酬的根本导火索。


虽然说,月薪8万事件发生不到一周,金融圈就收到了“限薪令”——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将对金融行业薪资结构重新调整。


图片


但其实,这早就不是上头对金融圈薪酬的第一次整顿了。


记得我刚入行的2010年,银监会就发布了《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2014年,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出台;中证协又正式发布了《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规范行业薪资体系。


这几年,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降薪的消息来的更加频繁和重磅。


比如,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综合考虑制定稳健薪酬方案等十点规范。


图片


而财政部,也针对国有企业,特别是财政部直属的企业,进行了薪酬激励的改革。


而由于某些原因,我在这里不能明说,前几年大多数金融机构并没有执行财政部的薪酬改革方案。


但大家心里都和明镜一样,未来肯定是要执行的,所以很多头部券商采取的思路都是先拼命多招人,把公司整个薪酬包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这样就算未来有一天公司被纳入了财政部的薪酬考核体系,总奖金包还是很大的。


后面为了维持人均薪酬,就会通过裁人的方式,让公司人数下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最近几年券商人数疯狂扩张又快速收缩的原因。


讲真,直到现在,别看大家天天都在说金融降薪潮,各家机构的年终奖和固定薪酬也有所下降,但其实,大多数金融机构还都没执行财政部的薪酬考核体系。


目前真正在执行的机构有哪些呢?主要是国有大型银行。


图片

图源:网络


这一点,大家看看各大国有银行年报中的高管薪酬可以看的很清楚。这些年,银行高管薪酬一直控制得非常好,相比券商、基金,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所以券商、基金以及更多金融机构心里都明白,这一波执行的员工奖金腰斩,其实是给上面的投名状,希望对上表明下态度,我们知道问题了,要控制薪酬,不要炫富,一定做到。


但是,上头是否接受你的认错,这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10月,中央刚开了金融工作大会,总体口径就是要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自己成为经济增长贡献的第一动力。


不仅如此,大会还明确了要坚决遏制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之后基金业协会赶紧修订了规章制度,重申禁止奢靡浪费、触犯公序良俗。


所以,如果未来上头继续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都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的薪酬改革方案,那么势必,降薪的幅度还会更大,不仅是降年终奖,还会降固定薪酬,甚至更多。


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哀鸿遍野,现在,只是毛毛雨而已!



图片


总有人问我,这波金融降薪潮还会持续多长时间?


讲真,我也不知道。


但从前面的分析来看,现在降薪的靴子还远未落地,所有这些动作,都是在用刀片割肉,一点一点收拾你。


至于何时完全落地,何时彻底结束,少说一年,多则几年。


你看教培和地产,这几年不是每次刚一冒头就又被迅速打了回去?所以,别指望速战速决,要做好长期备战的心理准备。


就像前段时间某信证券的投行领导在研报中说的一样:


图片


这个寒冬所持续的时间,恐怕会比我们想的都要长。要做好心理和财务上的双重准备。


另一个问题是,我能躲得过么?


严格来说,只要你在金融圈,基本躲不过。


因为本次降薪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整体薪酬调整,这里金融行业的范畴,除了大家所关注的投行证券外,还有银行、信托、保险、基金公司等。不同机构虽然降薪幅度不同,但趋势都是一样的。或早或晚,不会缺席。


所以,如果你身在金融圈,或者你希望在金融圈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摒弃内心的侥幸心理。对一切祛魅,真正去做有策略的计划和准备。


这些计划和准备,一方面是【职业】上的。


要想好怎么稳住手头的工作,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稀缺性。


要对金融行业和最新趋势,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这样才能更精准地瞄准目标,找到匹配的机会,一击必杀。


更要对自己的职业优势,长板短板,职业路径规划有更加内省的分析,利用这个寒冬期努力锻炼内功,以待花开。


十分不建议大家现在仓促转换,很多时候,你以为看清的未来的路,其实只是迷雾一片,出去容易回来难。


另一方面的计划和准备,是【收入】上的。


以后到手薪酬的减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家庭现金流的减少。


如果一个人无牵无挂少花点就好,但最怕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压在身上,钱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坎。


图片

图源:网络


指望公司涨薪么?不可能的。


我们更需要琢磨的是如何拓展自己的变现方式,如何把现有的财富做出更完善的规划。


这一项项功课,每一项都是大工程。


但绝不能因为工程大,难度大,就绕开不做。


因为有时候,越是困扰你的,难住你的事,越是阻碍你人生前进的重要卡点。



图片


当然,道理是道理,很多人还是会陷入“ 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的困境。


因为认知提升,只是其一。


知道怎么实操,才是真的知道。


最近,我就遇到好几个金融圈朋友来找我,对降薪潮下自己的发展前景失去了信心。一顿折腾想出路,结果一无所获。花了不少钱不说,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为什么?


因为他们缺一个更高阶的引领者帮他们看清形势,提升认知,做出规划,校准行动,无效的努力再多,也只能在原地打转,


说实话,我这两年接了不少关于金融职场升级和变现发展的咨询,咨询的多了,我对大家的痛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2024年1月,是我做「毯叔盘钱」自媒体五周年的纪念日,我特别希望能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再向前走一步,为更多金融圈的朋友深度赋能,让更多人在2024年逆势破局,拿到结果。


图片

图源:网络


1月23日晚上8点正式直播,距离开播还有3天:


讲真,这是我做自媒体五年来,第一次做公开课,以前因为工作忙,也因为没有合适的契机,一直没有开启。


但在2024开年,我决定排除万难也要把公开课启动起来,因为我太清楚,2024年对金融人而言,无论从外部形势,还是内部系统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和特殊。


就像我会在公开课上和大家分享的新趋势一样:


以前在金融圈,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在2024年的金融圈,是一步走错,步步错。


在这种内外焦灼的时期,有很多机会,都在变革中悄悄萌动,但也有很多坑,一旦踩错,万劫不复。



图片


所以,在我这次3天的年度公开课上,我会从财富真相、职场升级和变现突破,三个金融人最关注的维度入手,为大家抽丝剥茧地分析:


2024降薪潮下,属于我们的财富机会在哪里?

2024年金融人,入行跳槽转行有哪些最优策略和方案。

如果你希望撬动更多变现,如何发掘优势,开辟自己的第二曲线?


每天课程都是1个半小时的满满干货,为此我准备了几万字的直播提纲和几百页的ppt,给你详细拆解,如何能在2024逆势破局,职场坐稳,找到机会升职跳槽,财富变现,为自己打造“海星式”的收入结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想念家乡美食?立即下单GrabFood,快速送达!
广告Grab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