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M Power 家族中最入门的性能车型 M2, 最早在 2015 年 10 月发表代号 F87 的第 1 代车型,之后一直成为家族中相当受欢迎的后驱双门性能战将,但因应欧盟相关法规加严与原厂策略下,原厂先行选择在 2020 年停产 F87 世代 M2 Competition 与 M2 CS。
后续 BMW 原厂在 2021 年 7 月推出 G42 世代 2 Series Coupé后,即便首度搭载 xDrive 四驱的 M240i,其优异的 6 缸加四驱表现让笔者印象深刻,但许多性能迷仍旧相当期待正宗的 M Power 新世代家族成员。而 2022 年 10 月 BMW 原厂终于推出代号 G87 的第 2 代 M2,与 2 Series Coupé同样在墨西哥的 San Luis Potosi 工厂进行生产,并搭载与新世代 M3 等相同的 S58 3.0 升直列 6 缸涡轮增压引擎,有着 460 匹的大马力、静止加速破百仅 4.1 秒,比起前代 M2 CS 的 450 匹马力更大。
暴龟轮拱相当吸睛,性能姿态更加狂妄
先前试驾 G42 世代的 M240i xDrive 时,笔者就曾提到此代 2 Series Coupé全车系在车身侧面,采用带有前后轴向外「爆龟」视觉的可乐瓶车身曲线,让即便仅仅是一般的 2 Series Coupé,都有着不怒而威的性能气势,甚至爆龟程度已逼近前代 M2。
不过轮到以 G42 2 Series Coupé衍生的新世代 G87 M2 时,原厂自然还是让 M2 有着更加狂妄的性能姿态,以更加方正且外扩的暴龟轮拱,更直接向 1986 年诞生的 M3 致敬。从车身尺码数据来看,此代 M2 的车身长宽高为 4,580x1,887x1,403mm、轴距为 2,747mm,对比起一般 G42 2 Series Coupé的 4,537x1,838x1,390mm、轴距 2,741mm,M2 明显加长了 43mm,最重要的是车宽也增加 49mm、车高略增 13mm,轴距也加长 6mm。原厂也强调轴距比起前代 M2 增加 54mm,加上改为与 M3/M4 相同的轮距下,有着更加稳定的操驾感受。而与 M4 相比车长则少了 214mm,让这款家族性能前锋有着与过往 M3 相近的短截尺码。
除了肌理线条极度向外延伸,整体车身则维持长车头、短前后悬、短车尾的 BMW 经典 M 家族双门跑车姿态。而为与 2 Series Coupé做出明显区隔,M2 虽然没有用上 M3/M4 的超大型双肾直立水箱护罩,但依旧在其双肾造型「做文章」,导入专属的双肾型横栅式水箱护罩,塑造 M 高性能车型的专属外观特征。前保杠处的方形大面积下气坝与两侧进气口,则强调极致的空气力学与冷却效能导向。
新世代 M2 也有着品牌新世代车型的平整化车门把手,并搭配无窗框车门与车尾经典的 Hofmeister kink 经典后窗摺角,足下则采用与 M3/M4 相同尺寸的前 19 吋、后 20 吋 M 双辐式 930 M 轮圈,并提供笔者试驾的黑色、或是双色选择。车尾则有向 2002 致敬的燻黑 LED 尾灯、与车头呼应的乖张后保杠造型,并有结合转属排气系统与电子阀门的四出黑色高光泽排气尾管。
内饰科技界面焕然一新,整体信息判读更加全面
内饰部份,一如先前已更新的 2 Series Coupé,大改款 M2 换搭与小改 3 Series 相同的 12.3 吋数位仪表、14.9 吋中央触控荧幕,双荧幕为一体式相连曲面设计,并采用最新世代的 iDrive 8 系统,也将空调控制面板取消而整合在荧幕内。而大改款 M2 身为 M Power 车款的独特之处,除了配有 M 专属 HUD 抬头显示器,过往 M 车款的换档指示灯在 12.3 吋数位仪表中也以全新视觉呈现,中控 14.9 吋荧幕更可以专属的 Widgets 显示实时的轮胎状况。M 专属 HUD 抬头显示器则可显示,包含转速等动态所需信息。
