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读书 · 瑾山月
主播 | 樊登读书 · 杨枪枪
这是不是现在的你?
做事三分钟热度,明知对自己有好处却总没耐心坚持;
非常渴望变好,夜里想了千百遍,早上醒来还是一成不变;
每天都在焦虑未来,想去行动又总是瞻前顾后......
哲学家尼采曾提出一个“精神三变论”,他认为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
一是骆驼,浑浑噩噩,被动地听从于外界安排;二是狮子,从被动变成主动,主动负起人生责任;
三是孩子,摆脱一切外在的束缚,获得精神上的新生。
就像作家马丁说的:“真正的自律,不是往外,而是往里。”
从骆驼、狮子到孩子,其实也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再到自由的过程。
一个人只有做到了思维自律,才算是步入了自我培养的正轨。
对此,人民日报给出了9个建议:想要为人生掌舵,需要从掌控思维开始。
心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谢里夫实验”。
人们被要求单独待在一所黑屋子里,每个人的前方有个小光源。
几秒钟后,光点开始移动,之后停下。
起初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作出推测:2英寸、4英寸,8英寸......
但这群人经过4天相处和讨论后,竟得出了一致的答案:2英寸。
就像上面这张图显示的,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自己的判断,选择盲目从众。
《乌合之众》中说:
“群体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了一粒,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
永远不要让你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盲目从众,只会干扰判断,压抑个性,让我们趋于同化与平庸。
君子慎独,对自己有所坚守,不被外界所扰,是洞察世事的智慧,也是恪守自我的勇气。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
“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
读书时拖作业,长大后拖工作。
想读书、想减肥、想变好,都在犹豫挣扎中成了“明天再去”“下次再说”。
拖延,就像一个顽固的小人,消耗你的精力,助长你的焦虑,拖垮你的生活。
只想不做,是亏本买卖;犹犹豫豫,是“慢性自杀”。
心理学家梅尔·罗宾斯提出过一个“5秒法则”:
当你想做一件事,就用5秒钟做决定,然后马上行动。
如果懒得运动,就默数5秒,强迫自己出门跑步;如果一直不想工作,默数5秒后,立刻打开电脑……
你所逃避的,都蕴藏着你的自由。
行动起来,才是摆脱焦虑与迷茫的最优解。
去过动物园的朋友都有经验:
当展开彩色丝巾,孔雀会立刻展开尾巴迎接挑衅。
而这种“孔雀心理”,在我们人类身上,也比比皆是:
上学时,比成绩;工作时,比薪水;
结婚后,比谁过得更幸福;有孩子后,又开始比孩子。
超过别人,我们暗自窃喜,但又生怕落后,于是逼自己更拼更累;
被别人比下去,我们又会自我否定,怨天尤人,甚至在失望中变得自卑、敏感。
美国作家马歇尔曾说:
“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生活中的“不快乐”,从羡慕别人开始,再在“随意攀比”中,变成痛苦。
上天是公平的,每个人被分配的苹果都被咬过一口,只是被咬的位置不同罢了。
你有你的山海壮阔,我有我的乡间野趣,不必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欣赏他人的风景。
奔跑于自己的赛道,努力且专注,你也一定能完成人生的冲刺。
你听说过跳蚤实验吗?
心理学家把跳蚤放在地上,它能跳一米多高。
然后他们在这个位置放个盖子,当跳蚤再跳时,头就会撞到盖子,之后每次跳起,都会撞到。
如此反复十几分钟后,心理学家拿掉了盖子,跳蚤却再也跳不到当初的高度了。
跳蚤为了避免碰壁,放弃跳跃,即使拿走盖子,但意识里也进行了自我设限。
很多时候,我们失败、痛苦的根源,不是命运坎坷,世道艰难,而是我们在思维上筑起牢笼,说服自己放弃了尝试与挑战。
恰如演说家莱斯·布朗所言:
“生命没有极限,除非你自己设置。”
人一旦在心里设上边边框框,就成了思维的囚徒,永远实现不了人生的破局与突围。
你什么都害怕,就什么也得不到。
唯有拆掉思维里的墙,才能发现更多可能性,为生活找到出路。
先看下面这张漫画:
我们艰难地完成进化,却在拿起手机沉迷娱乐的那一刻,停止了进步。
在豆瓣“反社会时钟”小组里,看到过这样一条留言:
“我想去复习考试,可一拿起手机,就忍不住刷短视频,看八卦新闻、看直播。
有时候我告诉自己,只看10分钟,但时间一到,我又给自己心理暗示:再玩一会,就一小会。
直到玩了好几个小时,才逼自己放下手机。
我觉得很失败,可就是改不了这个毛病。”
这又是屏幕面前多少人的生活写照?
