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微博之夜举办,29个演艺圈奖项,上百位明星艺人获奖;
2023年6月,微博电影之夜举办,25个奖项,45人获奖;
2023年9月,微博音乐盛典举办,40个奖项,67个歌手、5个音乐团体获奖。
每三个月就有一场盛典,不得不说微博还是壕。当然还有一场微博视界盛典尚未举办。
从全行业,到电影,再到音乐,还有剧集,如今盛典之多,奖项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奖项越多,自然含金量就越低,明明是评选最优秀的作品和艺人,到头来成了“分猪肉”式的奖项大批发。一场盛大的盛典,最终都是自娱自乐,但只要他们不尴尬,尴尬的就是我们!
从奖项来看,40个奖项,而歌手奖项名称更是繁多杂乱,五花八门。看看这些奖项名称才更觉得还是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虽说就几千个汉字,但是不同的组合可谓精妙绝伦,也是让这些盛典主办方终于不用再为奖项名目发愁,不用再担心词穷。
一个“说唱歌手”类别,就有着年度期待说唱歌手、年度先锋说唱歌手、年度实力说唱歌手、年度价值说唱歌手、年度说唱歌手,五个奖项。
而其它歌手奖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年度新锐歌手、年度期待歌手、年度进取歌手、年度飞跃歌手、年度先锋歌手、年度突破歌手、年度品质歌手、年度魅力歌手、年度质感歌手、年度热度歌手、年度优秀歌手、年度风云歌手等。
每一个词都熟悉又陌生,每一个词都“别出心裁”,让人一时沉默无语。
为了这些奖项,可以想到主办方费了一番心思,想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拿到奖,来者有份,不再因奖项分配不均而纷争不止,真可谓“平等公平”。
可是再过绚丽的奖项,没有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又有何用呢?
奖项众多,注水明显。
一旦注水的猪肉怎能还香?
从歌手艺人来看,67人获奖,还不包括团体组合。
可是如此之多的歌手又给华语乐坛贡献了了什么歌曲作品呢?
如今的华语乐坛都成什么样子了,难道这些歌手不羞愧吗?
拿着奖杯和证书,站在偌大的领奖台上,可谓光鲜亮丽,但是扪心自问,是否匹配得上这个奖项,是否真正为大众带来了优秀作品。
那些拿奖到手软,但一夜塌房翻车的大有人在,又是偷漏税,又是私生活混乱。
这年头,既有德又有艺的真的太少了。可是一场场盛典总是制造假象,让我们误以为依然繁荣,后继有人,前途无量。
看看获奖的人,有人实至名归,有人名不副实。
谢娜获得了“年度舞台表现力艺人”,不禁令人疑惑,这是怎一个舞台表现力。
难道靠着《浪姐3》上的一个个舞台?!
用力过猛,演唱拉胯,爱抹眼泪,就这样还能够获得“年度舞台表现力艺人”的奖项,不愧是微博粉丝过亿的国民女主持。
表现力看不到,但是突破确实肉眼可见。正如她所说,“挑战了喜爱的唱跳舞台,圆了女团梦”“用四个月超越了自己”,对自己来说确实表现力惊人,突破极大,不管观众是否接受,但至少她成功了。
谢娜获奖无疑就证明了奖项只是自娱自乐的,与平民百姓无关!
至于是否够格,是否匹配,那是另外一回事。
猪肉是分到了,至于香不香都已无关紧要了。
汪峰,也是获得了“年度榜样音乐人”。
这名头够大的,“年度榜样音乐人”,“榜样”二字沉甸甸。
是模范,是典范,是值得学习的,可是如今的汪峰是否能够称得上“榜样”呢?
但首先要说的是汪峰曾经确实可以称得上华语乐坛的榜样,从“鲍家街43号”乐队到成为摇滚教父,一首首流行经典火遍大街小巷,《花火》《春天里》《存在》《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北京北京》《勇敢的心》《一起摇摆》《当我想你的时候》《生来彷徨》等。
可是如今呢,汪峰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汪峰了。
当下大家提起汪峰,都是“汪峰定律”,都是“再次错失头条”。
一身玄学,也从侧面反映了汪峰音乐上的下滑,即使成熟了,更有思考了,但自身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看到获奖的歌手,又让人想到了正停播的《中国好声音》,尽管深陷口碑危机,复播无期,但是曾经的好声音也是选出了一个个优秀的歌手,如今也在这份名单上也是拥有着一席之地。
诸如周深、袁娅维、希林娜依·高、单依纯。
周深获得年度内地男歌手,袁娅维获得年度质感歌手,希林娜依·高获得年度进取歌手,单依纯获得年度飞跃歌手。
如今最火的当属周深,当然还有2020年好声音冠军单依纯。
但周深曾经在好声音中并未走到最后,更是被无情抛弃,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周深却成为了那个最火的歌手。
所以,荣誉奖项并不能代表一切,实力和作品才是王道,才能走得更远,才不会昙花一现,一夜凋零。
就像这个夏天大火的刀郎,尽管缺席盛典,榜上无名,但是谁又能够否认他的实力和成绩呢?
就连汪峰都曾表态对刀郎万分尊重,表示敬佩,这才是真正的榜样。但却颗粒无收,到底打了谁的脸?
当泛滥之际,盛典不再稀缺,荣誉奖项不再珍贵。
总之,“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