内饰部分除标配 M 车况抬头显示器,也搭载 M 缝线安全带、M 光影车门饰板、M Mode 驾驭模式切换、M SETUP 车辆动态设定等 M 专属设定,不过方向盘为 M 专属缝线真皮方向盘含换档拨片,具有 M1/M2 快捷键、还有中央的红色启动键,但标配的方向盘并没有碳纤维饰板,同样需选配 M Race Track Package 才会搭载。
座椅部分则采用 Vernasca 真皮包覆,并具有 M 双前座跑车座椅搭配专属发光字样、双前座电动椅含驾驶座记忆、双前座电动腰靠等设定。若选配 M Race Track Package 才,则会换搭「M 专属碳纤维赛车桶型座椅」,座椅全面使用轻量化的碳纤维包覆,此款座椅上还有 BMW M 的 3 色元素妆点,较标准的 M Sport 专属跑车座椅减轻了 10.8 公斤。
科技娱乐部分,机无线充电、手机数位钥匙、464 瓦 Harman/kardon 音响系统与 14 支喇叭,不过由于 M2 足下的配胎偏跑车化设定,因此在较大的轮噪之下,车内聆听质感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
后座方面,M2 依旧有标配包含后方的 3 区恒温空调,并标配了 4/2/4 分离倾倒后座、USB-C 充电接孔,双后座即便在车身尺码放大下,依旧是「应急」等级。在新车的轴距以及后悬都加长之下,M2 具有 390 公升的后厢容积,较前代多了 20 公升。不过行李厢盖则是纯手动开启、关闭,并未有电动尾门或踢脚感应式开启功能。
最大马力 460 匹,带来相当狂妄的后驱输出与精准动态
大改款 M2 从过去 M2 Competition 的 S55 3.0 升直列 6 缸双涡轮引擎,换搭为与新世代 M3/M4 本体相同的 S58 3.0 升直列 6 缸双涡轮引擎,不过最大马力不像 M4 Competition 有着 510 匹/650牛.米的输出,M2 的最大马力是 460 匹/6,250 转、最大扭矩则为 550牛.米/2,650~5,870 转,比起前代 M2 Competition 的仍旧是多出 50 匹的水平,原厂更强调此代引擎的红线区拉高至 7,200 转。加速表现部分, 8 速手自一体车型可在 4.1 秒完成静止加速至 100 公里。时速 0~200 公里加速自动车型为 13.5 秒、手动车型为 14.3 秒,一般电子极速限制在 250 公里。
M2 大改款新车标配 M 专属跑车化电子悬挂,行车模式部分,基础的 M Mode 驾驭模式切换功能,提供 Road、Sport、Track 共 3 种预设模式可切换,会同步改变电子避震器阻尼、底盘、转向系统反馈、刹车反应等设定。不过驾驶可在 M Set Up 中快速记忆 2 组偏好的个人化驾驶动态设定,并透过方向盘两侧的红色 M 车辆动态设定快捷键(M1/M2)切换。变速箱也提供 6 种换档模式,包含 D1/D2/D3、S1/S2/S3,带来不同的换档反应。
M 专属运动化差速器其内建 10 段式 M 牵引力控制系统,让驾驶在 0 段介入最少、10 段辅助最多的状态下,针对循迹系统进行微调,享受车尾在弯道滑行的差异。甚至还搭载「M 专业赛道驾驶及漂移分析系统」,能纪录并分析车主每一次的滑行漂移或赛道单圈秒数。
从前述来看,大改款 M2 确实是借由多样的电子辅助与模式,来创造新世代高性能车的优势、比起前代 M2 在科技辅助大幅进化,「副作用」就是一坐上驾驶座,会被这多样化的模式组合带来「选择恐惧症」。不过相对起前代的 7 速 M DCT 双离合变速箱,笔者认为此代改换 8 速 M Steptronic 手自一体下,整体的「亲民」程度好上很多,变速箱在一般行车时更为绵密顺畅,而且也不再像过去操控 DCT 变速箱,要考量自手排换档的特性、而调整油门踏板收放的节奏,基本上只要顺应平常使用自排变速箱的经验,就能轻松上手大改款 M2。