《娱乐至死》里有句话说的好: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大数据时代,大算法投其所好,我们太容易被取悦,太容易沉迷。
沉迷娱乐,就像一种慢性中毒的上瘾行为,蚕食着我们的生命。
想要结束这种恶性循环,唯有克制欲望,拒绝安逸,靠自律将诱惑拒之门外。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传说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坐着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人面狮身”的怪物。
它每天问来往的路人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答案是:人。
从出生到暮年,从学校到社会,我们依赖不了任何人。
就像刘墉在《创造自己》中说的:
“一个成熟的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他关心自己的前途,也创造自己的未来,他不再是什么都指望父母解决,而有了独立的能力。”
把别人当拐杖,你永远无法独立行走,视他人为支柱,你总有垮掉的一天。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降低对他人的依赖。
这世上有绝大部分人都是潜在的完美主义者,包括屏幕面前的你。
加拿大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把完美主义性格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要求自我型,给自己设下高标准,并追求极致;
第二种是要求他人型,为别人设下高标准,不允许别人犯错误;
第三种是被人要求型,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时刻都要保持完美。
不管哪一种类型,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一味地苛求完美。
可正如下面这张图,无论你是哪种“完美型人格”,日子都不会好过。
白岩松曾说:
“毁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想要人生向好的心并没有错,只是一旦过度,这种心愿就成了一种负担,让人疲惫不堪。
人无完人,生活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执念。
然后,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HBO拍摄过一部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看完后,你会发现巴菲特最大的优势,不在天赋和运气,而是他坚韧且持久的学习力。
他从小爱看书,把家里的上千本书读完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继续研究学习。
哪怕后来功成名就,仍然坚持每天早起,阅读各种新闻、报刊和书籍。
合伙人查理·芒格评价说:
“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与其说巴菲特是天选之子,不如说他的成功靠的是无人能及的知识积累。
《认知突围》里有一个“成长-机会”曲线:
我们的每个人生阶段,都要经历漫长的积累期。
如果停止学习,就谈不上积累;如果积累不够,自然上不去更高的台阶。
唯有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认知,人生才会一步步向上走。
几天前,抖音博主@医路向前巍子,分享了一个故事。
凌晨3点,急诊部送来了一位满身酒气且重度昏迷的中年男子。
一测血压,高压飙升至200,医院初步判断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询问,得知男子有高血压史,却为了生意常年保持饮酒的习惯。
以往醉酒,他都靠醒酒药侥幸过关,但这次就没那么幸运了,就算保住了命,也极可能留下偏瘫的后遗症。
作家武小五曾说: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能量场,当能量被消耗完,你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不要觉得发烧,撑一撑就没事了;胃痛,忍一忍就过去了。
所有的疼痛,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
善待自己的身体,重视它给出的信号,是人到了一定年纪最该有的自觉。
吃好一日三餐,规律作息,坚持运动,是最重要的自律。
作家刘润说过一段很扎心的话:
“很多人都陷入一种敷衍式自律的状态。
重复那些早已不能刺激自己成长的行为,生活停滞不前,还安慰自己我是个自律的人。”
自律的意义,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而是突破、是改变、是主动撕裂生命的茧房。
思维自律,远比行动自律重要;内在努力,远胜过外在的坚持。
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并在不知不觉间,蜕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点个「在看」,愿我们在自律中,向内发力,向外生长,感受喜悦,获得自由。
作者 | 瑾山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主编 | 阿医
排版 | 郑向北
图片 | 本文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微博、网络,侵删
音乐 | Sorin - 그대에게 가는 길
查看原图 40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