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中心公园改造探索与思考——玉环市玉环公园改造设计

Explor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Central Park in Old City  --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Yuhuan Park
    “玉环公园是许多玉环人的美好记忆,但是如今它却不像过去那么具有吸引力。后疫情时代,玉环居民期盼着有新的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他们新的户外活动场所。
    近年,我们逐渐遇到越来越多的公园改造类项目,他们往往规模有限但却备受关注,设计和施工过程也充满各种挑战。这次在玉环老城中心,面对各种场地制约和造价受限,面对百姓的各种期待,我们将如何让老公园回归百姓生活?”
图片
↑ 玉环公园现状航拍
一、项目背景
项目地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玉环市,本次玉环公园系列改造项目总实施范围面积约16.7公顷,包含玉环公园、步行街与榴岛文化广场三个部分。玉环公园是玉环市中心最主要的公共绿地,是本系列改造工程的重要部分,总面积约9.1公顷。
图片
↑ 项目区位
图片
↑ 玉环公园问题现状归纳
思考:
“玉环公园面积不大,但其尺度、区位和改造需求在近年城市更新中具有代表性。
首先,空间划分琐碎、植物过于郁闭、季相特色不鲜明、设施陈旧难满足当前使用需求等是当前城市老公园遇到的普遍问题,玉环公园改造也需要面对这些共性问题。
其次,后疫情的时代民众对城市公园也有更多新的使用需求。可进入性的连续草地空间、舒适安全的慢行空间、自然的亲水空间、富有新意的老少青专属活动空间,在以往的老公园中未必能充分提供,但在民众当前休闲生活中又迫切需要。”
二、挑战与策略
针对玉环公园调研发现的这些问题,依据玉环市上位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及相关指标要求,通过“整·空间”、“变· 路径”、“营· 植物”、“增· 设施”四大改造策略,以“海上花园,玉城绿芯”为主题,对玉环公园进行空间梳理、主题强化和设施升级。优化空间结构及交通系统、设施焕新、空间添色等将玉环公园打造成“兼具自然美景与生活乐趣的水岸公园”。
思考:
“本次公园玉环公园改造,业主分配的造价是建安费900万,划每平方米约100元。这个造价标准是比较低的,但改造项目通常都达不到新建项目的投资标准,因此也更考验和体现设计师的实践功底。
基于对现状、需求和造价控制的要求,我们拟采用“珠链式”改造手段——线性全局要素串联+重点片区深度优化,即环形步道更新串联,入口空间、主题植物空间、特色活动空间着重优化”
在对现状进行利用和平衡造价控制的条件下,设计保留湖面建筑群及沿线驳岸、古树名木、大乔的基础上重点提升改造——1条健康步道+2个入口空间+4个主题植物空间+1个儿童活动花园。
图片
↑“珠链式”改造手段——线性全局要素串联+重点片区深度优化
1条健康步道
在保留现状公园塑胶园路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友好性能的塑胶材料,更换老旧、破损路面,同时融入地面文化标识,增加行走的乐趣和互动性体验。
2个入口空间:西主入口和拱桥北入口:优化西入口的布局,更新铺装、增加绿化,打造主题花境,提升入口氛围,结合建筑打造大气开敞的入口空间。
4个主题植物空间:在留存现状传统建筑、假山、大乔木的基础上顺势而为,增加开花乔木、营造疏林草地、林下花园等方式,重点打造西入口樱花草地、湖心梅花岛、琢玉阁玉兰草坪、乌桕滨水草地四大植物主题空间。
1个儿童活动乐园
结合西入口现状保留大乔木的林下空间,增加秋千、蹦床、木马等全龄无动力游乐设施,为儿童提供一个有趣安全、充满互动的活动空间。
通过顶视图的前后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改造前后的效果差异:
图片
↑ 改造前的公园航拍顶视图
图片
↑ 改造后的公园顶视平面设计图
思考:
