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加班非常罕见,原则上是受到限制的,我得先汇报课题的特殊性,获得许可之后才能加班。”说这话的是瑞典哥德堡大学博士后杨一洲。
图 | 杨一洲(来源:杨一洲)
一次次地申请加班,也让他收获了一篇 JACS 一作论文。研究中,他和所在团队实现了多层三维共价有机框架(COF,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薄膜的可控合成,通过巧妙使用连续流模板法,他们构筑了全碳链接的三维 COF 膜,实现了动力学过程的实时记录。
在一张膜中精确控制功能区的划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预示着人们能够构筑更加精巧的多层三维 COF 膜,从而开发基于复杂功能的应用。
此次方法甚至可以拓宽到各种 COF 材料以及其他多孔材料中,故能给 COF 领域的薄膜高精度合成提供新的思路,也为 COF 膜内的功能区集成创造了新的可能。
在目前的论文中,杨一洲等人只做了概念性的功能区划展示。后续在具体应用之中,可以根据需求针对不同层组分的材料进行赋能。
举例来讲,多层 COF 膜可以用于连续分离技术,由于不同层次的组分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因此以往需要多个分离步骤的复杂体系,现在只需要一张 COF 膜就可以实现,这能极大提高作业效率,将给石油工业、水处理等行业带来重要意义。
再举个例子,多层 COF 膜也能用于工业合成中的连级催化和新型集成电路等。同时,由于 COF 材料本身具有高度的可设计性,故其潜在功能领域非常广阔。
当然 COF 作为一类新材料,整个领域依旧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所有研究成果仍然等待接受实际具体场景的考验,要想实现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JACS)
一张薄膜的多个功能
COF 材料由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奥马尔·亚吉(Omar M.Yaghi)教授于 2005 年首次报道。该材料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化学和材料领域的重点关注,在短短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已经跻身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关论文频频出现在顶刊之上。
COF 材料的特点在于具有多孔晶体结构,通过前期设计可以精确调控其内部的原子分布和孔结构都,这意味着它在以催化、存储、分离、传导为基础的应用中具有重大潜力。
由于 COF 材料主要由一种叫做“溶剂热”的方法合成,因此它的最终形态是粉末状的离散态,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会发生热熔融,表观性质有些类似沙子。
这就导致 COF 材料存在加工成型难的问题。如何将 COF 做成连续的材料比如 COF 薄膜,一直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杨一洲所在课题组在此前自研 COF 薄膜制备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多层三维 COF 薄膜的可控合成。
该工作的难点在于:单组份三维 COF 薄膜的可控制备,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而将多层三维 COF 整合于一张膜中,则是一个难上加难的问题。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团队从方法学源头上另辟蹊径,采用与传统 COF 合成完全不同的方法,在流动相中进行基底表面反应。
结果证明利用这一方法不仅能制备不同种类的层状 COF 膜,也可以让厚度实现从纳米到微米级的调控。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膜内不同层组分之间几乎可以达到完美的晶格匹配,从而实现分子尺度的无缝衔接。
这一工作的意义在于,从概念上来讲:不同层的 COF 组分代表着不同的功能载体,而层状 COF 膜在一张薄膜之内整合了多种功能区。
日前,相关论文以《基于碳-碳键的层状三维共价有机框架膜》(Layered 3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ilms Based on Carbon–Carbon Bonds)为题发在 JACS,杨一洲是第一作者,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卡尔·伯尔杰森(Karl Börjesson)担任通讯作者 [1]。
图 | 相关论文(来源:JACS)
实验数据填满一整个 8G U 盘
回到本次工作来说,此次研究并非一个孤立的课题,而是课题组整个研究计划体系里的一个子课题。
