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一Wind【新形势下的全球油气市场供需格局及影响】论坛中FGE对未来全球长期LNG市场供需格局做了4个阶段的预测。很明显,对于任何需要采购LNG的参与者来说,未来几年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现货价格飙升,我们也看到LNG长协签署的全面放缓,并且大多数已签署的合同来自美国,但都从2026年开始交付。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已经签署了足够的LNG长协,且有一定的管道气替代方案,那就可以在未来几年内避开现货市场。
问题一:中国相较于其他国际玩家到底签了多少的LNG长协?且究竟有多少来自美国货源?
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10月,全球市场签订了超过6000万吨/年的美国长期LNG合约供应量。其中仅中国买方就占了其中1/3的份额(下图),差不多已经签订了超过每年2000万吨的供应量。其次是国际油气公司和贸易商。尽管欧洲买方也迫切需要新的LNG供应,但由于近期很多欧洲买方受高气价影响面临财务困境,无法达到美国项目的融资审核门槛,因此欧洲买方在与美国尚未FID项目签订长期合约时受到不少阻碍,整体进展并不顺利。
问题二:中国进口LNG的长协和现货的比例如何?未来有多少货量会暴露在高价格的风险中?
中国的LNG进口中,中长期合约量和短期现货采购量之间的比例在过去的5-10年里大部分时间现货短期的占比在15-25%的区间水平,在市场供应过剩且现货价格较低的时期,比如2020年甚至是超过了30%。
今年中国在现货LNG采购上表现的相对安静, 一个重要原因是2022年中国的中长期合约供应量比2021年大幅增加了约1000万吨/年,中国在2022年总共锁定了6300/6400万吨左右的中长期合约供应量,而今年中国的总LNG进口量预计会低于6400万吨/年,关于中国今后的LNG进口中合约量和现货的比例,下图截至2022年10月中国公司锁定的长协中可转运和不可转运的量,以及FGE预计的中国LNG基况需求的关系。
基于对国产气将保持稳定增长以及从俄罗斯的管道气进口将保持快速增长的预期,FGE认为中国的LNG需求会受到国际高LNG价格的影响,要到2025年才会恢复到2021年的进口水平。在2023-2024这两年,如果把锁定的合约量都拿回国内是基本可以覆盖中国的LNG需求的;2025-2026年会存在一些缺口;到2027-2028年,尤其是2027年,合约供应量甚至是超过预计的基况需求,这也是这两年中国签订的大量美国LNG项目预计会开始投产和增产的时候。因此,通过红色可转运量这部分,可以相对的看一个中国LNG进口中合约量和短期现货占比的一个可能性,在时机合适的时候中国买家可以就可转运量来做LNG贸易和优化,同时在需要的时候获取其他来源供应来满足或替代需求,比如进口俄罗斯LNG、或者是管道气和国产气。
问题三:中国买方是否真的有能力去进行LNG转卖,哪些公司很可能会这么做?
下图是三桶油已签的DES与FOB合约量的分布图,右边是中国其它公司的分布。2026年之前全球LNG市场都将会处在一个供应紧张的状态,这段期间现货价格会走高,那么结合这两张图来看,一旦中国进口更多的俄气,那么相比较来说三桶油将是有能力和动力进行转卖现有FOB供应量的。其它中国买方在2027年之前能够转售的供应量有限,但据我们了解,像新奥、九丰、中化这些公司手中还是持有一定灵活FOB供应量的,即便是在2027年之前,这些公司其实也是有一定空间去进行这样的操作的。
问题四:中国对俄罗斯管道气和LNG的依赖程度如何?
2021年俄罗斯管道气在供应中的占比只有3%,再加上一部分的俄罗斯LNG供应,总占比不到5%。
那么在2025年前俄罗斯的管道气供应会随着西伯利亚1号的快速增长而增长。2025年之后,俄罗斯也还有更多的管道气供应计划进入中国。基于我们对俄罗斯管道气供应的预期,到2025年和2030年,俄罗斯管道气在整个供应中的占比预计会到9-10%的水平。
但是如果是中国把LNG可转运量,尤其是美国的量全部转卖,转为进口更多的俄罗斯气来满足中国的需求,那从俄罗斯这个单一来源的占比,包括管道气和LNG,在2025-2030年这个期间就可能会达到接近20%的水平。对于中国来说可能就会对过分依赖一个单一来源而有所担忧,但是实际上这类偏极端的情景发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实际中还要考虑到价格因素、供应安全等各种因素。从价格竞争力的角度来说,俄气的价格低于中亚气,也低于目前的LNG合约进口加权平均成本,预计之后到东部沿海地区将仍然保持有竞争性。
问题五:中国买家是否有机会未来“走出去”转变为卖家进行亚洲区域内LNG销售?
如上从中国买方现有合约的灵活度上看来确实有这样的机会存在。那么如果从经济性来看的话,结合下图亚洲各市场LNG进口加权平均价格的预测(根据各个市场现有已签订的合约进行的预测)。其中绿色这条线是中国买家的价格水平。
相较于成熟市场以及一部分亚洲其它市场来说,中国的中长期合约LNG采购成本在未来几年之内是有一些竞争性的。右图是每家中国买家的加权平均价跟我们对现货价格预测的一个对比。我们看到他们现有合约的采购成本跟未来几年现货价格的预测相比较的话,单从经济性上来看,在2026年以前都是有潜在的利润空间的,也是基于这样巨大的利润空间,我们认为一些中国买方是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他们“走出去”进行转卖的。
问题六:除了经济性,且假设各家现有合约的灵活程度、自身用气需求,以及做LNG贸易的能力和经验等因素都没问题,那么中国买家“走出去”进行转卖的理想目标市场在哪里?
我们认为东南亚市场新兴市场将是一个相对较为匹配的选择。除了地理位置这样的明显优势以外,季节性是一个最大的考量之一,东南亚市场一般的用气需求高峰在夏季,这与中国市场普遍的冬季用气高峰互补。另外例如像越南和菲律宾这样的新兴市场都有着独特的下游需求结构。这些特殊的下游合约安排使得这些市场在一般的照付不议LNG合约条款基础上需要卖方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那么中国LNG市场玩家由于自身拥有多样化的天然气供应来源,可能是东北亚区域内唯一具有这样灵活性的市场玩家。在这些东南亚新兴市场需要一船或几船的灵活LNG供应的情况下,这对于很多中国玩家来说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供应的。
除此之外,随着国家管网在LNG接收站的服务上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比如除了对海南LNG接收站提供保税转运窗口期之外,我们了解到大连和天津LNG接收站也会开放保税转运窗口服务,这将会使得除了三桶油以外的更多中国公司参与到LNG的贸易中,和更多市场玩家合作更多的玩法,去实现双赢和共赢。
欢迎转载,转载您需要注意:
作者栏请填写“ FGE Energy",发布时请勿选择-原创声明。
开头注“本人授权转载自FGE Energy(ID: FGE_Energy),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