除了便利与更亲民的 8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笔者认为这代 M2 的精髓,乃是这具 S58 引擎带来的欢畅动力,其彻底发挥 BMW 经典直列 6 缸引擎厚实饱满的动力,尤其迅速动力反应自然是比起采用 B58 引擎 M240i 小老弟的更加激进不少,定位为 M Power 正宗 M 家族的 M2,更加着重在高转速的动力延展性,引擎高转时强劲的贴背感,搭配 M 跑车化排气系统的高亢亢奋声浪,确实让驾驶人时时刻刻都肾上腺素激增。但其实 550牛.米的最大扭矩,也在 2,650 转就能输出,即便有着大马力与大排量设定,在速限不高的环境,搭配绵密且聪明的 8 速手自一体,轻松就能提速,没有过往大排量涡轮车常见的涡轮迟滞。
若与前代 M2 Competition 相比,笔者认为此代大改款 M2 输出更强劲,却也在各种不同行车模式下的分野更加鲜明,Road 模式行车保持相当好上手的一般日常行驶特性,但当切换到 Sport、或是更激进的 Track,甚或是将其在 M1、M2 模式中设定成 Sport Plus 等模式,此代 M2 就有深不可测的大动力表现,堪称是「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的设定,笔者认为相当适合日常偶尔跑山、但须要时也可在周末假日到赛道日一尝车辆极限。
不过相对起 M240i xDrive 的四驱稳定行车动态搭配 374 匹动力,一脚灌下 M2 达 460 匹的马力,即便有着优异的电控系统与抓地力表现,其动力全数输出至后轴时的特性仍会相当强劲,要发挥其动态优势,自然还是要以大马力后驱的本质来看待。宽体车身与大马力的设定,在试驾时的较窄山路较难发挥实力,但透过精准的转向与车身侧倾控制,「见弯杀弯」的态势依旧能够体现,只不过此代 M2 更加能发挥实力的场景,相信还是在赛道、或是高速弯上。
转向辅助部分相较以往的 M2,这次提供了 Comfort、Sport 两种模式可切换,Sport 模式的手感相当紧致,笔者较喜欢将这样的手感用在高速切换车道时,至于在山区连续弯道时若将转向设定为 Comfort 笔者认为更加就手。而即便标配的并不是 Michelin Pilot Sport Cup2 等高性能热熔胎,M2 搭载的 Pilot Sport 4 S 其抓地力已相当强劲,若非刻意以 M 牵引力控制系统将介入调小,一般情况下此代 M2 并不会轻易发生甩摆。但笔者在封闭场地尝试这套系统时,其车尾甩摆的大马力后驱动态,确实会让人沉浸其中、并且嘴角上扬。
底盘避震虽有 Comfort、Sport、Sport Plus 等设定,但笔者认为 Comfort 模式就相当偏硬派,好在日常行车不会到难以接受的状态。刹车系统部分,比起前代 M2 Competition 的标配刹车可能有升级空间,此代 M2 的 6 活塞固定卡钳的前轮刹车、以及后浮动碟的单活塞卡钳刹车组,就已带来相当强劲的制动力道。
驾驶辅助部分,此代 M2 也较前代 F87 大幅提升,除了从传统手刹车、改为 EPB 电子手刹车外,也标配全速域 ACC 主动车距定速控制系统、主动防撞辅助与行人侦测、盲点侦测、车道偏离警示、后方车流警示、后方防追撞警示、速限提示功能等科技。而像自动停车辅助、以及能够记忆 50 公尺路径的自动倒车辅助都在配备之列。即便少了 Level 2 驾驶辅助、还有 360 度环景,但相比起前代 M2,此代 M2 基本上才前往赛道前都能交由驾驶辅助减轻负担,让驾驶保留精力全力在封闭赛道时尽情享受。
改头换面的性能前锋,电动化前的不可多得
整体而言,笔者认为大改款 M2 的改头换面,让这款 M Power 家族的性能前锋,相比起前代有着全面性的跃进,或许相较前代少了点机械反馈的感受,但不论是科技面、动态操控、动力性能实力都有着大幅度的提升,而且也以更加亲民的特性,让更多一般驾驶在日常行车就能轻松上手 M2,在 M 家族中算是最为划算的选择,整体紧致身形也比老大哥 M4 适合道路环境。笔者认为,此代的大改款 M2,或许就是 M Power 迈入全电动化前,仍留给喜爱后驱大马力双门跑车的献礼。
查看原图 8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