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从上海走出去的中国资深外交官,曾出任驻日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但最为外界熟悉的是驻美大使一职。8年“超长服役”,使他成为任职时间最长的中国驻美大使,也使他饱阅中美关系的曲折起伏。
去年6月卸任后,崔天凯又一次回到上海,参加2月28日举行的“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
当天,在纪念大会结束后,在公报诞生之地的锦江饭店,这位中国资深外交官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专访。
一如心中的印象,眼前的崔天凯大使儒雅朴实、平易近人,说话声气透出江南人的斯文。采访开始前,他笑着说,我从小就看《解放日报》,大家就像聊天一样,不用太正式,不然就太拘谨了。兴之所至,他还讲了一两句上海话。虽然鬓发已白,但乡音未改。
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从尼克松访华到“上海公报”,从中美关系到大国相处……崔天凯侃侃而谈,与记者分享他对历史的体悟,对当下的思索,对未来的期望。
是世界变化促成那一周
尼克松访华时,崔天凯记得自己还在黑龙江插队,听闻这个重磅消息,和很多人一样,他感到非常惊奇,“原来一直认为美国是美帝国主义,是敌人,现在怎么总统也来了?”。
50年后,岁月褪去了青年人的惊奇,沉淀下来的是一位长者对历史逻辑的深邃洞察。
“改变世界的一周”,这句出自尼克松本人之口的名言,已成为那次历史性访问的经典定义。然而,崔天凯却给出了很有见地的解读。
“那一周确实改变了世界,但如果从更宽广的角度看,那一周实际上是世界巨大、深远变化的一个集中、突出表现。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潮流的变化促成那一周,而不能完全说是那一周改变了世界。”
之后,随着崔天凯的娓娓道来,一幅宏阔的世界现代历史变迁图卷如现眼前:二战结束之后,联合国成立,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赢得独立后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从最初51个会员国扩大到上世纪70年代初的100多个。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国际舞台,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中国又是其中很突出的代表。
“这对整个国际秩序、世界格局甚至大国关系都产生巨大影响,预示着世界潮流和历史趋势,那就是世界不可能再由一两个超级大国瓜分或主宰。”崔天凯说,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在那时“破冰”,美国之所以决定调整政策与中国交往,除了与国际局势、中美苏关系变化有关外,也是因为尼克松、基辛格看到世界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顺势而为也符合美国利益。
公报精神今天完全适用
尼克松访华的最大成果是中美发表了第一个政治文件“上海公报”,两国从此结束20多年的隔绝,开启关系新篇章。
采访当天,时逢“上海公报”“50岁生日”。在崔天凯的眼中,“上海公报”既是严肃的政治文件,也是前辈先驱的智慧结晶,还是50年来中美关系浩荡前行的源头活水。
他说,与其他国家间协议、外交文书不同,“上海公报”的独创性在于中美两国能够在一份文件中摆明分歧,“这是很大的智慧,也是双方所能达到的最佳平衡,体现老一辈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求同存异”一直被视为“上海公报”的精神内核,而对于求同与存异之间的内在联系,崔天凯有着更深一层的体会——正因为有求同的需要,才有存异的可能。
“各说各话并非‘上海公报’的全部,单单是各说各话并无意义,重要的是公报让双方能在一起各说各话。这意味着双方取得重要的共识,才有能力在分歧上‘存异’,可以各说各话。”
说到“上海公报”中的共识,崔天凯如数家珍。
两国同意在相互关系中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一致认为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利益,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等等。
事实上,就两国关系中最关键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也体现出共识,即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之后的中美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都沿袭了“上海公报”这一共识,“因为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有了共识基础,才构成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若动摇这个政治基础,那就是地动山摇。”
“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其意义要远远大于各说各话。”崔天凯说,正是源于“上海公报”中的一系列共识,50年来,中美关系取得广泛、巨大的发展,给两国乃至世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双边层面,贸易额达到7500亿美元,中国在美留学生达到几十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两国促成2015年伊朗核协议,沟通朝鲜半岛问题,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中美总体是在协调合作。
“‘上海公报’可以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起点,它把这扇门打开了。”
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崔天凯觉得,“上海公报”中的共识、精神、态度并未过时,现在完全适用。包括两国应该继续遵守所确立的关系处理原则;应该继续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问题;继续鼓励并扩大两国人民交往等等。
回顾50年前的中美关系“破冰”,崔天凯还特别提到一点启示,“处理两国关系一定要看到世界发展大势,看到整个世界对中美关系的期待。”他说,大多数国家都不希望中美发生严重冲突,都担心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其实,中国从未要求别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中国主张“大家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而不是在哪两个国家之间作出选择。而且所有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利益和人民需求作出判断”。
中美要找到新的相处之道
50年前,中美对峙20多年,依然能跨越鸿沟“握手”;50年后,两国关系深度交融,美方却有声音喊“脱钩”。何以出现如此巨大反差?中美关系不睦究竟症结何在?
