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组个局喝点”,我没想到这句话会出自极少喝酒的赵亚冉口中。他接着解释道:刚收到邮件,论文被 Cell 接收了。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庆祝的时刻,这篇 Cell 论文也为他的博士科研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现在,他更重要的身份是合成生物学公司未名拾光(Veminsyn)的创始人和CEO。
2017年,22岁的赵亚冉进入北京大学邓兴旺院士实验室读博,2021年,在博士还没毕业时,他拉上了实验室同学陈家悦一起创立了未名拾光,陈家悦和赵亚冉都是这篇 Cell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众所周知,重力控制着植物的定向生长,120年前就提出了的“淀粉-平衡石假说”是最被广泛接受重力感知理论,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但其中的分子机制,100多年来仍是个“未解之谜”。
2023年9月22日晚上11点,这篇 Cell 论文上线,他们解决了这个存在了100多年的科学难题,揭示了植物感知重力的分子机制,为“淀粉-平衡石假说”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解释——细胞器运动触发分子极性形成。
重力是影响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关键环境因素。在植物中,重力通常引导根系向下生长(正向重性),引导地上部分向上生长(负向重性),从而控制抗旱性、养分吸收等农业性状。向重力性(gravitropism)包括三个关键过程:重力感应、信号转导和差异生长响应。
由于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在地球表面上几乎是恒定的,所以向重力性被认为是一种姿态控制,通过感知器官相对于重力矢量方向的倾斜来触发。
120年前提出的“淀粉-平衡石假说”解释了植物的重力感应(gravity sensing),指出了植物的平衡石细胞(根尖柱细胞和茎内皮层细胞)中的淀粉体的沉降启动对重力的感知。
但陈家悦表示,“淀粉-平衡石假说”留下了一个科学难题:植物是如何将淀粉体沉降这一物理过程转变为体内的生理生化信号的?
19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不寻常的玉米突变体,其茎向地面生长,由于其在地面匍匐的表型,被描述为“lazy”(懒惰),这种现象并非玉米独有,具有类似表型的“lazy”水稻随后被发现。此后,LAZY家族基因被证明对许多不同植物物种的芽和根的向重力性响应至关重要。
叶绿体外膜转运子(TOC)复合体的组分TOC34、TOC75、TOC120或TOC132的突变与向重力性缺陷显著相关。TOC的经典功能是将蛋白质导入质体,但TOC蛋白是否通过将某种未知信号因子导入淀粉体来调节向重力性,目前尚不清楚。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在植物中,MAPK信号转导模块调节植物的生长和环境响应的许多方面。
这项研究发现,重力刺激可诱导MAPK级联信号通路的MKK5-MPK3模块磷酸化LAZY蛋白,磷酸化的LAZY蛋白增强了与淀粉体表面的叶绿体外膜转运子(TOC)的相互作用,促进了LAZY蛋白从细胞膜向淀粉体外膜的转运富集。然后,淀粉体沉降促进LAZY蛋白向根尖柱细胞质膜下侧的易位,在那里LAZY诱导生长素不对称分布和根的差异生长。这种LAZY蛋白的复极化导致生长素分布的不对称性,并最终导致差异生长。因此,该研究揭示了淀粉体沉降的分子作用,为淀粉-平衡石假说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见解。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家悦博士表示,这篇论文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我们第一个阐明了淀粉体在重力感知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揭开百年谜题的面纱;第一次发现了淀粉体可以帮助蛋白转运,以便快速形成不对称分布,就像摆渡车一般,这表明细胞器也参与蛋白转运;跨越120年的时间,现在我们终于得以回答“淀粉-平衡石假说”留下的科学难题:淀粉体的沉降方向为植物指明了重力方向,LAZY蛋白随淀粉体一同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形成下侧多上侧少的分布,起始下游一系列信号通路,最终完成信号的转导。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