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压缩分数 (CCF):
是心脏骤停复苏过程中做胸外按压所花费的时间比例。
是高质量心肺复苏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应尽可能高,至少达到60%。
低CCF的原因主要包括:
除颤前、除颤时、除颤后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轮换按压时
单人施救通气的时候
常规心肺复苏(30:2)通气的时候
在气道管理或心律分析时
关键点
胸外按压的暂停时间应尽可能短
心肺复苏期间的暂停时间应尽可能缩减,包括电击阶段的停顿、施救者角色转换以及单个施救者在通气和按压之间的按压停顿。 CCF应越高越好,至少为 60%。 在系统资源允许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电击阶段的停顿和CCF的监测作为综合质量改进计划的一部分。
陈恒生老师的文章到此为止。
CCF是心肺复苏过程中,进行胸外按压的时间百分比(将胸外按压的累积时间除以整个复苏的总时间来计算)。
因为我觉得,CCF是决定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指标,所以,如果患者已经心跳骤停半小时,再开始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哪怕CCF达到80%以上,也不大可能救活患者。因为前面的30分钟要加到总时间里。
恰好前天,我在京津冀急诊急救学术年会的“急救复苏新思维工作坊(卓尔)”中看到了这样一张PPT:
我认为,这个PPT里关于CCF的定义更准确:按压总时间占整个案例(the CODE)的总时间。
所以,CCF这个概念也就更加能够解释心肺复苏全民普及的重要意义了:有人心跳骤停,立刻就有人开始心肺复苏,这样CCF才会高。等120,等医院,120或者医院把CCF做得再高也没意义!
对了,如果您需要:美国红十字会2022重点更新和指南(American Red Cross Focused Updates and Guidelines 2022),可以私信我,我分享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