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灞桥区总体规划:西安“国际门户”,东部双向开放引领区!

图片
9月8日,灞桥区发布《灞桥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规划》打破现有条块限制,高起点编制面向未来15年的国土空间治理蓝图。
规划范围:
包括灞桥行政区全部国土空间。含纺织城街道、席王街道、红旗街道、洪庆街道、狄寨街道、灞桥街道、十里铺街道、新筑街道、新合街道九个街道,国土面积324.50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基期年2020年,规划目标年2035年,近期目标年2025年。
一、灞桥概况
图片
灞桥区位于西安市区东部,北拥陆港国际港,南据东站核心区,西依浐灞河与雁塔、新城、未央3区相望,东靠洪庆山、白鹿原与临潼、蓝田2区相临,城市东轴线——国际开放轴从灞桥穿区而过。灞桥区域面积为西安城六区之最,是西安城区的“东大门”和实施西安“东拓”战略的“总平台”、“核心区”。
二、市级功能
灞桥区的市级功能为:东部双向开放引领区——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图片
三、发展定位
发展定位上,提出要打造东部双向开放引领核心承载区、西安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陕西东部绿色康养示范引领区。
四、发展目标
图片
发展目标 —— 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中华文明传承标识地。
西安对外开放交流展示区:依托高铁东站、“三中心”、长安号,加快建设西安国际门户枢纽。
西安东部都市活力示范区:立足西安东拓主战场定位,打造高铁东站、城东客运站枢纽等城市窗口。
西安东部宜居环境示范区:利用灞桥优美的山、水、塬资源优势,建设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的空间环境。
西安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发挥各产业园区优势,推动现代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
西安东部体育休闲引领区:依托洪庆山、白鹿原、灞河左岸,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运动康养产业。
五、总体空间格局
规划“一城、一轴、一山、一塬、多组团、多节点”的总体空间格局。概括为“一轴引领、三河三岸、板块特色、多点支撑”。
图片
(“一轴引领、三河三岸、板块特色、多点支撑”)
一城:西安市中心城区灞桥范围,含灞桥区、港务区、浐灞板块;
一轴:西安城市国际开发轴,贯穿全域;
一山:属于秦岭一部分的洪庆山;
一塬:属于白鹿原一部分的狄寨原;
多组团:陆港枢纽组团、浐灞国际交流组团、白鹿原文旅组团、军民融合组团等;
多节点:中亚峰会节点、奥体节点、半坡文化节点等。
1、上位功能结构
图片
四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高铁东站国际枢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两轴:东部国际文化开放轴、铁路商贸交往发展轴;
多节点:奥体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会议会展中心、纺织城片区、白鹿原、秦始皇陵等;
图片
七大功能版块:陆港枢纽物流区、港务综合服务区、浐灞国际交往区、城东生活服务区、洪庆产业发展区、白鹿原文旅服务区、临潼旅游综合服务区。
2、协同发展
通过生态协同、交通协同、产业协同三大领域,加强与其他区县开发区的联动发展。
生态协同:融入区域生态格局,建设西安东部生态屏障
图片
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战略,融入渭河生态保护格局;积极履行秦岭生态保护历史使命,加强洪庆山生态保护修复;严格实施区域廊道规划管控,保障区域生态廊道畅通。
交通协同:交通互联互通,强化东城城市枢纽功能
图片
建设客货枢纽强区,强化西安东站客流及陆港综合物流基地服务能力;优化区内高、快速路结构,巩固城东对外交通枢纽功能。
产业协同:依托灞桥洪庆创新产业园、高铁东城,港务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浐灞金融商务区、国际会展中心,充分发挥开放平台核心承载区和国际产业合作先导区功能,推动东部双向开放引领区强势发展。
图片
3、生态空间
灞桥区将以自然保护地为基础,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以渭河、灞河、浐河水系为骨架,以“守山、固塬、护水、增绿”为原则,构建“两区、两带、一廊、多点”、独具特色的“人字形”的生态保护格局。
图片
“两区”: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洪庆山生态保护区;
“两带”:灞渭河生态带、浐河生态带;
“一廊”:白鹿原塬坡廊道;
“多点”:半坡遗址公园、霸陵遗址公园、中轴生态公园、西安世博园等多个景观节点 。
要通过落实自然公园保护、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河流生态保护、强化塬坡生态保护等提升全区生态系统功能,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态空间。
4、乡村空间
灞桥区构建“三区、一带、多园”的乡村空间格局。
图片
三区:北部平原现代高效农业区、东部丘陵生态田园休闲区、南部台塬特色果业区;
一带:建设灞临路-樱园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带”;
多园:依托狄寨街道白鹿原休闲农业产业基础,培育提升多级多类现代农业产业园。
5、城镇空间
打造活力宜业的城镇空间。
图片
6、文化空间
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交流场所。
