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全国人口数据: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2022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前几天,我接受几家媒体的采访时说,我预计2022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减少5%~10%之间,即在1009万~956万之间,极有可能跌破一千万。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报2022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刚好落在我预测值的下限。
2022年中国总人口是自从1961年以来首次进入负增长,并且出生人口连续第六年下降。
近几年出生人口下降,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二孩生育堆积效应趋于结束。所谓“二孩生育堆积效应”,是指在实施二孩政策之前,许多非独夫妇虽然想生二孩,但政策不允许,因此这些夫妇以前被压抑的二孩生育意愿都集中在二孩政策放开的头几年释放出来。
中国自从2016年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到2022年已经是第七年,二孩生育堆积效应基本结束。
二是育龄女性数量下降。从2016年至2022年,中国育龄女性数量平均每年减少约500万人。
三是结婚登记对数下降。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近几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持续下降,其中2021年全国结婚登记763.6万对,比2020年减少49.5万对。
四是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低迷。2021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54个和1.48个。
五是三年新冠疫情对出生人口也有负面影响。
虽然中国在2021年5月底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但到目前为止,中国鼓励生育的力度尚不及同属东亚国家的日本和韩国,而日本和韩国鼓励生育并没能显著提升生育率,所以三孩政策并不能扭转中国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在1960年和1961年曾出现过负增长:1959至1961年中国人口分别为67207万人、66207万人、65859万人。
这意味着,1960年中国人口比上一年减少1000万人,1961年比上一年减少348万人。
2022年中国人口比上一年减少,这是自1961年以来首次出现人口减少。那么,2022年人口负增长与1960和1961年人口负增长有何不同呢?1960和1961年人口负增长,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负增长(所谓“三年困难时期”),仅仅负增长两年后,就变成正增长。
从1962年一直到2021年长达60年时间里,中国人口一直是正增长。而2022年人口负增长,相当于开启了一个漫长的负增长时期,至少持续几十年。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对未来中国人口的中方案预测,到2100年,中国人口将下降到7.71亿。
在人口负增长的新形势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减轻育龄家庭的育儿成本、提升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例如,近日山东济南出台新规,加强生育政策支持:本市户籍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到孩子年满3周岁。深圳市卫健委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如下:生育一孩累计补贴7500元;生育二孩累计补贴11000元;生育三孩累计补贴19000元。
发放育儿补贴对于鼓励生育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毕竟,这是真金白银的鼓励生育,而不是空洞的口头承诺。但仅仅靠发放育儿补贴,显然不能有效地提升生育率,因为把一个孩子从出生抚养到成年,所花费的金额至少需几十万元。
这些育儿补贴金额,对于抚养孩子的成本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查看原图 19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