“零散的亚乔和球冠被移植整合,形成连续的片林,四大主题植物空间被强化,草地结合地形塑造并向水面开放。
水面颜色的前后差异表达水质优化也是改造的重要目标。现状内部水系缺少循环、有明显富营养化。本次改造通过水系循环的有效恢复和湖岸水生植物的改善水质;有限造价投入但实现明显的环境感观提升。”
图片
↑ 改造后的公园鸟瞰图
三、典型改造场景:
1.琢玉阁前空间:
改造前:
植物主题不明确,植物品种混杂、空间琐碎,铺装老旧。
图片
↑ 琢玉阁前空间现状;右侧为改造后与改造前的局部平面
改造后:
打造琢玉阁“玉兰草坪”。留存琢玉阁周边的香樟、桂花和木兰科乔木、;移除长势不佳的紫薇、柏球,移除后留出完整场地,塑造微坡开放草地,同时强化玉兰植物主题。
图片
↑ 改造后的琢玉阁前空间效果
思考:
这里其实是全公园的中心,但是因为园路组织、地形塑造和植物选择不合理,导致琢玉阁主体形象不突出,周边绿地空间也很难使用。我们首先希望减少部分园路,让绿地尽量连续完整,因此我们留存阁的其余三个入口通道、把阁北的园路取消,北侧形成完整的绿地空间;同时在移除长势不佳的紫薇后适当隆起地形(临近阁时高程不变),将阁北的绿地塑造为向水的、开放的缓坡草地。植物进一步强化主题,将木兰科植物留存,在地形高点进一步加入二乔玉兰和白玉兰,强化玉兰主题。
总结一下,留——阁、木兰科乔木;改——不留存乔木处的地形;增——开放草地;强化——阁的主题形象和玉兰植物主题。
2.湖心岛:
改造前:
湖中岛路径混乱,空间琐碎,驳岸亲水较差,整体沿湖界面生硬、铺装老旧。岛上有不少树形较好梅花,但未能形成主题。
图片
↑ 湖心岛现状;右侧为改造后与改造前的局部平面
改造后:
打造“湖心梅花岛”:留存梅花并强化梅花植物主题,优化湖中岛路径,驳岸生态化改造、融入水生植物和亲水平台,营造浪漫的湖光春色氛围。
图片
↑ 改造后的湖心岛效果
思考:留——岛、梅;改——不留存乔木处的地形;增——缓坡亲水岸线和蔷薇科春花亚乔;强化——梅花为主题的春花植物。
3.西入口草地:
改造前:
草地空旷、无法进入和使用,视线一览无余,植物主题缺失,形象呆板。
图片
↑ 西入口草地现状;右侧为改造后与改造前的局部平面
改造后:
打造樱花缓坡草地:,通过微地形塑造前后穿插的流动空间,以樱花前景主题植物、香樟桂花为背景,打造可进入的开放草地。现状方亭保留,现状假山移动至与方亭结合,并通过组合花园种植将假山与方亭融为整体。
图片
↑ 改造后的西入口草地空间效果
思考:留——草地、亭;改——地形和假山位置;增——樱花片林与常绿背景林;强化——草地与观赏林结合。
4.广玉兰林间场地:
改造前:
现实中这是一条没有人走的边角空间。广玉兰长势较好,林下植物杂乱。
图片
↑ 广玉兰林间场地现状;右侧为改造后与改造前的局部平面
改造后:
利用林间打造“树间童乐园”。把现状广玉兰留存并适当向上梳枝,植入儿童活动器材与乔木穿插,下部设置流动的弹性铺装并结合开花植物,营造一处儿童与植物亲密接触的互动活动空间。
图片
↑ 改造后的广玉兰林间场地效果
思考:留——常绿大乔木;改——下层植物;增——铺装活动空间与互动活动器材;强化——林下儿童活动主题。
5.棋院西侧场地:
改造前:
这是一条通过性的空间,左侧灌木带区域植物长势不佳、空间也没有有效利用。
图片
↑ 棋院西侧现状;右侧为改造后与改造前的局部平面,附两个研究方案
改造后:
移除中部老化的灌木,保留现状冠幅较大的小叶榕、银杏和香樟,下层以草地为主增加可以进入性。因为乔木品种较杂,我们强化一类植物空间主题,并与滨河空间相匹配。我们选择了姿态自然并秋色叶的乌桕,靠墙一侧结合中层红枫,并结合地面观赏草的穿插形成富有层次的秋景主题。
图片
↑ 改造后的棋院西侧滨水空间,两个研究方案
我们通过两个方案探讨这片区域的空间利用,一是留存原来道路路走向、只改造面层,二是将原有主路改为从靠墙一侧走,将滨水空间整合形成朝向水面且连续的亲水草地。
思考:留——常绿大乔木;改——简化下层并开放进入;增——秋色叶主题乔木;强化——面水的开放草地空间主题。
结语:
因为篇幅原因,我们只节选了部分典型场景的方案,表达我们探索与思考的过程;基于对现状的尊重、利用和造价控制的要求,我们探索以“珠链式”改造手法来探寻亮点塑造与整体提升的结合,并以“依托现状+强化主题+植入创新”为路径实现每个片区里的有机更新,最终实现有限投资条件下公园风貌与体验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