强化历史景观营造,丰富民俗文化展示。广泛收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渭河、浐灞河故事。
图片
依托特色景观与历史文化遗存划定文化精华区。以纺织城为例,通过老街区、老厂区、老建筑等功能性提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民宿体验、观光旅游等业态,打造纺织工业文化创意商贸和宜居宜产生活区。
结合文化旅游景点,构建便捷易达的旅游交通体系,串联旅游资源,展示灞桥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景观资源。
以构建世界级的滨水人文空间为目标,打造彰显灞桥古韵与国际新风共融的滨水文化带。
六、城区建设
灞桥区城区建设未来规划通过建立内外畅达的交通系统、构建等级明确的公服体系、提供可持续住房保障供应、建设韧性智慧的市政体系、构建城景融合的绿地系统、建设复合高效的立体城市、推动旧貌更替的城市更新、塑造美丽和谐的城市风貌、构建保障有力的安全系统等9个方面展开。
1、建立内外畅达的交通系统
图片
道路系统:规划“五纵七横”的高快速路网体系,以“方格网”形态为基础,完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四级城市道路体系。
公交系统:构建轨道交通主导、地面公共交通辅助、其他共享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提升轨道站点覆盖率,落实公交场站供应,引导绿色出行。
停车设施:以公交优先为前提,适度供应车位,满足基本停车需求,建立以建筑物配建为主、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作为补充的停车供应结构。
慢行系统:加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保障行人和自行车路权。落实大西安绿道体系规划要求,完善绿道与公交接驳,形成旅游休闲绿色交通系统。
2、构建等级明确的公服体系
图片
补齐短板,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最美灞桥。
依托白鹿原休闲片区、奥体中心、洪庆山特色盘道,结合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灞桥“大体育大健康”特色品牌。
规划构建“市级-区级-镇街级-社区(行政村)级“四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实现10-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到2035年,建成级配完善、功能复合、设施共享、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实现城乡服务设施水平均等化的目标。
3、提供可持续住房保障供应
图片
搭建体系:多元的住房供应体系
促进多元市场供给,丰富住宅产品类型。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保障规模:保障合理的住房规模
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以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和“新市民”居住权为重点,加强住房市场供需双向调节,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优化布局:有序推进职住平衡布局
促进多元市场供给,丰富住宅产品类型。依托生态高端住宅,加大对外人才的吸引,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4、构建城景融合的绿地系统
图片
建设蓝绿交织、体系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
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灞桥
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规划理念,深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现代化发展水平。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构建“城市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均衡覆盖的城市公园网络。
“三河一塬”蓝绿空间
沿渭、浐、灞河生态廊道,建设功能丰富的公园绿地,白鹿原塬坡及塬上建设自然生态郊野公园,初步形成三河一塬的蓝绿空间格局。
5、建设复合高效的立体城市
图片
6、推动旧貌更替的城市更新
图片
7、塑造美丽和谐的城市风貌
城市色彩设计:落实上位规划对于灞桥区色彩管控策略要求。按照市级色彩专项要求,塑造古今交融、简约包容的建筑风貌。形成“蓝绿交织底,银河串古今,半城温暖半城清”的城市色彩意象。
空间景观结构:加强对公共活动中心、滨水凸岸、河流交汇处、视线廊道焦点、人流集聚区等区域的空间景观设计,明确空间尺度边界、景观轴线和标识节点等内容。
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控:构建功能明确、连续贯通的公共空间体系。划定公共空间分区,分为功能综合、自然生态、休憩游玩、休闲活动、精品景观、景观礼仪6种类型,加强分类引导与管控,提升城市魅力与活力。
图片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关注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读懂中国!
- END -
长安范儿
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儿的生活服务型平台
与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