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和蒙古帝国的这场决战,西夏之所以会以全军覆没的结局收场,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首先,蒙古帝国确实比较能打,尤其是经过成吉思汗的改革之后,蒙古铁骑的战斗力,已经强到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其次,在这场最终决战开始之前,西夏其实已经被蒙古帝国打击过很多次,势力被削弱了一大截,早已不复巅峰时期的实力。
另外,在这场决战开始之前,西夏高层常年内斗,十分昏聩。西夏内部的争斗,也给了蒙古帝国崛起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在蒙古帝国进攻西夏的这段时间里,蒙古帝国周围的其他几个大帝国,几乎都因为各种问题而无力脱身,根本无法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这就给了蒙古帝国和西夏单挑的机会。
当然,在真实的历史上,蒙古帝国和西夏的这场战争,远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并不是说,蒙古帝国很强,就能直接把西夏给灭了。想要说清楚这段历史,我们还得从当初蒙古帝国崛起的时候说起。
蒙古帝国的建立者,被后世尊称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原本是草原上一个部落可汗的儿子。但可惜的是,在铁木真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被人毒死了。在他父亲死后,铁木真所在的部落,也逐渐分崩离析。
后来,铁木真长大之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自己父亲结拜兄弟的帮助,终于重新召回了部众,恢复了部落。公元1189年,27岁的铁木真,经过多年的奋斗之后,终于恢复了自己的部落,并且被部众公推为可汗,成了草原上一方势力的首领。
不过,此时的铁木真,在西夏政权面前,只能算是一个小不点。别说灭掉西夏,就连让西夏多注意一下的资格都没有。
此时的西夏,正处于最鼎盛的时期。当时西夏正处于第五位皇帝夏仁宗在位期间,这位夏仁宗也算是一个猛人,是一个典型的超长待机型皇帝,总计在位54年。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这位夏仁宗的在位时间,也能排进前五了。
更难得的是,他爹夏崇宗,也是一个超长待机的皇帝,在位53年,同样是历代皇帝当中,在位时长排名前五的皇帝。这爷儿俩加在一起,总计在位时间已经超过了一百年。
虽然这一百年当中,也曾发生过一些动荡,比如说夏崇宗幼年即位大权旁落,比如说夏仁宗即位之初权臣掌权,但这些问题,后来都被这爷儿俩给解决了。
更为难得的是,夏崇宗和夏仁宗这两代皇帝,还都算是比较英明的皇帝。虽然不算是什么千古明君,但在位期间确实一直在努力工作。也正是因为这对父子的超长待机,使得西夏高层常年处于稳定的状态。再加上夏崇宗在位的时候,恰好赶上金国崛起,辽国和北宋相继灭亡。在这个过程当中,西夏也捞到了不少好处。
所以,到了夏仁宗在位后期的时候,西夏全面进入了鼎盛时期。虽然综合国力还是比不过南宋和金国,但自身的领土疆域却达到了史上最大。今天的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已经全都落入了西夏的实控范围,人口更是超过了三百万。
而此时刚刚恢复乞颜部落的铁木真,整个部落男女老少加起来,也就一万人左右。甚至更有史学家推测,成吉思汗刚刚恢复乞颜部落的时候,部落其实只有千余人而已。直到两年以后逐渐独立,部落人口才接近一万。
这样的铁木真,在西夏政权面前,显然只能算是一个小不点了。
但是,因为接下来数十年阴差阳错的历史发展,铁木真却逐渐壮大,最后统一了草原,继而灭掉了强大的西夏。
铁木真恢复乞颜部落的时候,当时北方草原上,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数十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在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而这些部落,当时则是统一向强大的金国称臣。
