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92年起,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今天的“张江科学城”,从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到如今的220平方公里,这片曾是农田与村庄的土地,已然成为“上海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国创新”的一个品牌。
九月,澎湃科技派出一路记者,驻扎张江科学城,历经十天的深入调查和采访,试图帮助公众厘清张江瞩目成绩单背后的底层逻辑:过去30年,张江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又将在未来的国家战略中担当什么角色?
我们调研发现,“创新”是张江的底色。这是一种系统性、全生态的创新:人才政策、营商环境、审批制度、孵化服务、基础研究以及应用转化、产城融合……张江已是一座位于上海东南腹地,有着代表中国最强科技实力的产业集群,也有商场、学校、医院、体育场、博物馆的烟火之城。
张江十日,澎湃科技带你“看见”。
张江第二日。
澎湃科技记者走访张江科学城爱迪生路上的维亚生物,了解公司的人才结构,想要知道这些人选择张江的理由。同日,澎湃科技分别与已在张江工作生活逾20年的罗七一,和即将满10年的李航文聊了聊。他们当年作为人才引进,成为张江的一份子,亲眼目睹了张江人才政策的主动创新,以及越来越灵活变通。
“我们集团共有1900多位科学家,其中40%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集团位于上海张江的研发人员共计1080余人,其中380多人是化学家,700多人是生物学家。”维亚生物晶体组负责人姜帆向澎湃科技记者介绍。
维亚生物于2008年在张江科学城成立,公司向全球创新药研发企业提供从早期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到商业化药物交付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该公司人才的集聚,是张江科学城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一个缩影。
目前,张江科学城集聚了约50万从业人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8万人,青年人才占80%,创业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占上海约50%,同时汇聚了2.4万家企业,其中包括1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81家外资研发中心。
据澎湃科技了解,以张江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为例,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人才,特别是支持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科研机构及重点引进的单位,全程在线申报,并在张江移民事务中心一站式搞定。这样,不仅简化申请的程序和手续,也提高申请的便利和效率。这背后是科学城吸引、留住人才的决心,也体现政策对精准吸引不同类型人才的灵活多样。
上海科创办人才服务处四级调研员陆辉晖向澎湃科技表示,“人才工作如今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张江围绕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需要,坚持搭平台、出政策、强服务,以更大力度吸引、集聚海内外人才。”
磁石效应: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地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张江吸引人才的“磁石”。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张江布局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汇集了众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据悉,张江科学城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大科学装置达12个。大科学装置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的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它们就像桥梁一样,为基础科学的发展提供支撑。
上海光源。图片来源:上海科创办
上海光源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也是上海最早开放的大科学装置。2009年5月6日正式开放运行以来,上海光源已经成为我国科研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可以服务于产业应用。
维亚生物是上海光源最早的用户之一,姜帆向澎湃科技介绍,上海光源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做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需要观察药物的分子与靶标蛋白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在原子分辨率的水平上才能看到,所以需要使用光线强度、质量非常好的光源。”
姜帆表示,地理位置靠近上海光源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上海光源开放之前,我们只能使用国外的光源,将实验的样品寄到国外去收集数据,整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很长,且涉及国际物流,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使用国外光源的费用也很高。”姜帆说,“上海光源开放后,我们就去现场使用了,感觉非常好,质量不亚于国外的光源,使用方式又更加便捷,所以我们成了上海光源的长期合作用户。”
除大科学装置外,张江还形成了科研院所和高校集群,上海科技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机构相继入驻。它们共同构筑了张江科学城基础研究的底牌和底气,一大批人才随之慕名而来。
2016年3月,国内mRNA明星企业斯微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航文抱着“填补国内mRNA领域的空白,为中国老百姓带去更多创新医药”的梦想,在张江租下一间小房子。他回忆:“当时我们在海外,了解到国内做生物医药最知名的地方就是张江。”
现在,斯微生物已经从一家30人规模的小企业发展至300人规模,成功自主搭建了mRNA药物AI设计、合成、制剂、质控和产业化的全链条技术平台。回顾创业的经历,李航文觉得,选择张江是很正确的决定。“组成斯微生物的mRNA研发团队,可能也只有在上海能招到人。”他说。
得益于各级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张江对人才形成了天然的吸引力。上海科创办人才服务处三级调研员赵振武表示:“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张江科学城的三大先导产业拥有非常完备的产业链,企业招聘比较方便,很多企业一开始在外地发展,后来又搬到上海。”
先行先试: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每年更新
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30多年来,张江由“园区”向“城区”加速转变,人才政策也不断创新。赵振武向澎湃科技介绍:“2015年开始,张江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每年都有更新,目前已经施行了五批次出入境创新政策。”