杨一洲表示:“单就这个子课题来说,它所带来的阶段性成果不是非常明显。但是,从整个体系的研究过程来看,阶段性意义则是非常清晰。”
从 2019 年起,杨一洲的导师布置下来一个任务:启动一项围绕 COF 薄膜的研究。
那时,学界针对二维 COF 薄膜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进展。不过,针对三维 COF 薄膜的报道依旧处于空白状态。
二维 COF 本身分子层面的结构就是层状。但是,三维 COF 结构是立体框架,受到热力学规律的影响,它在生长的时候会朝着三维空间延伸。
这时,要想制备薄膜就需要额外的动力学控制,以便进行平面化的生长诱导,难度系数可谓十分之高。
挑战也预示着机遇,当时杨一洲和合作导师 Karl Börjesson 教授耗时一个月讨论研究计划。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开会,期间拆解了主要矛盾,制定了研究解决方案,确定了研发三维 COF 薄膜技术的目标。”杨一洲说。
他继续说道:“不得不说,决定去啃这块硬骨头还是挺需要勇气的。因为传统合成方法不能进行动力学控制,这时就得开发新的合成方法。”
为此,他们采用流动相石英微天平作为动力学控制的工具。这套仪器的好处在于动态物料供给都由程序化加以控制,而且薄膜生长过程可以实时监控。
万事开头难,在科研活动中人员和仪器也需要一定的磨合期。杨一洲说:“漫长的磨合期持续大概一年半,后来我们总算透彻地摸清了仪器的‘脾气’。”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虽然课题组并没有研究产出,但是拷贝出来的练习实验数据填满一整个 8G U 盘,而这背后对应着几百次的实验。
经历磨合期之后,杨一洲开始逐渐产出科研成果。2021 年,该团队成功制备了三维 COF 薄膜 [2],接着他们又发表了自支撑的三维 COF 膜相关论文 [3]。
本次多层膜的工作与前两个工作可谓一脉相承,也算是前两个工作的升级。此外,课题组还通过液-液界面方法制备了大面积的三维 COF 薄膜 [4]。
(来源:JACS)
“不加班还看不到这个景呢”
期间最让杨一洲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加班了。他说:“由于课题需要进行动力学控制,反应速率有时需要压得很低,这就导致单次制备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了实时把控实验动态,就得一直盯着仪器,所以我经常早上六点就去上班,过了晚上六点同事们都下班了,而我还在实验室。”
有一次,他的德国同事早上来上班看见杨一洲之后,前者故作惊讶地说:“我昨天晚上走的时候你在这儿,现在你还在这儿,你难道从来不睡觉吗?”
杨一洲只能耸耸肩苦笑应对这德式幽默了。他说:“有时到了攻坚阶段,难免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困眼惺忪地坐在空旷的老式有轨电车上,咣当咣当经过哥德堡 Göta 河上的长桥,外面一片漆黑,唯独两岸的灯光沿着河影影绰绰错落有致,像走进宫崎骏的动画一样。那时候就安慰一下自己,不加班还看不到这个景呢,算是苦中作乐了。”
同时,对于自己的老朋友奥斯汀·M. 伊万斯(Austin M. Evans),杨一洲表示要特别予以感谢。他说:“这个工作由于欧洲新冠疫情曾停摆过很久,课题刚开始时 Austin 即将拿到博士学位。如今论文发表之时,他已经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独立 PI。衷心地感谢他在研究中给予的帮助和耐心。”
(来源:JACS)
如前所述,本次研究是系统性计划中的成果之一。之前几年,杨一洲和所在团队主要把精力放在三维 COF 薄膜技术开发。
如今,研究层面的技术逐渐成熟,因此他们要往实用性和应用化上推进。
关于实用性,课题组的目标是把薄膜技术从 1cm 的石英晶振片载体拓展到多种基底上,做到更大的薄膜面积以便满足各种下游的需求。
关于应用化,课题组的目标是对 COF 薄膜进行赋能,基于连续的多孔晶态膜和相应的官能团,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发具体的新功能。“在这其中有些计划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正处于筹备阶段。”杨一洲表示。
参考资料:
1.Yang, Y., Ratsch, M., Evans, A. M., & Börjesson, K.(2023). Layered 3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ilms Based on Carbon–Carbon Bond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Small 2021,17,2103152
3.Chem 2022,8,2217
4.Nat.Commun.2023,14,220
查看原图 90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