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载利剑出鞘,十四载劈波斩浪。2009年8月31日,由航空工业沈飞、沈阳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歼15飞机在众人的瞩目和国人的期盼下,在飞机跑道上一跃而起,刺破苍穹,圆满完成试飞科目,顺利实现了陆基首飞。十四年过去,歼15飞机从实现陆基首飞,到如今与航母珠联璧合,完成了开疆拓域、由陆地走向海洋的伟大成就,承载着国人的期盼与国家的重托,为我国国防建设跨入新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
歼15研制生产团队为歼15飞机取名“飞鲨”,寓意“制霸海疆,强我国防。”十四载磨砺玉成,“飞鲨”宝剑出鞘、锋芒愈利,已然成为守卫海天战线上的一把利剑。如今,我们再次回望岁月,重读十四载春秋的故事。
“铸剑”征程始于航母出世
利剑缘起的故事还要从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谈起。航母,作为可移动的海上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1988年,我国航母的研究正式启动。直到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
辽宁舰横空出世,但要形成战斗力,光靠航母本身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他需要一个盾牌——强大的护卫舰队保护自己不被击沉,而另一方面还需要一把利剑,形成攻击力和威慑力,这把利剑就是——舰载战斗机。正因如此,在2003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发展航空母舰的重大战略决策,相关单位立即开展了前期论证工作,确定了歼15飞机研制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研制思路。从此第一代舰载机开启了“铸剑”的征程。
勇闯蓝海创造传奇
这勇闯蓝海的第一把利剑铸造起来并不轻松。在歼15项目研制之初,没有研制规范和技术体系可遵循,也没有设计基础和使用经验供参考,诸多关键技术尚待突破,时间紧、任务重,这次“铸剑”难度前所未有。尤其是舰载机起降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被比作是“刀尖上的舞蹈”。
宝剑锋从磨砺出。为了确保从零起点开始的舰载战斗机研制能够赶上航空母舰工程的进度,沈飞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多少场紧张的头脑风暴,多少个日夜的奋力拼搏,终不负党和国家重托,攻克了机翼折叠系统制造装配技术、拦阻钩系统制造技术、加受油系统制造技术等一系列舰载机特有的关键技术,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钛合金加工制造中心、一流的复合材料制造中心等与国际比肩的航空产品制造生产线,实现了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研制速度,以及目前舰载机“当年生产、当年铅封、当年交付、当年形成战斗力”的历史记录。“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沈飞人不负众望,完美“铸剑”!
歼15飞机首飞完美“亮剑”
铸剑的百般艰辛终被亮剑一刹的喜悦所掩盖。2009年8月31日,几代航空人梦寐以求的时刻终于到来,歼15飞机将在这一天首飞。当天10时46分,随着塔台一声令下,试飞员李国恩驾驶战机昂首升空,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紧随着空中的战机。转眼间战机呼啸而至,低空盘旋一圈、拉起,战机从人们头顶呼啸而过,紧接着一个垂直跃升,战机昂首挺立直冲云霄。在空中飞行13分钟后,战机平稳地落在了跑道上,安全着陆。飞机刹停后,放下拦阻钩并进行机翼折叠。整个飞行过程各系统和发动机工作正常,飞机状态良好,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11月23日,举世目光投向了航母“辽宁舰”,聚焦在歼15的着舰时刻。随着战斗机轻触甲板,尾钩咬住拦索,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稳稳地停在了航空母舰上。成功!这对航空工业来讲意义非凡,对我国航母形成战斗力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而在2012年9月,辽宁舰入列之时,西方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他们没有料到,在两个月后,这柄利剑就以他完美的亮剑姿态代表中国向世界宣告,泱泱大国“华丽转身”,阔步走向深海大洋。
坚守初心逐梦海天
就在歼15和辽宁舰双剑合璧、完美上演“刀尖之舞”的胜利时刻,作为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永远地倒下了。然而航空人的故事并没有停止,“办公室里简易的行军床”、“一拖再拖的婚礼”、年轻的母亲把仅仅几岁大的孩子完全托付给年迈的父母、医院接连下达的手术通知拖了又拖,这些故事讲述了有这样一群人多少年来不舍昼夜、不知疲倦地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奋斗与奉献,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是铸就国之重器背后的无名英雄,他们是坚守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的航空人,他们用沸腾的热血和激情的智慧为海天铸剑,他们用创新开拓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追求为海天护航,他们众志成城、携手攻坚,逐梦于海天之间!
新闻延伸
歼15飞机高光时刻表
2009年8月31日
歼15第一次冲上天空。
2012年11月23日
歼15第一次降落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甲板,随后又成功完成滑跃式起飞。
2013年6月
歼15首次驻舰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国家。
2013年12月
歼15正式入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
2015年9月
歼15编队参加“九三阅兵”,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2016年12月
歼15随辽宁舰航母编队出第一岛链,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
2017年
海军舰载机部队组织歼15夜间着舰训练,攻克夜间起降技术难关。
2018年4月
执行完海上阅兵任务的海军辽宁舰编队迅即转入实战化训练,歼15创下单次放飞最多的纪录,进一步检验了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2019年3月
歼15进行伙伴空中加油,整体作战能力再次加强。
2020年
海军首批“生长模式”培养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通过航母昼间着舰资质认证。标志着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生长路径、培养链路全面贯通,标志着“改装模式”和“生长模式”双轨并行培养路径全面走开,标志着海军航母战斗力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21年
多批次歼15开展跨昼夜多课目编组对抗训练。战机空中“穿针引线”,实施“伙伴加油”。
2022年
歼15开展跨昼夜飞行对抗训练,检验飞行员近距空战、编队突防、夜间编组技战术水平。
2023年
歼15与运油20首次实现空中加油对接,这是不同理论体系的碰撞,也是不同作战平台的合作。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宏伟
图片由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编辑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