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那些不生小孩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图片
最近看到一个热搜:
“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 年为 6.1%,2020 年接近 10%”。
图片
不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被问及“为什么不生”时,周围的年轻人这样回答:
“原因很简单,没钱。”
“育儿压力无人分担。”
“生完孩子,公司没我位置了。”
“就想一辈子丁克啊。”
……
图片
曾有一份研究分析了来自 46 个国家的 780 份回答。在评估了大五人格特征、独立性特征、为人父母的愿望、选择无子女的动机以及其他各种社会人口特征后,总结出了 7 个不生孩子的理由
以下,是他/她们的真实想法。
首要理由: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望
这几乎是所有回答中,最强烈的理由。在 79% 的动机研究中,人们不想生孩子的理由是:免除儿童保育责任,并由此获得了更多其他机会(Houseknecht,1987)。
Houseknecht 还指出,不生孩子的女性存在一种普遍特征:她们从小接受相对宽松的教育,父母鼓励她们独立和取得成就(Kaltreeder,1977)。而且,本就是“独生女”的女性更可能没有孩子(Kiernan,1989)。
在一项针对无子男女的调查中,超过 80% (尤其是 40 岁以下)的受访者认为,“我重视自由和独立”是一种强烈的动机(Scott,2009)。研究发现,“人父母的愿望水平”与独立性得分呈负相关。
图片
图源:《燃烧女子的肖像》
比利时社会学家 Ron Lethaeghe 于 1986年 首次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概念,叫做“第二次人口转变”,即:当我们在社会层面上寻求自我实现(self-fulfillment)时,生育意愿降低。生育与婚姻脱节,人们希望找到除婚姻之外的多种生活方式。
可以说,生育水平降低,本就是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的结果,对女性来说尤其如此(Waren 等,2013)。这可能是女性群体意识向“自我照顾”的生活态度的转变。
对小孩没兴趣,觉得跟伴侣两个人过日子挺好的
很遗憾,在今天,生孩子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不生却需要一些“为什么”。然而,许多人只是不想生,而“主动选择”不生(childfree)。
1. 没有做父母的本能或欲望(paternal instinct)
“不喜欢小孩”——这是一个普遍被认为不要小孩的理由,但这只占调查样本的四分之一。而且,比起“讨厌、痛恨”这种强烈的感觉,他/她们更常见的表达是:“对小孩没有兴趣,在孩子周围时感觉不舒服”(Weston 等,2001) 。
就是存在这样一类人:看见小孩可能会觉得还蛮可爱的,但他/她们不会尖叫,也不会想抱。扪心自问(尤其女性),他/她们觉得自己缺乏做父母的必要本能或愿望(Ciaccio 等,2006)。
比起“为什么不生”,他/她们更真诚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生?
2. 想跟伴侣保持更好的关系
在《纸牌屋》第四季,有人问克莱尔:“你后悔没有孩子吗?”克莱尔反问:“你后悔过生孩子吗?”
图片
图源:《纸牌屋》
影视剧通常将不育女性刻画成一个自私、无情的精致利己者。她们住大 house 开豪车,过着一种“工作没我不行”的生活。
但与流行的刻板印象相反,只有少数人不生小孩是为了拼事业(Duxbury 等,2005)。他/她们更常见的理由是:
“想与伴侣度过更多时间,专注于彼此的幸福”。这又跟传统观念不太一样,“孩子”不一定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现在没时间生,等这个项目做完”:被一再推迟的生育
“不生孩子”的第二大常见理由(46%)是推迟生育,且在“生还是不生”之间持续权衡(Rybińska 等,2019)。
《不让生育的社会》记录了一个职场案例:
33 岁的宽美是公司最年轻的组长。她沉迷工作,年长 5 岁的丈夫想要小孩,宽美女士总是说:“手头一个重要项目正在收尾阶段,我是项目负责人,不能半途而废”。对于怀孕始终举棋不定。而一个项目,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
图片
图源:《82 年生的金智英》
Jokela 等人(2010)发现,人格特征中的高度“坚持责任心(Persistence)”使生育概率降低 25%,可显著预测无子女的情况。
也就是说,工作越“想负责”的人可能越不容易生孩子。在生活中则表现为:避孕措施更完备,对生不生孩子的决定更谨慎。
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人们想要孩子的愿望,最受积极和消极方面取舍的影响”。这类“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在降低出生率中存在关键作用。
他/她们可能会在利弊权衡的矛盾心态中,不断推迟生孩子的决定。
“对育儿感到焦虑”:每 3 位母亲中就有 1 人孤立无援
简单心理与育学园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近 70% 的新手妈妈对育儿感到焦虑。0-1 岁孩子母亲情绪低落和焦虑的程度更高。
最大的原因是:有孩子后家庭琐事矛盾变多。
图片
日本的一份调研(原田氏报告)显示,每 3 位母亲里有 1 人面临孤立无援的状况。这主要包括:“遭遇职场排斥”“几乎承担起养育孩子的全部重任”“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
此外,在 23 年间,“对育儿感到焦虑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出现了显著分歧(如下图)。相对于 1980 年回答“是”的人,2003 年回答“是”的人明显增多。
图片
图源: 《不让生育的社会》
3 岁之所以是一个分水岭,是因为这时孩子的“自我”开始萌芽。与我们所做的调研不同,此时在育儿中感到不安的日本父母增加了 3 倍。
生第一个孩子时遭遇情绪创伤,不愿再生
曾有一个妈妈写信给我们,讲述自己在头胎生产时的“血泪史”,想起来就会恐惧、失眠。她说:我不想再生二胎了,但丈夫不理解为什么,以至于我们走到了离婚边缘
头胎“丧偶式育儿”,自然不想再生。专攻家族心理学、性别问题领域的东京女子大学柏木惠子教授指出:
“相比在职母亲,没有工作的全职主妇在育儿过程中,会承受更多的不安和压力。很明显,因工作导致的父亲缺席,以及由此发生的孤独育儿现象,会造成女性的育儿不安。产下头胎后,如果孩子总是由妻子单独抚养,那么即便丈夫想要第二个孩子,妻子自然而然也会冒出不想再生的念头。”
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睡眠剥夺、身体变化、孤独养育、家庭情绪暴力、社会支持程度低……70% 的新手妈妈表达自己曾有“产后抑郁”的感觉:
图片
日本产科医生还观察到另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不少母亲没法面对“自己千辛万苦生下的孩子,没有按照自己想象中那样成长”。
“孩子没有想象中那么乖。”
“婴儿不是吃完奶就会睡上 3 小时的吗?”
