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米探两会|加快郑州至新乡轨道交通建设,助推郑新一体化发展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岚
图片
“加快推进郑新市域铁路建设,是助推郑新一体化发展、提升大都市区铁路通达能力、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建设沿黄区域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前提。”1月6日上午,参加省两会的省政协委员张朝祥向大河报记者讲述了他今年的这一提案,这也是他在省两会上第二次建议加快推进郑州至新乡、郑州至新乡平原示范区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为什么连续两次提这个建议?
张朝祥说,2021年两会上,他就提交了该提案,今年再次提交,希望能得到落实推进。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将中原城市群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城际轨道交通网,更加有效支撑引领中原城市群及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发展,我省正在编制《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方案(2018-2035)》(以下简称《规划》),作为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中长期空间布局规划和科学有序推进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基本依据,以引领中原城市群形成“一核四轴四区”总体布局,打破行政区域分割,统筹推进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建设,构建“一网双环十字多联”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架。
在“双环”的内层环线中,新乡—焦作—济源—洛阳—登封—航空港区各段均被列为近期(2025年)实施城际铁路项目,并已启动前期工作。新乡—开封—航空港区段被列为规划研究(2035年以后)城际铁路项目。张朝祥认为,如果内层环线无法同步实施,将大大降低其作为环线的通达能力,对整个城市群的高速城际客流吸引能力也将大打折扣。
“我认为,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是郑州大都市区跨河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张朝祥说,郑州大都市区乃至中原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轨道交通是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统筹布局郑州大都市区城际铁路线路和站点,完善城际铁路网络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有助于推动大都市区协调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原城市群需建设郑合、郑万、郑济、郑太高铁(郑合、郑万已于2019年12月建成通车,郑太、郑济将分别于2020年、2021年建成通车),与现有的京广、徐兰高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加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的新乡—焦作、焦作—济源—洛阳区域连接线,可以实现郑州与新乡、开封、洛阳等地市半小时黄金通勤圈。张朝祥认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动规划建设郑州—登封—洛阳、郑州—新乡、新乡—开封、开封—航空港区通道,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城际轨道通勤环线,实现郑州大都市区城市间的城际快速联通。
张朝祥建议要加快推进内层环线中规划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统筹推进新乡—开封—航空港区城际铁路的谋划建设工作。建议调整郑新市域铁路和郑州地铁13号线的建设时序,实现两条线路建设时序吻合。建议在推进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建设的同时,前期优先研究规划建设郑州至新乡市平原示范区轨道交通线路。
如何让这一提案“落实”?
近年来,郑州大都市区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地位凸显,郑州与新乡、开封、许昌等地市之间的合作领域逐步拓展、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已经具备高起点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联接环线的基础。
图片
省政协委员张朝祥认为,新乡市作为“一网双环十字多联”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架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区位、产业、科技、教育、旅游等优势明显,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对于两市来说是共赢之举。郑新市域铁路已作为郑州大都市区市域铁路网的S6线纳入《规划》,并列为远期实施项目,新乡市对郑新市域铁路接入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网也进行了规划研究,谋划了新乡—南太行市域铁路作为郑新市域铁路的二期项目及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项目,现阶段新乡市已完成《郑州至新乡市域铁路规划研究》编制工作,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项目已成功纳入《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及《郑东新区北部区域概念性总体规划(2014—2030)》。郑新市域铁路可利用郑济铁路黄河特大桥预留桥位跨越黄河进入郑州境内与13号线接驳;郑州-平原示范区轨道交通可利用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预留桥位跨越黄河进入平原示范区境。上述两条线路可承担郑州—沿黄滩区—新乡—南太行旅游客流,将为两市实现跨黄河联动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更为国家提出的“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
来源:大河新闻 编辑: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