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大公》在中国公映时剪掉的一段接吻镜头,牵连的背后隐情

图片
《斯特凡大公》1977年在中国公映,当时的《人民电影》在当年的8月号专门刊登了一篇评论。
图片
这部电影是1975年拍摄的,导演功力不可小觑,之前他导演的《爆炸》在文革期间放映,曾经轰动一时。这也是当时中国观众很少看到的灾难片类型。
《人民电影》于1978年底停刊,接着《大众电影》复刊。
《大众电影》复刊后最轰动的事件,是在1979年第5期的封底上刊登了法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与灰姑娘接吻的剧照。
图片
《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的接吻照片
实际上,早两年,也就是1977年,如果《斯特凡大公》里的剧照能够刊登在报刊上,估计那种轰动会是核弹极的。
但是,遗憾的是,《斯特凡大公》里的接吻镜头,当时的中国观众并没有看到,这个镜头,直接在中国公映的电影胶片上给剪掉了。
图片
《斯特凡大公》里的接吻镜头
最近,笔者对照了当年的《斯特凡大公》的中国公映版与原版,发现其中这一段喻示着人物感情的重要的接吻戏,在中国公映版中根本没有见到。
剪掉的部分,与后面的情节之间出现了一个缺口,所以,电影看起来有一点不连贯。
我们不妨注意一下《斯特凡大公》里剪掉的这个接吻镜头。
要了解这个镜头,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一下《斯特凡大公》的故事主线的来龙去脉。
《斯特凡大公》是根据罗马尼亚著名作家萨多维亚努的长篇小说《吉德里兄弟》改编的。
萨多维亚努著名到什么程度?
著名到萨多维亚努在中国都出版了“萨多维亚努选集”。这可能是罗马尼亚作家里唯一有这个待遇的一位。
图片
图片
我们现在还可以在旧书网站上看到这个选集里包括:《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选》等等。
在这个选集中,也收了《吉德里兄弟》这部长篇巨制。
小说分上下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旧书网上,品相不错的这一套书只要十元,可见,这套书是无人问津的。
图片
笔者无意中在旧书网上找到了这本书的译者的稿费单。稿费单显示开出时间是1985年,两名译者各得稿费3000多元,在那个时代,这笔钱还是一笔较为丰厚的智力报酬。笔者记得当时我的身为老师的父亲月工资不过五十多元。
图片
从稿费单上,可以看到这本书印了8千册,印数算是比较低的了。笔者的一部长篇小说,开印就是一万册,后来销售一空,书商换了一家出版社,又猛印了一气。
这也反映出罗马尼亚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缺乏影响力,毕竟,一个中国的读者,不可能在罗马尼亚的小说里了解世界动向,如果不是中国与罗马尼亚有一段关系良好的时期,这些文学著作是否被引进还是一个未知数。
就如笔者,不可能撇开欧洲文学里的最核心的著名作家,而去关注罗马尼亚的文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萨多维亚努的长篇小说《吉德里兄弟》虽然在中国出版,但无论是读者的反馈,还是评论界的评价,都是极度冷淡的。以笔者喜欢阅读西方小说的个体来说,对这部小说闻所未闻。
但在罗马尼亚,这部小说显然是炙手可热的。
如果想找一部类似的中国文学作品来对应的话,笔者觉得姚雪垠的《李自成》差可比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斯特凡大公》就是根据《吉德里兄弟》里的第二部、第三部改编的。
那么你肯定要问了,这部小说的第一部改编了吗?下面有详答。
《吉德里兄弟》的三部标题分别是《约努茨的学徒年代》、《白泉》、《陛下的臣民们》。三部小说在1935年——1942年之间完成。
图片
所以,《斯特凡大公》的主题,并不是齐奥塞斯库确定的,而是早就存在于这个国家的集体潜意识中,流注在这个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里。
《吉德里兄弟》虚构了一个吉德里家族成员,描写他们两代人帮助“斯特凡大公”披荆斩棘,建功立业。
图片
这个家族的长辈名叫马诺列,在电影《斯特凡大公》里也有出现,他是斯特凡大公的侍卫长,“斯特凡大公“对自己抵抗外敌侵略信心不足时候,唯一的倾诉对象就是这个侍卫长。
在野外,马诺列来到陷入沉思中的斯特凡大公身边,两个人敞开心扉,谈起了国家大事。
图片
在影片的台词中,斯特凡大公回顾了马诺列在过去岁月里对他的鼎力支持,说道:“我父亲博格丹被谋杀后,你帮我逃往国外,保护了我。”
这些情节,在《吉德里兄弟》的第一部里,都有着详细交待。《吉德里兄弟》的构思还是挺巧妙的,它并没有把主要笔触集中描写“斯特凡大公”这个历史人物,而是描写了他的身边的一位忠诚的卫士,通过他们之间的交往,来折射历史人物的个性与风采。这种表现手法,打开了创作者的叙事空间,有利于刻画人物,而不会受制于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束缚。
图片
在《斯特凡大公》的最后,马诺列担负了重要的诱敌深入的使命,在雾气弥漫的战场上,他带领乐队,奏起音乐,吸引敌人上钩,这完全是牺牲自我的一种玉石俱焚策略,但马诺列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个危险的使命,慷慨赴死,用生命最后一次向斯特凡大公奉献了自己的忠诚。
在影片里,马诺列的庞大的家族,只是安插在电影里的急如旋风的战斗情节中,如果稍不注意,就不会发现这个家族的存在,这也是以马诺列一家为主体线索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所带来的一点残留成份。