乞颜部落刚刚恢复的时候,在草原周围其实存在了好几个强大的政权,比如金国、西夏、高昌回鹘以及西边的西辽。在这其中,最强大的一个,自然就是金国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整个草原上的所有蒙古部落,都要向金国称臣。非但如此,就连西夏政权,名义上其实也要向金国称臣,而是还是同时向金国和南宋两家称臣。
不过,就在成吉思汗恢复乞颜部落的同时,金国这边的金世宗去世,金章宗即位。在金国的历史上,金世宗和金章宗在位的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金国的鼎盛时期。不过,接下来即位的金章宗,本人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在他的治理下,金国的文化生活发展得很迅速,但国家机器却开始逐渐腐朽。
另外,金章宗在位期间,还恰好赶上了黄河发大水,直接导致黄河沿岸的百姓流离失所,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也导致了金国开始出现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金国对外部势力的束缚,自然就开始逐渐放松了。尤其是对于蒙古草原上的诸多部落,更是如此。在此之前,金国一直坚持对草原逐步实行减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派军队去草原消灭草原人口。这种手段虽然很不人道,但确实降低了草原诸部所带来的威胁。
但是,因为内部开始出现大量矛盾,导致金国对草原地区的减丁政策,力度越来越小。如此一来,非但没能降低草原人口,反倒是激起了草原诸部的反感。
而这种反感,也给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天赐良机。
接下来,因为金国的束缚力量变低,草原这边一些强大的部落,首先起兵反抗,但是最终却被金国大军镇压。在镇压过程当中,铁木真率领的乞颜部落,也出了不少的力,算是帮了金国军队的大忙。所以在这之后,金国就越发信任乞颜部落,甚至对铁木真委以重任,授予铁木真金国官职,允许乞颜部落打着金国的旗号,和其他草原部落打仗。
金国的这个做法,自然不是真的那么昏聩。实际上,这一招非常高明,因为在铁木真征战的过程当中,金国人等于是借乞颜部落的手,去减少草原人口。等到乞颜部落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金国人再反手灭了乞颜部落,自然可以彻底解决问题。在以往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金国也不止做过一次。
但问题是,这一次,金国人却不小心玩脱了。
因为就在铁木真不断征战,逐渐征服了大多数的草原部落之后,原本此时应该出兵征讨乞颜部落的金国,却被其他问题给牵制住了。因为黄河泛滥,再加上这几年金国内部,一直忙于文化建设,所以南方的南宋就开始出兵,认为是北伐的好机会。
这场北伐,后世史称开禧北伐。
这场开禧北伐,最后虽然以失败告终,金国和南宋打了一圈之后,发现依然是谁都奈何不了谁,最终只能重新签订和平协议。但就在双方交战的这两年当中,铁木真却彻底完成了对草原的整合。
公元1206年,就在南宋权臣韩侂胄,正式率军开始进攻金国的同一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大会,邀请蒙古各部的首领前来集会。也正是在这次集会当中,铁木真被蒙古诸部公推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也自此开国。
当然,从之前的这段历史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刚刚建立的蒙古帝国,其实并不强大。与其说是帝国,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此时的金国,如果忽然发起金国,蒙古帝国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击败。
