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1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勾践剑等5把越王剑出土楚地,专家解读:越楚联姻所赠还是楚灭越战利品?

图片
湖北省博物馆70周年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记者万建辉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3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鲁黎)2月3日上午,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院)70周年庆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著名考古学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陈振裕作了《我所见湖北省博物馆的巨大发展》主题讲座,他讲到自己亲历1965年荆州望山1号楚墓越王勾践剑出土,并在讲座后告诉记者,荆州迄今出土了五代越王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是其中之一,另外四把越王剑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图片
著名考古学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陈振裕作了《我所见湖北省博物馆的巨大发展》主题讲座。 记者万建辉 摄
为什么多把越王的剑会陪葬在士一级的楚国低等级贵族墓中?为什么这些越王剑中,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它好在哪里?讲座中,陈振裕把问题提出,并作了部分回答。
郭沫若等文物专家解读出勾践剑上的鸟篆铭文
1964年7月,陈振裕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分配到湖北省博物馆从事考古工作。1965年冬,湖北江陵地区因持续干旱,政府决定从漳河修一条水渠,引水灌溉农田。挖到纪南城西北七公里处,发现土质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十分疏松,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赶到现场,陈振裕就在其中。初步发掘后发现,下面是一个战国古墓群。
图片
2月3日(正月十三),游客在省博越王勾践剑展厅前听讲解员讲解。 记者万建辉 摄
图片
游客在省博展厅围观越王勾践剑(原件)。 记者万建辉 摄
图片
游客在省博展厅围观越王勾践剑(原件)并拍照。 记者万建辉 摄
图片
游客在省博越王勾践剑展厅观看该剑图示介绍。 记者万建辉 摄
陈振裕参加清理望山1号墓的棺椁。陈振裕打开内棺,看见棺材底部的雕花板上是一张竹席,竹席上墓主人的骨架保存完好,骨架左侧有一把收在鞘中的宝剑。陈振裕小心翼翼地把宝剑和其他随葬品取出来,带回驻地。第二天上午,工作人员对这些随葬品进行清洗。这把剑并没有因年久锈蚀,工作人员轻易就将它从鞘里拔出来了。历经几千年,它仍然寒光闪闪,其剑刃薄而锋利。它的剑首(剑柄的顶端称为剑首)呈圆盘形,首内铸有十一圈同心圆。剑格(护手的部位称为剑格)的一面是蓝色琉璃,另一面是用绿松石镶嵌成的几何花纹。剑身较宽,中脊起棱,从中脊到剑刃有微微的弧度。剑身的两面均布满黑色的菱形花纹。
图片
荆州藤店1号墓出土的越王州勾剑。  省博 供图
剑身上刻有两行共八字鸟篆铭文,清晰可辨。鸟篆,是春秋时期在吴越地区流行的一种美术字。鸟虫书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淮一带,一般在篆书笔画之外装饰一些鸟或虫的形状,或者寓鸟虫形状于篆书笔画之中。我们观察越王州勾剑的铭文,会发现去掉鸟形纹之后就是篆书笔画了。
在场的考古人员确定,铭文应为“越王XX自作用剑”。“XX”似乎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究竟是谁?考古人员意见不一。陈振裕当场对这把铜剑上的八字铭文进行临摹、拓片和拍照,然后担任现场指导工作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壮猷教授出面,分别写信给郭沫若、夏鼎、唐兰、陈梦家等十几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征求意见。
考古队陆续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四十多封回信。著名古文字学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唐兰回信说:铭文上这两个字为“鸠浅”,即“勾践”,此剑是越王勾践之剑!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陈梦家也在复信中指出,剑铭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郭沫若复信:越王剑,细审确是勾践之剑。专家们确认了它是勾践之剑,当年消息一出,举国轰动。
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楚威王举兵灭越
陈振裕告诉记者,目前荆州博物馆藏有越王鹿郢剑、兀北古(盲姑)剑、州勾剑、不光剑四代越王剑。
越王鹿郢剑,1988年在纪南城北垣外楚墓中出土。剑全长65厘米,剑形与越王勾践剑相似,剑格镶嵌有绿松石,并有鸟篆铭文:“戉(越)王戉(越)王,者旨於赐”。者旨於是越王勾践之子,又名鹿郢,公元前454—459年在位。
越王盲姑剑,1976年在荆州张家山墓中出土,通长65.2厘米。盲姑是越王勾践的孙子。
越王州勾剑,1973年荆州区藤店一号墓出土。通长56.2厘米。鸟虫书“越王州勾自作用剑”。州勾即朱勾,勾践的重孙,公元前448—412年在位。
图片
荆州藤店1号墓出土的越王州勾剑剑体上的鸟篆铭文。 省博 供图
越王不光剑,1974年出土于荆州区张家山战国墓。系越王勾践的第四代孙,公元前412年至前376年在位。金丝鸟篆文:嗣旨不光自作用剑。
“加上1965年在荆州望山1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荆州出土五代越王剑。”
图片
越王勾践剑及其剑体上的鸟篆铭文。 省博 供图
陈振裕说,楚、越关系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非常密切,如楚越结盟以抗吴,楚昭王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楚惠王的母亲为越女。战国中期之后,两国相互攻战,楚威王大败越军,最后楚灭越。荆州是楚国强盛时期的都城所在地,在荆州发现了不少越人墓与越国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出土了五把越王剑。
越王剑并非出于越国故土,却随葬在楚国贵族的墓中,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可能是越国赠送给楚国的礼物。馈赠的原因,可能是楚越联姻,越王以佩剑作为陪嫁品而流入楚国,也可能是越楚结盟,而将宝剑作为礼品送给楚王的。以越王勾践剑为例,该剑出土于楚国贵族悼固的墓中,悼固是楚悼王的后代,也是楚王的近侍,楚王将越王勾践剑赐予他作为奖赏。
第二种解释认为,可能是楚灭越时所获的战利品。楚灭越时,越国宝物入楚,甚至可能是楚军盗掘越王陵墓所得。以越王者旨於睗(shì)剑和越王不光剑为例,这两把剑出土于士一级的低等级贵族墓,墓主可能参加了灭越的战争,越王剑是灭越时掠夺来的战利品。
【编辑:商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