图片
门边的即是席苗恩
马诺列的儿子中,戏份最多的是宫廷总管席苗恩,也就是电影里的接吻当事人中的那个男性一方。
在影片里,专门有一场戏,马诺列带着他的五个儿子,听候斯特凡大公的指令。斯特凡大公一一吩咐马诺列的五个儿子去执行他的使命,可见,“吉德里家族”可谓是斯特凡大公的左右臂膀。
图片
当时,斯特凡大公命令席苗恩去波兰执行任务,同时让席苗恩的弟弟达米亚一同前去。
图片
达米亚
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出面甚少的达米亚的存在。
除了这两个儿子,还有一个是神甫,名叫尼科迪,影片里,斯特凡大公与他有一段对话,神甫要求参加战斗,不仅仅是抄录《圣经》。
图片
神甫是尼科迪,右边就是“黄玫瑰”出演的
边上还有一个儿子,就是由“神秘的黄玫瑰”扮演者弗洛林·彼耶尔西克出演的另一个儿子克里斯蒂,在影片里只能算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几乎难以让人觉得他有什么作用。
图片
在影片最后,他浴血奋战,未曾受伤,他曾经向斯特凡大公提出回家去看看,斯特凡大公没有同意他的要求,而是让他出国,去向各国的君主传递此场大捷的讯息,可见对他有着更为重要的任用。
图片
弗洛林·彼耶尔西克在《神秘的黄玫瑰》中留着一脸须发,遮挡了他的脸庞,难以看清他的犹如希腊雕塑一样线条刚劲的轮廓,配以直挺的鼻梁与刚毅的下巴,其男性的阳刚之气不亚于阿兰·德隆。
图片
《勇敢的米哈依》里很帅气
在《勇敢的米哈依》里,他还出演了米哈依手下的大将普瑞达,在影片里青春逼人,相当的帅气。
图片
普瑞达之死
影片里他的英勇战死,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他重伤栽倒在河坂上,两手抓住河岸,拼死挣扎,但是汹涌的河水冲刷着他,把他裹胁进滚滚的急流之中,这一幕令人揪心。
还有一个儿子叫约努特,“斯特凡大公”在这一场戏中,最后特意留下了这个约努特,委派他去执行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去打探土耳其人的军事情报。
图片
这个约努特在影片的最后,他回到家里,告诉他的母亲自己亲人的死讯,然后抱着家族里的应该是电影里接吻的兄长的孩子,喻示着革命自有后来人这样的理念。
图片
这样,在《斯特凡大公》的夹缝中,可以看到马诺列·吉德里有五个儿子,悉数亮相,但是因为电影里重点表现的是“斯特凡大公”的指挥有方,马诺列的五个儿子的事迹,只是见缝插针地表现一下。
我们接着介绍一下《吉德里兄弟》第一部的改编情况。在《斯特凡大公》里,约努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其实,他在另一部根据《吉德里兄弟》第一部改编的电影《吉德里兄弟》里担任主角,这部电影早《斯特凡大公》一年拍摄,导演与主要演员,均是《斯特凡大公》的原班人马。
图片
《吉德里兄弟》音像制品封面
这样看来,《吉德里兄弟》改编成了两部电影,不过前一部电影没有引进国内,估计是因为《吉德里兄弟》完全是一部爱情片,影片的主人公就是在《斯特凡大公》里不显山不显水的约努特。
在《吉德里兄弟》里,约努特爱上了一个女孩,而同时斯特凡大公的长子亚历山德拉也爱上了这个女孩,电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矛盾,“斯特凡大公”的忠诚卫士的儿子,与大公之子争夺同一个女人,鹿死谁手的戏剧矛盾可以说是达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图片
在《斯特凡大公》里,马诺列的另一个儿子席苗恩又卷入到一场三角恋情之中,不过这一次,他追求的女孩只是一个大臣的女儿,没有与斯特凡大公发生冲突,最后,斯特凡大公还支持了这份爱情,让席苗恩如意抱得美人归。
图片
不过他自己在电影里表现的1475年的那一场战事中,却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成为电影里的一段哀感顽艳的章回。
图片
管粮管尼古拉斯
《斯特凡大公》中席苗恩追求的这个贵族小姐,是大臣胡迪奇的独生女儿玛露什卡。她与席苗恩两情相悦,但是,另一个管粮管尼古拉斯也看上了这位贵族小姐,死打烂缠,追着不放。
图片
在影片里,玛露什卡与席苗恩相会在野花丛中,这时候的席苗恩正准备到波兰去执行公务,心事重重,而女孩却十分主动,向他表明心迹,并说出等他完成公务回来,就向斯特凡大公求情,准许他们两个人结婚。
图片
见到如此意密体疏的意中人,席苗恩禁不住心花怒放,女孩也情不自禁,依偎着心仪的男孩,两个人意密情浓,很自然地做起了年轻恋人都喜欢做的事情,在原版电影里,两个人接吻在一起。
图片
然后,席苗恩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去。
紧接着镜头里出现了另一个追求这个女孩的管粮官尼古拉斯,他从屋子里追到花园里,看到了花园里的女孩。
图片
在中国放映的版本中,女孩与席苗恩在花园里卿卿我我,因为剪掉了接吻的镜头,中间少了一段,突然之间,镜头跳切到女孩一个人在花园里沉浸在甜蜜与思念中的镜头,然后下面直接连上了另一个追求者寻踪而来的镜头。
两个镜头之间,缺少女孩心仪男友离去的交待,所以,电影这在这里“跳空高开”了一下,给人一种莫名其妙之感。
图片
当然,《斯特凡大公》的主题不是爱情,所以,这一段剪辑掉的段落,也不会引起中国观众的注意,但是毫无疑问,接吻镜头没有了。
如果这个镜头存在,而且被刊登在电影杂志上,那么,两年之后的《大众电影》的剧照风波也就不会有人关注了。
1977年,中国观众还没有做好迎接电影里出现接吻镜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