但问题是,此时的金国,却恰好被韩侂胄率领的南宋北伐军牵制住,根本无力进攻草原。两年之后,双方好不容易签订了和平协议,金章宗却又去世了。而金章宗去世后,因为其本人膝下无子,所以在其去世之后,金国高层为了争夺皇位,很快就开始内斗。
处于这种内斗状态下的金国,自然也无法再去干预新生的蒙古帝国。而成吉思汗也趁着这个机会,对蒙古帝国内部进行了整合。在成吉思汗的整合下,蒙古帝国内部,开始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确立明文法典,强化中央集权,并且建立了一支由成吉思汗直接统领的强大怯薛军。
总之,经过成吉思汗这番整合之后,新生的蒙古帝国,已经彻底强大了起来。虽然人口只要一百万左右,但因为军政合一以及全民皆兵的体制,蒙古帝国却可以轻易集结超过十万人以上的骑兵军团。如此一来,这样的蒙古帝国,自然也就有了强大的战争能力。
有了强大的战争能力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要扩张了。
当时在新生的蒙古帝国周围,存在的国家和掌权还是很多的。如此一来,挑哪一个政权进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而经过仔细地思考之后,最终,成吉思汗便挑中了西夏。
之所以首先挑中了西夏,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首先,西辽和金国肯定不行,因为这两个政权太强,贸然进攻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蒙古帝国直接被反推。其次,草原更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也没什么进攻的价值。因为这些生活在草原北方,乃至西伯利亚地区的游牧民族,生活环境太差,而且太穷。就算打赢了,也没多大价值。
所以,这样算下来,就只有西夏最合适了。西夏的人口规模,和蒙古帝国在一个水平,而且正处于衰落状态,很适合蒙古帝国扩张。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西夏的经济水平不错,一旦打下了西夏,可以得到很多战利品,这就让那些蒙古军队有了扩张和战斗的欲望。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蒙古帝国和西夏的战争,就此开始了。
说到这里,我们得暂时打断一下,先回过头来,说一下西夏这边的情况。要不然我们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西夏和蒙古帝国明明是一个级数的政权,最后却会接连败退。
西夏这边,之前夏仁宗在位期间,确实达到了鼎盛时期。但问题是,夏仁宗本人晚年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年龄太大,有些逐渐老糊涂了,所以执政后期也有些过于保守,错过了很多机会。
公元1193年,就在成吉思汗恢复乞颜部落四年之后,夏仁宗去世。此后,其子夏桓宗即位。相比之前的夏崇宗和夏仁宗,夏桓宗的能力明显偏弱。再加上即位时比较年轻,仅仅只有十七岁而已,所以西夏国内很快就出现了大权旁落,国家机器逐渐腐朽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时候,西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间,坐视成吉思汗统一了草原。
另外,就在成吉思汗即将统一草原之前,成吉思汗灭掉了漠北的克烈部。在此之前,克烈部一直和西夏关系不错,所以克烈部覆灭之后,他们可汗的儿子就直接逃往西夏,请求西夏庇护。因为这件事,成吉思汗也趁机率兵袭击了西夏边境,虽然最后被西夏军队击退,但也算是摸清了西夏的虚实。
而西夏这边,则是认为击退了蒙古大军之后,算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所以此战之后,夏桓宗还认为自己干得不错,算是一个中兴之主,直接将首都改名为中兴府。
拥有如此昏聩的皇帝,这样的西夏,不亡才怪呢。