面对记者提出的困惑,崔天凯坦承,中美关系最近几年确实面临很复杂、严峻的局面。背后的原因可从历史规律、美国偏执的世界观中寻找答案。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总有反复、倒退、曲折。国与国的关系也同样如此,一个历史时期里合作面多一点,另一个历史时期里矛盾面多一点。何况中美又是如此迥异的两个大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都存在差异,相处不可能总是顺顺当当的。而且,中美接触交往多年,必然积累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浮出水面,甚至爆发,然后逼着双方设法解决。”
崔天凯说,对中美两国而言,现在可能就处于这一历史阶段,而且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只有度过这个阶段,把问题解决或者找到解决的方向,中美关系才能在一个新的共识基础上、一个新的框架中继续往前走。要跨过这道坎,现在可能需要新的‘愚公移山’精神。”
另外,美国偏执的世界观也是中美关系发展遇挫的重要原因。
“我一直认为美国存在改造世界观的问题。”崔天凯说,美国人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比如看世界非黑即白,看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美国的制度最优越,并且永远应该是世界“老大”,永远应该是赢者。“老大”心理带来的思维习惯就是零和博弈、“赢者通吃”、唯美国是从,不服从就打压你、遏制你,更别说担心“老大”地位受到挑战,甚至被取代。这是美国认识上的症结。与此同时,美国一批政客误导民众,世风日下的美国媒体也在推波助澜。在目前的政治氛围下,美国一些理性声音发不出,更难形成主流意见和国家政策。
与美国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是和而不同才能天下大同,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从来没有取代美国做世界“老大”的想法,也从来不认为世界应该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而是大小国家都要平等相处,大国应该多负点责任;各国事情应该让各国自己解决,可以互相帮助,但不能越俎代庖。中国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道路模式可以包打天下,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主张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
“不知美国人何时能真正理解明白这些理念、哲理,如果理解了,中美还是好相处的。”
谈到中美相处之道时,崔天凯特别提到“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做到相互尊重,就能了解对方的文化、制度、传统、核心利益、重大关切。在此基础上就能避免冲突对抗,进而做到和平共处。有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再考虑到两个大国有共同利益,也面临共同挑战,就能争取合作共赢。而且,这不仅是中美共赢,也是世界共赢。
“但是,美国有相当一段时间对相互尊重很难接受。人与人交朋友尚且需要相互尊重,两个大国怎么就做不到?只要有政治意愿,是可以做到的。”
他还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说到底还是要落实到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事在人为”。
崔天凯还谈了他对外交官的理解:外交官的工作就是要为国家去多争取朋友。当年毛主席讲过一句话,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国际政治就是一个世界级的政治,也应该贯彻毛主席讲的思想。”
未来要靠两国年轻人
当今世界正处于激荡变革中,中美关系也来到关键十字路口。
聊起中美关系的未来,崔天凯对两国年轻人寄托了希望。就在当天上午的纪念大会上,崔天凯还特地借用北京冬奥会的口号寄语两国年轻人,希望中美年轻人“一起向未来”。
“不止一个美国人跟我说,美国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对中国没有那么多固执的偏见。”他告诉记者。
在崔天凯看来,美国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已发生变化,从小生长在信息社会,接触面广,相信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比如对这次北京冬奥会,虽然美国政府未派官员参加,但是年轻人基本不受影响。美国运动员到中国后对奥运村宿舍的床、美食都很感兴趣。
“中美关系的未来要靠两国年轻人,如果他们彼此能有更多了解,有一些跟得上时代潮流的新观念,中美关系就更有希望。”言及此,崔天凯的眼神中闪烁着充满信心的光芒。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