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面花 民俗技艺“花”样绽放

图片
合阳面花。
1月13日,合阳县甘井镇赵庄社区面花能人刘勤肖正忙着赶制花馍。一块面团,一双巧手,揉揉捏捏,一朵美丽的牡丹绽放眼前。刘勤肖精湛的面花制作技艺,让普通的面团变成了各种动物、花卉……捏出了一个五彩缤纷“面面俱到”的世界。
在合阳,面花久负盛名,被列为“秦艺六绝”之一,其在民间俗称“花馍”或“花馒头”,至今依然是当地的一类祭礼食俗。
图片
合阳面花。
1 历史孕育民俗瑰宝
合阳县位于关中东部,东临黄河,北枕梁山,地处八百里秦川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盛产优质小麦,这便为面花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合阳,婚丧嫁娶、四季节庆、恭贺祭祀这些重要的民俗礼仪活动,都离不开面花的点缀与增色。
“在各种礼俗活动中,美轮美奂的面花,既是‘美’的化身,也是‘情’的使者,更是‘礼’的载体。”合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干部史沛鸿说,通过长期发展和历史积淀,合阳面花形成了造型生动、做工精巧、色彩鲜艳、内涵丰富的特色。2011年,合阳面花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合阳县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面花为合阳县赢得了诸多殊荣,更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天不亮,合阳群众都会在院子中摆上一张桌子,放上5个桃桃馍,表示敬畏自然、感恩先辈;水缸边摆放鱼馍,寓意一年四季水长流;麦囤边放上猫馍,代表粮食丰收、不被浪费……在合阳县,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定寓意的面花,每一组面花都传达着不同的民俗内涵,也蕴含着群众的美好期许。
史沛鸿说:“近年来,合阳县政府不断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在面花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系列举措让合阳面花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焕发出新活力。”
2 民俗技艺带来“花”样生活
春节临近,正是合阳面花市级传承人曹芳侠忙碌的时候。1月11日一大早,曹芳侠就在家里忙开了。案板上,整齐摆放着很多捏好的面花,有牡丹、老虎、狮子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图片
曹芳侠在制作面花。
当天,曹芳侠正忙着制作一对虎头馍。只见她娴熟地在面团上揉、捏、点,虎头和虎身做好后,她将两部分用竹签连接好,在虎身下放好一个扇形的支撑物,最后小心翼翼地放进笼屉大火开蒸。半个多小时后,一对活灵活现的老虎就诞生了,热气腾腾、麦香扑鼻。
“在我们当地,过年时有蒸花馍、送面花的习俗,所以年前是每年最忙的时候。正月十五蒸花馄饨、花花馍,八月十五送枣糕,姑娘出嫁蒸馄饨,老人庆寿蒸寿桃……咱们的面花工艺历史悠久,用途不一样,寓意也不一样。”说起面花,曹芳侠兴致勃勃。
曹芳侠是合阳县坊镇坤龙村出了名的捏面花能人,普通的面团在她的巧手下变成各种精美艺术品,不仅可以食用,还极具观赏价值。也正是这门手艺,创造了曹芳侠和村里许多妇女的甜蜜生活。
“结婚前我不会做花馍,结婚后一直跟着婆婆和村里面花手艺人学着做。2005年前后,我开了一间蒸面花铺子,生意一直都挺好。”曹芳侠告诉记者,要制作出精美的面花并不容易,得有悟性,精心琢磨的好作品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合阳,面花已经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中,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艺术品。经过历史的沉淀,其也成为一项非遗技艺,更有不少像曹芳侠一样的能人巧匠,将制作面花当成事业干,靠着这门手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3 活态传承古老技艺
“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面花,这门老手艺必须好好传承下去。”合阳面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勤肖的眼神充满坚定。
刘勤肖自小就与这项传统技艺结下不解之缘。受村上老人的影响,刘勤肖对面花制作情有独钟,掌握了制作要领后,她不断探索与创新,在传统图案制作的基础上,不断融入自己的创新元素。刘勤肖制作的面花特色鲜明,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图片
刘勤肖教小学生制作面花。
作为合阳面花传承人,刘勤肖一直在为传承这项古老技艺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年来,我一直积极参加各种非遗展览、现场制作展销等各项技艺竞赛活动,不断参加各种研培学习班,学习新的技能。”刘勤肖说,她还通过以师带徒、举办培训班、非遗进校园和文化技艺交流会等方式,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文化底蕴,全面传授面花制作技艺,提高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参与感,进一步增强了非遗传承实践的动力,使面花艺术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保护。
近年来,合阳县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工作常态化,技艺传承进一步扩展。在积极申报非遗保护项目、建立合阳面花档案资料的同时,持续申报省级、市级、县级传承人,并制定合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此外,合阳县先后开展了面花大赛、春节面花展示等活动,支持各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参加全国、省市相关展示、比赛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面花制作技艺也走进了校园。在不少院校,学生走近非遗,向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面花制作技艺。手艺人也走进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授课教学,推动合阳工艺人才队伍薪火相传。“我们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导入教学实践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点燃学生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史沛鸿说。
“传承面花技艺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传承,也是我们手艺人的思想传承。我会尽我所能,为合阳面花传统技艺绽放光彩作出贡献。”刘勤肖表示,要把民俗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而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
(本报记者 方腾 文/图)  来源:陕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