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口罩”到“抢菜”再到“抢药”,三年一个轮回。
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
随着国二十条、新十条的先后落地,全民核酸、行程码乃至健康码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就连“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也将不再公布。
随着政策大转向,各地陆续会面临第一波感染高峰。无论何时达峰,囤药需求都在防控调整的第一时间发生。没有人会等到感染之后,才去仓促寻找药物。
作为世界第二制药大国,中国的医药企业之多、产量之高、产能之强均位居世界前列,几万人、几十万人乃至几百万人的需求都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抢药的人群早已不是百万级所能衡量,而这些需求也不是随机分布,而是在短短的一两周内集中爆发。面对短期汹涌而来的“挤兑性”需求,即使再强的产能,都无法在短期内真正扭转“一药难求”的问题。
接踵而至的囤药焦虑
前段时间,先是媒体报道莲花清瘟卖断货,后又有布洛芬遭疯抢。这一个星期来,“连花清瘟周边产品”在朋友圈里层出不穷,先是“连花清瘟”咖啡,然后是红酒、可乐、茶……近日,传闻某社交平台博主发帖教外地网友购买广西较偏远县药店的布洛芬,引发网友关注。更可怕的是,广西被买空之后,他们又把目标定在新疆、曲靖、阿坝这些更偏远的地方。
最近,据闻继双黄连、连花清瘟、布洛芬之后,“电解质水、黄桃罐头”再度成为疫情期间抢手货。缘由是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中针对一般治疗,建议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与电解质水不同的事,黄桃罐头的走红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迷信的玄学”。有的人说“桃”因与“逃”同音,吃黄桃罐头可以“桃过疫情、桃过一劫”彼时,网络上还流出了黄桃罐头可以治感冒发烧的传言。
事实上,在疫情期间出现过不少类似的囤货热潮,例如早期囤板蓝根、双黄连、连花清瘟,到后来囤口罩、呼吸机,从功能上看这些物资尚且与防疫有些关联,直至今日,人们甚至开始囤积黄桃、电解水等再日常不过且可替代性强的商品,疫情之下人们的焦虑可见一斑。
囤货焦虑何时休?
从实际来看,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已经明显减弱。这一波绝大部分,应该说90%以上都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和非常轻的轻型表现,很少到肺炎或者是到重症肺炎。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专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是完全不需要用药的,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好的身体状态,就可以了。如果症状比较轻,多休息、多喝水、不吃药,问题不大也能自愈。因此,当前的疫情防控时期,人们无需恐慌,也更无需盲目跟风,制造囤积药物的焦虑情绪。
但面对民众非理智的囤药焦虑,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许多。
从囤货并高价卖出,那么就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笔者认为,部分人以网络媒体为媒介,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扫药队伍,所到之处,一盒药都不给留,给偏远地区药品本来就储备不足,号召大家去抢他们的药,实在是不道德应该对私人倒卖将面临严格的处罚。其实,异地疯狂购药这种事如果放在平时并不会引起太多关注,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资源配置。但在眼下,这却变成了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就是因为资源紧缺,这种行为容易给当地人造成了一种“被剥夺感”——无论这种感觉是否真实。
有些人设置了一个道德批判框架:大城市里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在抢夺小地方老人与孩子的药。这是一种容易引发共鸣的叙事模式,但很难说是成立的。无论如何,资源紧缺就有可能会扭曲日常的道德框架,降低人们的宽容度,让人们变得敏感多疑、彼此猜忌,制造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网民也展开了火力密集的批评,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治本之策。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缓解买药难的问题,如此才能缓解人们抢药和“被抢”的焦虑。
解决囤货焦虑的根本之道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句话:“有商业的地方,便有美德。”其实这里的“商业”的意思其实更接近“市场供应充足”,只要物资充裕、市场健康,就不会让正常的商业行为被附加一堆道德评价。
目前针对购药难,各地都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取消了购药实名登记要求,并表示将会协调制药厂商加大供应;一些电商平台也开通了“全城找药”功能,帮助用户在本市全城搜索并购买所需要药品。人们也期待这些措施能够尽快体现在购药体验中,让买药不再那么艰难,也就不至于因为买药而产生那么多口水仗。
不过话说回来,跟风买药本来也是没必要的,恐慌性地买药反而会让那些急需药物的人买不到药。而且,最近也有不少因为乱吃药、吃错药反而造成健康状况恶化的案例,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理智、相信科学,切莫头脑发热、盲目吃药买药。
当然,从政府层面真正的也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只有将资源集中在药物生产上,尽最大可能缓解供求矛盾。对此,工信部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
所以,无论是应对短期“一药难求”的需要,还是基于“健康中国”的长期战略,中国的医药工业做大做强,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查看原图 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