而接下来,到了公元1206年,就在成吉思汗在斡难河开大会,南宋和金国正式开战的那一年,西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故。这一年,夏桓宗的堂哥发动了政变,废了夏桓宗,自立为帝,史称夏襄宗。
西夏高层的混乱,让原本就不算太强的西夏,越发雪上加霜。而西夏内部的矛盾,也给了成吉思汗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不过,成吉思汗很清楚,像西夏这样的强大政权,注定不可能被蒙古帝国一口吞并。说到底,双方其实是一个级数的势力,想要吞并西夏,首先得不断进行削弱战,让西夏持续衰落。
所以,公元1205年,也就是之前克烈部可汗之子,逃往西夏请求庇护的时候,成吉思汗第一次率领蒙古铁骑,试探着进攻了一下西夏。这一战之后,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源头,取得了蒙古诸部的认可,西夏发生政变。
又过了一年之后,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第二次率兵征讨西夏。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征讨西夏。
连续三次征讨,让西夏的国力暴跌。尤其是在第三次征讨过程当中,当时在位的夏襄宗,让自己的太子亲率大军,前去对抗蒙古铁骑。结果一场大战之后,五万西夏精锐,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此战之后,成吉思汗也趁势深入西夏,一口气包围了西夏首都中兴府。
这场战争,对于西夏和蒙古帝国的关系来说,绝对有着根本性的改变。
在第三次伐夏之战以前,西夏和蒙古帝国,还算是一个级别的选手,甚至西夏还要更强一些。但这一战之后,西夏的主力军队被吃掉了一大部分,自此之后,西夏在面对蒙古帝国的时候,就开始处于弱势了。
面对蒙古铁骑的大军围城,夏襄宗曾经向金国求救。但此时的金国,因为内部斗争以及一系列原因,最后仍是没有出兵。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之后,夏襄宗只能向成吉思汗请降,同意向蒙古帝国称臣,并且跟着蒙古大军,以后一起进攻金国。
就这样,西夏首都的围城之危,暂时解除了。但西夏亡国的种子,也就此种下了。
要知道,此战当中,西夏虽然被围困了首都,但整体实力还是很强的。如果夏襄宗坚持不投降,就算成吉思汗最终能够吞并西夏,势必也要折损大量军队,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逼迫西夏臣服之后,成吉思汗才会率军撤退。
不是因为不想一战吞并西夏,而是因为此时的蒙古帝国,还没有能力一战吞并,或者说直接吞并的代价太大了。
既然此时的西夏,依然还很强大。那接下来,蒙古帝国自然要继续削弱西夏喽。只不过这一次,不是由蒙古帝国进攻西夏,而是让西夏去和金国开战,拿西夏当炮灰,借金国之手消耗西夏的力量,最好是能让金国和西夏两败俱伤。
于是,公元1210年,就在蒙古帝国和西夏的第三次战争刚刚结束后不久,蒙古帝国正式宣布,和金国断交。经过一年的准备之后,公元1211年,蒙古帝国联合西夏,正式开始进攻金国。
面对蒙古帝国和西夏的联合来袭,原本作为宗主国的金国,自然是忍不了的。要知道,就在数年之前,蒙古诸部和西夏政权,还都只是金国眼里的小不点,根本不需要太过在意。但如今,他们却联手挑战自己的威严。
所以,在这之后,金国这边直接出动了四十万大军,打算一战全歼蒙古帝国和西夏的主力,彻底解决问题。在金国看来,这或许也不算什么大事,双方联合之后,反倒是省了金国不少力气,可以一战平定两个敌人。
但结果,谁都没想到的是,在这场战争当中,成吉思汗却展现出了超强的战争天赋。硬是指挥十万蒙古铁骑,正面打垮了四十万金国大军,而且还全歼了其中二十万金军主力。此战之后,成吉思汗更是指挥蒙古铁骑,一路攻城略地,直接包围了金国首都。最后虽然没能直接攻破,但也是狠狠劫掠了一番,满载而归。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野狐岭之战。
野狐岭之战,对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场仗打赢了之后,蒙古帝国就战胜了自己周围最强大的一个政权。此战之后,蒙古帝国自己就成了绝对的霸主,真正拥有了横扫欧亚大陆的底气。