细数之下,澎湃科技发现,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人才政策始于张江。张江是全国首家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便利化政策试点区域,也是全国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率先开展推荐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率先探索外籍人才持永久居留证创办科技型企业、率先打破外国毕业生工作许可限制、率先开展科创人才及其物品通关便利化等政策试点工作。
2017年7月,《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出台,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外国人,在出入境停居留方面提供便利。
相关出入境新政试点实施后,吸引了大量人才,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微创医疗前首席技术官罗七一就是新政的受益者,他因此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身份证,为他在中国的生活和出行提供很大便利。
高效便捷的人才落户政策是张江人才政策的另一大特色。据陆辉晖介绍,张江已形成全方位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支持体系,可以推荐用人单位所需各类人才申请“居转户”(即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或3年,也可以推荐用人单位成为人才引进落户重点机构和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单位,同时还设置了特殊人才引进落户通道等。为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张江在安居、教育、医疗等综合服务方面也持续推出优惠政策,为人才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环境。
张江人才公寓。图片来源:上海科创办
例如,斯微生物是上海市人才引进落户重点机构白名单企业之一,被纳入市级人才公寓优先申请或优先分配体系,企业员工的许多居住需求得到了解决。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介绍,人才引进落户重点机构指上海市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基础研究领域经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区域推荐的用人单位,实行名单管理和动态调整。
李航文告诉澎湃科技,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许多青年人才的生活面临很多困难,存在许多现实诉求,例如买房安家、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因此,他们对于企业的薪酬收入、福利待遇、中长期激励及政府的人才政策等都比较关注。
张江科学城的系列人才政策正瞄准了这些细致而现实的需求,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不断优化软服务:让人才政策落实的关键
吸引和留住人才,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还需要强化人才服务,真正将政策落到实处。
2019年9月,张江科学城依托张江专项资金支持,会同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一起建立了移民事务中心,进一步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咨询、办理相关出入境事务以及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提供便利。这对外籍人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罗七一的亲身经历就是真实写照。2003年他回国时,需要做外国人体检,他从张江跨过黄浦江赶去了虹口区密云路,其他一些手续也需要去浦西办理。“当时这些需要跑多个地点才能办完的手续,现在可以在张江的移民事务中心一次搞定。”
据悉,张江作为人才政策和服务的集成平台,会定期组织人才政策的宣讲活动。据李航文介绍,张江科学城给企业提供了人才招聘相关的培训,他们可以从会上获悉最新的人才政策。今年,浦东新区组织企业“组团”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集中招聘,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相比单个企业招聘,高校对于集中招聘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更大。”李航文说。
人,是创新活力之源,也一直是张江科学城的主角。为推动人才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张江开展杰出创新创业人才评选、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活动,为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也对他们形成激励。
李航文向澎湃科技介绍,张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和深入的人才服务体系。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的设置,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一系列重大人才项目涵盖创新创业、工程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能够鼓励为各行各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人才集聚是张江科学城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通过搭建开放的平台,推出创新的政策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张江科学城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和企业,创新成果持续迸发,科技产业走向繁荣。
张江三大先导产业企业和人员规模。数据来源:上海科创办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了约500家上下游企业,近7万从业人员,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1500余家创新主体,超7万从业人员,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了600余家企业,2022年,他们为张江三大先导产业创造了总规模逾1.4万亿元的亮眼成绩。
张江科学城不断创新的人才政策以“软服务”入手,通过科学、系统的人才支撑体系,为科研、创新、创意人士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实现人才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从而推动科学城的价值创造,进一步提升张江科学城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查看原图 2.1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