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平平无奇的“结绒线”竟然大有门道|非遗新体验

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图片
气温下降,家里的老人是不是开始织毛衣了?你可知道,她们手上的这门技艺并不简单,甚至还上过冬奥会的奖台。这门手艺的正式名称为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是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绒线最早不是用来编织的?
图片
虽然中国早就有种植棉花、织布、做衣服,但绒线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则是在19世纪末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
图片
在清末时期,国人将绒线(亦称“毛线”)称之为“毛冷”(冷,由“线”的英语单词“line”音译而来)。随着上海的开埠,兴圣街(今永胜路)成为了绒线一条街,全国90%以上的绒线销售就集聚于此,以至街头巷尾传出了这么几句俚语:买绒线兴圣街,买呢绒棋盘街。
图片
刚开始,妇女们只是用绒线来扎头发。19世纪中后期,英国商人在上海开设“博德荣绒线厂”,生产“蜜蜂牌”绒线。为了打开销路,他们在售货时会附送一本编结说明书和几根竹制棒针,引导人们学习编结,绒线编结逐渐传入民间。
绒线编结从上海传开
晚清时期,上海的新女性就开始穿绒线衫。后来,一些绒线店还推出了代客人加工编结绒线衣的服务。曾国藩小女儿曾纪芬较早接触绒线编织,还将这段经历写入了晚年编订的《崇德老人自订年谱》中。
图片
不过,那时候的绒线编结技艺在中上层家庭的女性之间“手手相传”,但传授范围到底有限。为了让更多的女性学会这门手艺,一些慈善机构开设了编结班。这些慈善机构有些由外国传教士开办,也有华人自己开办的。
图片
1908年,实业家曾志忞从日本留学回国,他遵照父亲曾铸的遗嘱,在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近开办上海贫儿院。贫儿院除收养贫苦儿童之外,还教授文化和技艺,其中就有“编织”一科。
图片
到了民国时期,上海一些教会女子学校也教授绒线编结技术。著名的海派绒线编结大师冯秋萍,就在上海培德女校的编结、刺绣课上,显露出了极高的手工天赋。
图片
与冯秋萍同一时期的编结专家还有黄炎培的堂妹黄培英。1928年,她开办了“培英编结传习所”,报名者络绎不绝。黄培英还曾携展品参加当时上海市工商部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斩获特等、一等奖,她本人也获得“绒结代针机专利执照”。20世纪30年代,黄培英独创的桃、李、梅、蔷薇等花型的镂空毛衣备受青睐,是女士们最时髦的外套。
图片
1933年起,黄培英先后编写出版《培英丝毛绒编结法》《丝线童装编结法》《民间线结》等技法书二十余本。其中《培英丝毛线编结法》一书,发行量高达30万册,打破当时出版纪录。可以说,“织毛线”在上海蔚然成风。
海派绒线编结的特点
图片
棒针编结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主要可分为棒针编结、钩针编结两大类。棒针编结的形式有平编和轮编。棒针针法有近30种,其中基本针法有6种。
图片
钩针编结
钩针编结的形式主要有平片钩法、筒状钩法、圆片钩法等,无论是棒针编结还是钩针编结,花样繁多,数以千计。
图片
不仅编织技巧多样,海派绒线编结的样式也引领时尚。传统中式服装多为简单的立领,而绒线编结则创造性地将花结、领结等配饰应用在绒线衣服的衣领装饰上。
图片
20世纪40年代,冯秋萍观察到高肩、大袖式样的大衣在街上最为流行,于是她别出心裁地将绒线外套编结成宽肩、收腰的样式,一度成为“爆款”。
图片
创新,也是海派的一面。在编织物的种类上,冯秋萍不仅仅将内穿的绒线衣拓展至外套,还由服装拓展到鞋帽、披肩等饰物,甚至还在日用家纺领域也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图片
海派“精致”的特征,在海派绒线编结上同样可见一斑。黄培英用钩针编结过一种牡丹花样式,每朵花需钩50针短针,共盘绕4层,第5层将其拉长,再用线将每5针拉长穿起、系紧,共系10股成花辫,如此才织就一朵牡丹花。这般繁复的花形图案编结手法,足见海派手艺人精益求精的匠心。
图片
复刻的黄培英编结作品《缕金衣》
采用龙飞凤舞针法
彰显海派绒线编结特色及黄培英镂空毛衣编结的独特技法
图片
复刻的冯秋萍编结作品《时式反领新装》
鲜明地凸显出海派绒线编结中西合璧的特色
图片
近日,用海派绒线编结而成的“中国”在苏河樱花谷党群服务站展示。
图片
图片
京族 月季
图片
图片
塔塔尔族 蜀葵
图片
图片
独龙族 金兰花
图片
图片
鄂伦春族 格桑花
近千朵绒线花展现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创意,近看大有门道,在游览苏河的时候不妨去看看吧!
文:周祺珺
综合自:上海通志馆、上海发布、羊来了
编辑:刘义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