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阳历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是青年男女互送情物,表达爱意或友好的日子。
它与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一样,都是西方的舶来品,且已悄悄地渗透到无数年轻人的心目中,成为继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重要节日。
可是大家清楚吗?西方情人节距今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来历,还流传着数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西方情人节的来历起源
西方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关于它的来源莫衷一是,最为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据说在公元270年的古罗马有位暴君名叫克劳多斯,他连连征战,导致许多年轻的丈夫离开了妻子,投入战场。很多人从此一去不回,让整个罗马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
克劳多斯不通人情,他觉得国家有难,青年男女应该为大局着想,看不惯这些儿女情长,于是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还要求已经结婚的夫妻毁掉婚约,闹得民怨沸腾。
此时,在古罗马的都城里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名叫瓦伦丁。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主动为前来请求帮助的伴侣秘密主持结婚典礼。
这一消息传开,许多来自罗马各地的情侣秘密赶来都城请求瓦伦丁的帮助。
但纸包不住火,消息很快传到克劳多斯那里。他气得暴跳如雷,赶忙下令把瓦伦丁抓入大牢。
瓦伦丁被抓时,他正在为一对情侣主持婚礼。当看到暴君派来的爪牙时,瓦伦丁淡然地说道:“请让我为这对情人主持完婚礼,你们再把我捉走吧。”
最终,瓦伦丁被押入地牢,受尽折磨而死,这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一说269年2月14日)人们含泪埋葬了他。
为了纪念这位勇敢与暴君斗争的人,大家就把每年2月14日固定为情人节。
还有一种说法是,身为基督教徒的瓦伦丁被暴君克劳多斯抓入牢狱,爱上了牢卒的女儿。
被处死前,人们认为瓦伦丁给他的心上人写了一封信,信中署名“你的瓦伦丁”,今天人们依然还在使用这种表达方法。
瓦伦丁在2月14日被处死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情人节。
西方情人节传入中国之后又有哪些变化?
情人节一经问世,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欧美乃至世界各国年轻人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到了情人节这天,西方国家的人喜欢在报纸上刊登一条祝福献给心爱的人。烛光晚餐也是国外情人节最浪漫的事情,包括送一些巧克力糖果、裙装、手写的贺卡,都是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方式。
然而,起源于西方的情人节传入到遥远的中国时,又出现了细微的差异。
每一年的情人节几乎都处于中国春节或元宵节之间,大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年味中,馥郁的巧克力和芬芳的玫瑰,伴随着商家推出的一系列新产品,吸引着每一个顾客。
对于咱们中国人而言,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这天似乎变成了互相送礼物的日子。如同618、双11一样,成了购物狂欢节。
相信那些正处在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对此深有体会。
西方国家的民众过情人节时同样也会送礼物,但更多地是出于对爱意的表达。比如在美国,到了情人节这一天,人们爱谁或者想得到谁的爱,就可以给那个人寄去一张充满情趣的卡片。
这个卡片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制作,还可以随贺卡附送一些巧克力或者糖果,传递爱的信息。
在西方国家,往往是借助玫瑰花、巧克力、情人卡片等不同元素,对自己所爱的人,或者已经成为伴侣的他(她)表达一份深情。
在中国,基本的巧克力、玫瑰花、蛋糕似乎都已经拿不出手。每到情人节这一天,各大商场里的贵重首饰、新款奢侈品总是会被抢购一空。
西方传过来的情人节,对许多中国人而言,最有收获的实际上不是得到了爱,或者加深了与伴侣的感情,而是那些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从商家们使出浑身解数,在情人节到来之前绞尽脑汁地推出各种商品,就不难看出,情人节在中国拥有广泛市场,却带有了明显的铜臭味。
西方情人节在中国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与其说表达爱意,不如说就是“购物节”,比拼谁给的礼物更贵重。
其中不乏商家还有媒体出于经济利益进行刻意渲染,导致情人节传入中国之后,给人性最为神圣的“爱”蒙上了一层铜臭味,这似乎不利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
著名作家贾平凹就曾经说过:“真正的有情人是不在这个日子过的,他们会提前几天,或落后几天,和真正的情人过。”
因此,这个起源于1700多年前的古罗马传统节日,传入中国之后,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购物节”“狂欢日”。
中国人过情人节,已经淡化了其中的“爱”,大部分人是从娱乐的角度出发,为了赶时髦寻求刺激,满足欲望,花高昂的价钱购买名贵礼物。
不乏一些“崇洋媚外”的因素作祟。
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享受的是各式各样的娱乐文化。如今,人们沉浸在情人节的玫瑰花香里,却忘记了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传说。
其实,爱情美好且神圣的,属无价之宝,不应该和其他附属物扯上任何关系。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能在情人节这一天有情人终成眷属。
真正爱你的人,送他(她)一张手写的贺卡,可能比什么都更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邱昱.全球化语境下中西节日文化传播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5
查看原图 18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