“求求你别再整夜爆哭了。”
这部分母亲对孩子抱有“理想化滤镜”,并对极速坠入现实感到措手不及,甚至出现虐待行为。
“害怕童年创伤传递给下一代”: 由恐惧而引发的无子化
虽然文献并未提及,但在我们所做的小范围访谈中,心理咨询师们谈到的一个高频词是:恐惧。
“他/她们大多是自己做孩子的记忆太痛苦了,或者觉得人生本就很苦,害怕孩子像自己一样受苦。”
正如一位名叫 Farah 的读者所说:“我小时候不是很快乐,回想童年很少能给我带来快乐,如果你脑子里没有一个什么是幸福的概念,大概也很难为孩子创造一个乌托邦吧。”
“害怕”是创伤的一个普遍表现(Stobert 等,2003)。1999 年一本关于无子女男性的学术书籍发现,那些经历童年虐待的人“为人父母”的兴趣确实较低。
图片
图源:《我们与恶的距离》
相关理由还包括:
“我总是吸引有毒的人,害怕进入亲密关系。”
“我因为长相而遭遇了长时间的校园霸凌,我不应该生孩子。”
“我害怕孩子会有躁郁症遗传倾向,虽然我知道它可控,但还是会不舒服。”
“由于抑郁史,我有很高的产后抑郁风险,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承受。”
“我有饮食失调和身材焦虑问题,可能没法从生孩子带来的巨大变化中恢复身心健康,或者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照顾。”
一个糟糕的童年会让人不那么渴望重温。他/她们担心重走父母的老路,也担心自己不能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母。
逃离“母职绑架”:想要保全完整自我
意大利研究人员 Christian Agrillo 和 Christian Nelini 发现,没有孩子的女性确实“倾向于把做母亲理解为一种包罗万象的、压倒性的责任”。同时,她们是独立性更高,更愿意专注自我的人。
这与文化对“母职”的建构有关,也与女性为“育儿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有关。人们认为母亲天然应该爱孩子,一切为孩子考虑,“女性”的身份要让位于“孩子妈”。
她们认为:做母亲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而我“不想失去自己作为个体的完整性”“不想过上鸡娃的忙碌生活”
图片
图源:《正发生》
另外,女性比男性更担心生育会阻碍她们的事业。
在 2005 年的一项研究中,女性更倾向于认为“养育子女与工作相冲突”,而男性则更倾向于说他们“不想做出个人牺牲”。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性别歧视、性别角色僵化,可能会使女孩排斥母亲的角色。他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写道:
“如果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天然就比男人低,哪个女孩还会对母亲这份工作感兴趣呢?没有人喜欢屈居人下。这样的女孩结婚后,在生育子女前,总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她不想生孩子,也不想抚养照料孩子,对她来说,养育儿女并不是一种有趣的、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比起做一个“被社会期待的母亲”,她们更希望照顾好自己,自己可以活得轻松快乐。
图片
图源:《伦敦生活》
 写在最后 
我很好奇,那些年轻时说“我不想生”的女性,后来怎么样了,究竟生没生呢?
2019 年,一项发表于《Social Forces》的破格性研究跟踪了近 4500 名美国女性长达 33 年。在育龄期间,这些女性总共被问了 19 次是否希望有孩子。
社会学家 Rybinska 和 Morgan 发现:虽然有些人中途改变了主意,但那些说自己不想生孩子的女性,最终没生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那些说“想生”的(大约是 4.5倍-7.7 倍,这取决于她们是 24 岁还是 46 岁被问到这个问题)。
最终,有 611 名参与者一生无子女。
不过,她们中有多少人是一直“不想生”的?
——这也取决于她们被问到的年龄。当她们 24 岁的时候,只有 10% 的人说不希望生孩子。但从那以后,每个年龄段的数字都在增加,分别是:24%(30 岁)、43%(34 岁)、78%(40 岁)、92%(46 岁)。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
当女性表达“我不想生”的时候,她们可能是认真的(年纪越大越笃定)。
无论如何,祝你“可以想生”,也“可以不生”。
图片
图源:《我在伊朗长大》
参考文献
[1]Anna Rybińska, S Philip Morgan. Childless Expectations and Childlessness Over the Life Course. Social Forces, Volume 97, Issue 4, June 2019. DOI:10.1093/sf/soz040
[2]Avison, M., Furnham, A. Personality and voluntary childlessness. J Pop Research 32, 45–67 (2015). DOI:10.1007/s12546-014-9140-6
[3]psychologytoday:The Truth About Women Who Never Have Kids
[4][日]小林美希,《不让生育的社会》,2020年8月,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江湖边
责编:kuma封面:distantvo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