野狐岭之战结束后,接下来,西夏这边的情况就很微妙了。虽然之前曾经败给了蒙古帝国,但在和金国的战争当中,西夏却成了胜利者。所以,这也让当时的西夏掌权者,看到了一丝希望。或许,西夏可以跟着蒙古帝国,先把金国给打趴下,扩张自己的实力,然后再战胜蒙古帝国。
所以,野狐岭之战以后,蒙古帝国开始把之前对付西夏的招数,用在了对付金国的战场上。接下来的几年里,蒙古大军几乎每年都会大举进攻金国。每次进攻的过程中,都是力求尽量减少金国人口,并且劫掠更多财富。就这样,打了几年之后,原本强大的金国,被彻底打到崩溃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西夏一直都没闲着,一直在跟随蒙古帝国,进攻金国。但问题是,西夏不是蒙古帝国,军队战斗力远不如蒙古铁骑。所以在此期间,蒙古大军可以斩获颇丰,但西夏军队却往往只能和金国军队两败俱伤,什么好处都捞不着。
如此,接连打了几年之后,这期间西夏又发生了一场政变。夏襄宗的堂兄弟和堂侄发动了兵变,最后干掉了夏襄宗,有夏襄宗的堂侄即位,这就是夏神宗。夏神宗即位之初,依然坚持和蒙古帝国联手,一起进攻金国。
在此期间,西夏内部曾经出现过巨大的反对声音,反对西夏继续联蒙攻金。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谁都看得出来,西夏早已被蒙古帝国当成了炮灰。继续打下去,非但不会收获任何利益,反倒是会消耗殆尽,最后被彻底吞并。所以,到了夏神宗在位的时候,西夏高层几乎全都反对继续联蒙攻金。
为此,夏神宗的太子,甚至直接以放弃太子之位,出家为僧作为要挟,希望夏神宗能够停止联蒙攻金。但结果,却只是被夏神宗囚禁了起来。
对于夏神宗坚持‘联蒙攻金’的策略,后世普遍认为,夏神宗过于昏庸,所以才会想出这么费解的策略。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不是夏神宗不想停,而是他不敢停。
因为一旦停下来,蒙古帝国铁定要翻脸,再次进攻西夏。到那个时候,金国一定不会来救援,会看着西夏消耗蒙古帝国的力量,然后再坐收渔利。但如此一来,西夏的灭亡就近在眼前了。
继续联蒙攻金,以后必亡无疑。但如果停止联蒙,蒙古帝国马上就会灭了西夏。
对于这个难题,西夏高层也不是没想过自救。比如在这几年当中,成吉思汗曾率领蒙古大军主力西征,去西面灭了西辽。在此期间,西夏也曾想过趁着蒙古帝国主力西征,摆脱蒙古帝国的控制,暂时停止了出兵。
结果,就在西夏刚刚停止出兵后不久,返回草原的成吉思汗,便再次率领大军,继续进攻西夏,再次包围了西夏首都。
这就是蒙古帝国第四次进攻西夏。
经过之前多年的削弱之后,此时的西夏,其实已经相当衰弱,早已和蒙古帝国不再是一个级数的选手。此时的蒙古帝国,其实也有能力一战吞并西夏。不过,为了减少损失,此战当中,成吉思汗依然只求迫使西夏投降,而不求一战灭掉西夏。
最终,在第四次进攻西夏之后,西夏再次投降,臣服于蒙古帝国。同时,双方交战期间,夏神宗为了避免自己做亡国之君,临时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做了太上皇。而这个临危受命的倒霉蛋,就是夏献宗。
临危受命之后,夏献宗利用蒙古帝国不愿付出巨大代价的心理,最后说服蒙古帝国退兵。但同时,西夏也丧失了最后一部分自主权,彻底成了蒙古帝国的附庸。而蒙古帝国撤军之后,夏献宗也不甘心就此沉沦,私底下也再做各种努力,打算挽狂澜于既倒。
但问题是,强大的蒙古帝国,怎么可能会给他这个机会呢?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以西夏没有履约,不肯出兵帮助蒙古帝国西征为理由,再次征讨西夏,这是蒙古帝国第五次进攻西夏,同时也是蒙古帝国真正灭亡西夏的一战。
经过之前多年的削弱之后,此时的西夏,人口早已不复当年的鼎盛时期,军队涣散,战斗力堪忧。西夏北方的几个战略要点,也都早已被蒙古帝国掌握在手里,基本上是无险可守的状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次战争当中,蒙古帝国罕见地没有重复之前的战法,改为步步为营,不再追求简单的袭扰。
首先,成吉思汗分兵两路,由东西两线夹攻西夏。成吉思汗率领主力军队,从东线展开进攻。先是拿下了西夏重镇黑水城,然后从贺兰山方向迂回作战,击溃西夏布置在东侧的主力军队,最终率兵抵达今天甘肃酒泉地区。
