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8月被首次发现以来,奥密克戎新变种XBB毒株至今已流行约150天,并在国内引发关注。
1月4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发布消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回应。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近三个月以来,我国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但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当前,XBB系列变异株流行情况如何?感染XBB会出现哪些症状?XBB.1.5致病力更强吗?
XBB毒株流行情况如何?
XBB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衍生的两个变异株BJ.1和BM.1.1.1的重组毒株,于2022年8月在印度被首次发现。它和此前流行的BA.5.2、BF.7一样,都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一种亚型。XBB还可进一步细分为XBB.1、XBB.1.5等子系毒株。
当地时间1月4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截至2023年1月4日,XBB.1.5毒株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未来有可能进一步传播。”
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发布的消息,2022年10月至12月,我国通过基因组测序已经发现输入XBB病例199例,包括9个亚分支,其中4例为XBB.1.5输入病例。本土报告的16例XBB病例均为XBB.1分支,暂未监测到XBB.1.5分支,主要集中在10月至11月,12月仅1例。我国短期 (3个月)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1.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新毒株特点是什么?
目前,国内有境外输入XBB.1.5毒株的报道,但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新毒株有哪些特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从国外研究数据看,相较于BQ.1毒株和先前的BA.5毒株,XBB.1.5毒株的传播速度更快。纽约的一项研究显示,从发现毒株到达到30%的毒株感染比例,BQ.1毒株用了26天,而XBB.1.5毒株仅用了17天。
XBB.1.5与同族的毒株不同,它有一个额外的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免疫逃逸能力更高。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由于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较高,在今后还可能会变异。
XBB1.5毒株致病力更强吗?
关于XBB毒株感染会引起严重腹泻的传言引发热议,中国疾控中心指出,新冠病毒各个变异株,包括XBB系列变异株,都有可能感染肠道黏膜细胞,但具体是否出现肠道临床症状与个体差异有关,并无证据提示XBB.1.5毒株比其他毒株更容易引起消化道症状。
XBB毒株会导致更高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吗?中国疾控中心表示,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其致病力增强,也无感染者住院比例和病死比例增加的报道,XBB.1.5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奥密克戎分支也无明显差异。
二次感染可能性更大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XBB.1.5毒株的致病力并未显著增强,但是它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毒学家Andrew Pekosz表示,XBB.1.5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之处,在于其有一个额外的突变F486P。这个突变对关键受体(ACE2)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能更好地与细胞结合,“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哥伦比亚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何大一在研究中发现,XBB.1毒株被既往感染以及接种疫苗形成的抗体中和的可能性大为降低,XBB.1.5等变异毒株的增加,可能进一步削弱当前新冠疫苗的效力,并导致突破性感染和再次感染的增加。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在感染目前流行的毒株一段时间后,保护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再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同时,他也指出,再次感染主要会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风险较小,且感染后症状通常较轻。
感染XBB会出现哪些症状?
XBB毒株是否会主要攻击人的肠道?要囤药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不管是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或阿尔法、贝塔等早期毒株,都会有人感染后出现肠道症状。原因在于新冠病毒的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作为新冠病毒结合细胞的主要受体,它除了在肺部表达外,在肠道和呼吸道黏膜都有感染。但由于个体差异,是否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临床反应不同。对于最近受到关注的XBB.1.5,没有证据提示它比其他毒株更易导致胃肠道症状的增加。大家没必要大量囤药,可适当储存一些必要的药品。
针对网传XBB毒株会引发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也表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确实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通常1-3天可以自行缓解,没有发现XBB毒株更容易侵犯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张雨亭
设计: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