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丨通济堰——世界上最早的弧形大坝、最古老的水上立交桥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
从2014年开始评选
的世界遗产项目
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在用古代灌溉工程
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
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
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评选至今
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处
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
分布最广泛
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这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何特别之处
它们展现了先人的哪些治水智慧
今天我们走进通济渠
一起了解这个中国治水史上的璀璨明珠
通济堰
图片
它,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
(距今1500多年)
它,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它,成功入选
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它就是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西南部的碧湖平原,由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以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通济堰的拦水坝选址在碧湖平原海拔最高处的堰头村,根据其自然落差地理形势规划营建,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网系,是我国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成功范例。
图片
三洞桥(石函)和文昌阁
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詹司马始谋为堰,又遣司马南氏共治其事,在松荫溪筑坝,障其水为渠,堰坝初为木筱坝。北宋元祐七年(1092)冬,括州守关景晖主修叶穴,俗称“拔沙门”,与大溪相通,设有闸概,渠水暴涨时开闸以走沙砾,平时闸概紧闭。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丽水知县王禔设计建筑了一座立体交叉石涵引水桥,即“三洞桥”,使横贯堰渠的泉坑水从桥上流入大溪,渠水从桥下穿越,避免了堰渠沙石淤塞,石涵建成后“五十年民无工役之扰”。南宋乾道五年(1169)冬,处州郡守范成大订立通济堰20条堰规,“修复旧制,创立新规”,通济堰的管理制度从这年起以文字形式确立。南宋开禧元年(1205),参政何澹将大坝木筱结构改建成石砌大坝。
堰渠自通济闸起,纵贯碧湖平原,至下圳村附近注入瓯江。干渠迂回长达22.5公里,宽4.5—12米,深3—1.5米,卵石、块石驳坎。通济堰水系运用大小渠道呈竹枝状分布,以概闸调节,分成48派,并据地势而分上、中、下三源,实现自流灌溉与提灌结合,受益面积达3万余亩。其渠道概闸的布置,历史上采用干渠由概闸调节控制水量,分凿出众多支毛渠,配合湖塘水泊储水的方式,形成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水利网。这一整套水利网络,完全符合现代水利工程布局中的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网,运用节制闸与分水闸,配合湖塘储水,实现“长藤结瓜”的布局理念。堰渠上还建有大小概闸72座,起引流、分流、调节水量等作用。
图片
通济堰下概头概遗址
通济堰灌区内还留存大量的历朝历代文物古迹,比较重要的有詹南司马庙、堰规碑刻、堰图碑刻、文昌阁、护岸古樟群、镇水石牛、何澹墓、官堰亭、泉坑石桥、通济古道、沿渠古建筑、古井及渠道上众多的石桥、取水踏跺、埠头等。其中明洪武三年(1370)重刊南宋绍兴八年(1138)的《通济堰图》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灌溉水系图像资料;护岸古樟群分布于渠首至三洞桥主渠道两岸,苍劲挺拔,遮天盖地,绿树浓荫,与古老的通济堰相维系,为保护堰渠,防止洪水决堤,起到了很大作用;镇水石牛位于保定至周巷段通济古道旁,呈卧状,回首,带长方形底座,为一整石雕刻而成,雕刻简洁生动,自然古朴,或为通济堰初建时遗物;通济堰大坝所在的堰头村青山环抱,翠竹拥簇,小桥流水,古樟如盖,村落历史格局和周围自然环境风貌保存较好,现存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近20余幢,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与巍巍古堰交相辉映。
世界最早弧形大坝
南朝以前,浙江松阴溪在雨季时经常泛滥成灾。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持的大规模修堰行动拉开序幕。历经千辛万苦,一道外表呈弧形的拦水拱坝兀立松阴溪上。今天,我们所知国外最早的拱坝是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以及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通济堰拱坝比它们的历史足足早出千年!
通济堰的拦水拱坝是由多道半圆形小拱坝连接而成的彩虹状大拱坝,其圆顶朝着来水方向,汹涌溪水可沿拱坝圆心向两侧泄流,有效提高了堰坝的抗洪峰能力。水在这里从天然走向规则,从肆虐走向秩序,汨汨注入碧湖平原,碧湖平原随之成为瓯江上游最重要的产粮区之一。
图片
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立交桥
北宋政和初年(1111年)时任丽水知县的王褆到堰头村体察民情,得知通济堰与一条叫泉坑的山溪相遇于堰头村口,形成了十字交叉,而后各自奔向前方。由于泉坑河床高,通济堰渠道低,时常暴涨暴落的季节性山溪,会裹挟着大量泥沙淤积在位置较低的渠道上,造成堵塞,使堰头村民深受清淤之累。
王褆决心为百姓去其害。很快,一座以石板为主、木板为辅,且上方和两端均不封口的十字形交叉水槽诞生了,总长18米有余,净跨10米多,由于外形像匣子,也就是函,又以石板为主要材料垒砌而成,故名“石函”。从此以后,泉坑水沿着石函上层的水槽汇入松阴溪,通济堰水顺着另一个水槽流向下游,“溪水不犯渠水”,避免了泥沙的堵塞,使得堰渠水流畅通无阻。再后来,石函东、西两侧各建起一座石桥,形成了立体交叉的“水上立交桥”——上层通行人,中层导流溪水,下层引流渠水,互不干涉,却密不可分。
图片
从此,排淤清沙工作从经年累月到50年一次,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也为通济堰摘下了一项桂冠——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立交桥。
世界上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之一
通济堰千年之后依旧芳华永驻,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至今,在通济堰一侧的詹南二司马庙中,依然立着多方镌刻有堰规的石碑,比如怎样管理、分工、监管以及惩处违规者等等,这些规矩的源头来自一块高165厘米、宽86厘米、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的南宋碑刻。
图片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41岁的诗人范成大出任处州(今丽水市)知州,他认为: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依规治堰的保障下,人人都自觉遵守,一渠之水才能融通调济,才能畅通无阻地到达目的地,才能达到利民通博、济世千秋的大目标。于是范成大写下了20条堰规:大到管理机构设置、用水分配制度、经费来源及开支,小到入山砍蓧时几点上工、几点收工,均作了详尽细致、公正可行的规定。
图片
据考证,《通济堰碑》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早的古代农田水利法规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堰渠法规碑刻实物。当年,《通济堰碑》的拓片还被发散到了处州各条堰坝,成为处州堰规的蓝本。
来源:水利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