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是深海荒漠中的“绿洲”,包括热液和冷泉等,拥有数以百计的特有物种。然而,深海采矿等人类活动正威胁着这些生态系统。为了制定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及评估采矿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可靠的生物基线数据作为支持。本研究基于大量前期调查数据对南海海马冷泉生物进行了鉴定和详细的分类,并同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热液冷泉生物群落进行比较,提供了物种多样性数据,厘清了生物地理分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图1)。
图1 图文摘要
通过水下遥控机器人(ROV)对南海海马冷泉生物群落进行了多次调查,采集了大量生物标本,开展了形态观察、分子条形码鉴定、系统发育分析以及稳定同位素表征。共鉴定出了65个物种,是之前报道的物种数目的两倍。其中覆盖了7个门和14个纲,包括31种软体动物、15种甲壳动物和9种环节动物等(图2)。
图2 海马冷泉优势生物图片
海马冷泉的大型底栖生物类群可划分为5个主要类别,它们的优势物种分别是1)深海贻贝Gigantidas haimaensis; 2)另一种深海贻贝“Bathymodiolus” aduloides; 3)巨大管虫Paraescarpia echinospica; 4)细丝管虫Sclerolinum annulatum 和5)伴溢蛤(囊螂科)Archivesica marissinica(图1)。本研究对海马冷泉的23个优势物种的不同器官进行了δ13C、δ15N及δ34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含共生细菌的器官,含有共生细菌的器官具有更低的稳定同位素值,并且在营养级上处于更低的位置,这反映了海马冷泉化能合成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对碳(C)、氮(N)、硫(S)元素的利用情况(图3)。
图3 稳定同位素分析
在鉴定出的65个物种中,超过一半的物种(35个)在其他冷泉或热液中从未被报道过,属于海马冷泉的特有种,且大部分(28个)是尚未被描述的新种。例如,采用分子条形码(COI)对Vesicomyidae科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海马冷泉的特有种 “Vesicomyidae indet. Haima” 属于一个新属。此外,海马冷泉和F冷泉(南海另一处冷泉)仅有12个共有物种,并且具有不同的相对丰度。例如,Gigantidas platifrons是F冷泉的优势深海贻贝,然而在海马冷泉中,该物种的丰度非常低;相反,Gigantidas haimaensis是海马冷泉的优势深海贻贝,但在F冷泉中却无法找到这个物种。此外,我们利用深海贻贝的转录组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通过化石证据的校准进行物种分歧时间的计算。结果显示, 上述两种深海贻贝的分歧时间是536万年前(图4), 这可能与台湾岛隆起有关。这些结果表明,海马冷泉的生物群落与处于同一海域内的F冷泉存在一定的差异,海马冷泉具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独特性(即文章题目中“同(海)床异梦”的依据)。这可能是由于海马冷泉位于南海的西北角,与F冷泉形成了地理隔离以及海马冷泉独特的环境所致。
图4 深海贻贝系统发育分析
与此同时,本研究根据现有资料(航次报告、航次视频以及发表的论文)重新鉴定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冷泉生物,对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的热液和冷泉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生物群落可以分为三类:冷泉区、富含沉积物的热液区和缺乏沉积物覆盖的硬基质热液区(图5),这说明决定物种组成的主要因素是生境类型,而非地理位置。此外,南海冷泉区的群落组成与北印度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两个冷泉区更为相似,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推测这种联系可能发生在上新世早期,当时海平面比现在高,更为强劲的西向印尼贯穿流促进了物种从西太平洋向印度洋的扩散。在属水平上,我们发现菲律宾更新世和上新世古冷泉中的软体动物化石与南海和北印度洋冷泉至少共享了七个属,这表明南海和北印度洋冷泉的一部分动物可能起源于西太平洋,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论。
图5 热液冷泉分布地图及群落聚类分析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采取了多种研究手段,包括现场观察、形态学鉴定、分子条形码技术、群落结构统计、系统发育分析以及稳定同位素表征,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海马冷泉生物多样性数据。该数据将有助于未来深海采矿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化能合成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制定。
责任编辑
阚思仪 伦敦大学
陈绍晴 中山大学环境学院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the-innovation.org/article/doi/10.59717/j.xinn-geo.2023.100019
本文内容来自The Innovation姊妹刊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第1卷第2期以Article发表的“Same (sea) bed different dreams: Biologic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Haima seep reveals distinct biogeographic affinities” (投稿: 2023-04-07;接收: 2023-05-26;在线刊出: 2023-08-07)。
DOI: https://doi.org/10.59717/j.xinn-geo.2023.100019
引用格式:He X., Xu T., Chen C., et al. (2023). Same (sea) bed different dreams: Biologic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Haima seep reveals distinct biogeographic affinities. 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1(2), 100019.
作者简介
孙 进,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教授,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海外)、山东省杰青、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获得者。主要从事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生物的演化、适应性以及共生关系维系机制的研究。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ISME Journal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任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领域主编,The Innovation青年编委。
Web:http://iemb.ouc.edu.cn/2020/0713/c19154a292656/page.htm
钱培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副主任,广州海洋实验室香港分部主任,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创系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冠名教授、讲席教授,国际知名海洋生物学家。长期从事海洋科学研究,领导创建了融合生物海洋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平台。以通讯作者于Nature Chemistry、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hemical Biology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引用超3万次,H指数88,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Web:https://life-sci.hkust.edu.hk/team/pei-yuan-qian/
邱建文,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教授、副系主任。在深海生物多样性、基因组水平解析极端环境适应性及珊瑚礁生态学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进展。累计在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70余篇。
Web:https://biol.hkbu.edu.hk/people/academic_staff_detail/154/
往期推荐
金属生态毒理学: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法自然:从海洋探寻甲烷减排策略
评论:“乘风破浪、浮龙观海”—我国阿尔戈(Argo)计划的未来展望
大蒸发岩省:太阳驱动还是地热驱动?
地幔对流从上升流到下降流的转变
超深金刚石揭秘地幔深部的水碳循环
深渊地质、环境与生命之谜
The Innovation 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5个国家;已被136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9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7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等数据库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为32.1,CiteScore为23.6。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www.cell.com/the-innovation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材料科学第1卷第1期医学第1卷第1期
The Innovation
第4卷第5期第4卷第4期
第4卷第3期第4卷第2期第4卷第1期第3卷第6期
第3卷第5期第3卷第4期第3卷第3期第3卷第2期
第3卷第1期第2卷第4期第2卷第3期第2卷第2期
第2卷第1期第1卷第3期第1卷第2期第1卷第1期
查看原图 8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