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 通讯员 陈腾
我们身边的单身人士越来越多了。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全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约为2.39亿人。同时,年轻人婚育年龄普遍推迟,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晚了3.78岁。(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
有人说不相信爱了,爱不动了、不想爱了,有人甚至认为爱情不存在。在学者木心那一代人,“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爱情去哪了?
9月12月,大屋顶邀请浙江大学文学教授许志强开讲《爱的八堂课》,以情爱为线索,一起阅读8部经典世界文学名著。
当下,年轻人恋爱的困境之一就是,很多人倾向于在谨慎计算和风险权衡中寻求安全的“感情交易”,成为“纯爱战士”不仅是一种冒险,更可能被归类成“恋爱脑”。同时仍有人仍相信爱。学者梁永安说,“真正的爱情从来不会降临到一个不懂爱情的人身上,要追求爱情,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富有爱的情感。”文学名著是我们理解爱、培养爱的途径之一。在古往今来的伟大文学中,爱是不衰的主题。
许志强
《爱的八堂课》主讲人许志强,在浙江大学讲授西方文学。在课堂外,他还做了“看理想”的一档音频节目《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收获了一批又一批非文学专业的学生。
许志强的解读注重听众的沉浸式阅读体验,而非灌输文学的框架理论、思潮流派。媒体人梁文道评价:“他采用的是一种真实带领我们去阅读、甚至鼓励我们去细读的态度来讲述。这样一种细读的乐趣,这种把读小说当成非常细密的缓慢的、但是又让人获得深刻满足的一段旅程,难道不是很好的吗?”
许志强译著《马尔克斯访谈录》,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一次,许志强带来他的新课程——爱的八堂课,以情爱为线索,讲解八部名著的文学特色和文化内涵。
这八部名著,有人道主义的杰作,探讨卑贱者的心灵及其神性之光;有现代派文学的佳构,表现不伦之恋和虚无之爱的主题;有青年人成长的故事,讲述冒险、野心、痴情和梦幻;有哥特风格和异国情调的创作,反映情欲的痛苦和心理深渊。
重新理解文学经典中的爱情,也意味着重新理解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在爱情课堂上,在文学殿堂里,许志强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表达爱、捍卫爱,重拾勇气和自我。
以下是课程表——
首次课的时间是9月16日13:50,在杭州大屋顶美术馆,课程收费,99元起。
报名方式:搜索小程序“大屋顶”,在“活动”或者“热门推荐”中购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原图 62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