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5日讯(记者雷心蕊 通讯员郭元芳)10月25日,2023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主题活动之一——湖北-东盟农产品博览会开幕式在武汉举办。来自东盟国家及湖北本地商贸协会、农业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活动。
汉口北渔人码头里的海鲜。记者李纪婷 摄
开幕式上,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老挝的商贸代表纷纷上台推介特色产品。棕榈油、金枪鱼、龙虾、面包蟹……博览会将向嘉宾和市民展示来自东盟各国的深海特色水产及水果、农产品。
“中国-东盟农业和农产品伙伴关系是合作力量的有力证明。东盟和中国通过共同的历史和对未来的展望,建立了一种对两国都有利的牢固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这一联盟。”东盟连锁加盟企业协会(ARFF)拿督Mike Loh表示,希望能与武汉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和业务往来,将来会有更多的农业产品在这里展示和售卖。
礼尚往来是待客之道。湖北楚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童超向各位来自海外的朋友送上了产自湖北的“楚茶”。
他表示,茶叶是湖北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近些年,湖北打造千亿茶产业链,湖北茶“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22年,湖北省茶叶种植面积564万亩,干茶产量42万吨,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已经成为富裕农民、惠及消费者的优势特色产业。
“这是我们推出的‘杯茶’,方便外出携带,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喜好。希望能与全球茶商达成合作,把这种模式推向世界。”童超表示,通过国际展会,楚茶已经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在亚马逊、易贝等跨境电商网站上都有不错的销量。
在汉口北的渔人码头,市民可以采购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扇贝、龙虾、带鱼以及其他海产品;而在这些国家的海外超市,“楚茶”的茶叶、茶粉摆满货架。
“我们想要通过将海洋捕捞的冰鲜与湖泊养殖的湖鲜结合,丰富市场产品线。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业合作交流,推动双方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渔人码头总经理宫海旺说。
【编辑:肖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