至于西路军,则是沿沙洲、肃州与甘州一线进攻,在进攻过程当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最后等到成吉思汗率领主力军队前来汇合之后,还是顺利拿下了。
对于以上这些地名,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简单来说,经过这次战斗之后,整个河西走廊,已经完全落入到了蒙古帝国的控制范围。自此之后,西夏和西域方向的联系,就被彻底切断了。再加上之前西夏和金国交战数年,金国不可能在这时来救西夏。所以此时的西夏,就彻底成了一个孤岛。
本来就相对弱小的西夏,此时又被彻底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自然更是雪上加霜。
更倒霉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候,那位本就已是临危受命的夏献宗,竟然忧愤而死。夏献宗死后,他的侄子即位,后世史称夏末帝。
夏献宗的去世,对本来就已经末日到来的西夏,更是致命的一击。而随着夏献宗去世,本就已经势大的蒙古帝国,更是坚定了此战一定要彻底灭掉西夏的决心。
于是,双方的这场最终决战,就此到来。
随着蒙古大军的步步进逼,西夏这边,也拿出了最后的一点家底,打算孤注一掷,进行一场死战。为了这场最终的决战,西夏高层难得放下的成见。就连那位之前以出家为由,威胁必须停止联蒙灭金的废太子,也主动站了出来,充当西夏最后的一面屏障。
不得不说,西夏的这场拼死一搏,还是很有骨气的。为了抵挡蒙古大军的进攻,苟延残喘的西夏政权,硬是凑出了三十万大军。以当时西夏的人口来计算,估计整个西夏能拿刀的成年男人,一大半都被征调到了前线,去参加了这场战争。
但可惜的是,成吉思汗率领的十万蒙古铁骑,实在是太过强悍。双方开战之后,成吉思汗首先利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围了西夏南方最后一座重镇西平府。接下来,蒙古大军诱使西夏驻守在西平府外的主力,前来救援。
但是,在这些军队前来救援的路上,蒙古铁骑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先干掉西夏军队的重骑兵以及一部分主力。在此之后,成吉思汗放一部分西夏援军,进入西平府。等到这支援军彻底进入西平府之后,再在城外烧起大火,彻底断绝了西平府和外界的联系。
如此,城外见到西平府外燃起冲天大火,便以为西平府已经沦陷,只能撤退。而西平府这边,得知城外再无援兵之后,只能冒死突围。而在西平府守军突围的路上,成吉思汗则是忽然率军进攻,一举消灭了驻守在西平府的十多万西夏精锐。
在这一战之后,西夏就只剩下了首都中兴府这一处地盘。为了确保可以万无一失地吃掉西夏,在西平府战事结束后,成吉思汗先是率军向金国方向进攻,确保金国军队不会趁机前来救援。在击退金军之后,成吉思汗直接兵围中兴府,将西夏首都彻底围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之后,此时已经是一座孤城的中兴府,再无任何抵抗之力。最终,那位夏末帝只能开城投降,而后被蒙古大军屠戮殆尽。昔日强盛一时的西夏,也就此彻底覆灭了。
纵观西夏和蒙古帝国的这场决战,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场战争当中,成吉思汗本人高超的指挥能力,固然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双方开战之前,西夏已经被蒙古帝国彻底玩儿残了。
如果是巅峰时期的西夏,面对这样的战术,或许还有还手的能力。但经过蒙古帝国多年的打击之后,最后决战时的西夏,已经极为疲惫,根本不具备再战的能力了。
另外,更糟糕的是,当时蒙古帝国周围的几个邻居,也基本都被蒙古帝国打服了。这也就意味着,西夏当时几乎找不到另外的盟友,只能孤军奋战。如此一来,本就弱小的西夏,被蒙古帝国彻底灭掉,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底,西夏的灭亡,不是亡于这场主力决战,而是亡于之前多年被蒙古帝国持续打击。那场持续了十多年的持续消耗战,其实才是西夏灭亡的真正原因。
查看原图 2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