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三分实、七分虚,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三国演义》虽然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它只是借用了历史的题材,它的定位是小说,不必顾忌真实性,也不用像历史学家写史书那样需要多方考证,小说怎么说,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意识,跟历史一点也不沾边,更不能把《三国演义》当成几分实、几分虚的历史来考证,这完全是两码事。
一、正统性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极力刻画蜀汉君臣,宣扬其正统性,但是在三国历史上,曹魏政权才是正统,看看陈寿写的《三国志》就知道了,《三国志》曹操的传记在最前面,名称是《武帝纪》,只有皇帝的传记才是“纪”,曹操在世时没有称帝,他的传记依然被称为《武帝纪》,这就是说明曹魏是正统。
三国演义人物
而刘备与孙权虽然称帝建立了政权,但他们的传记用的却是“传“,比如刘备的传记是《先主传》,孙权的传记是《吴主传》,没有用”纪“,说明他们不是正统,这也为后世朝代所认可,从地域上也能看出曹魏是正统,毕竟占据了中原核心区。
二、三国演义中有不少虚构的人物
根据统计,三国演义中总共出现的人物有一千多个,其中有一百多个人物是虚构出来的,历史上完全不存在。
1、貂蝉
貂蝉这个人物是《三国演义》虚构出来的人物,居然还被评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以至于让很多人觉得貂蝉是个真实的人物,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个人。
三国演义中所有关于貂蝉的事迹全是罗贯中虚构的,包括王允的美人计,貂蝉与吕布的感情纠葛,全是虚构出来的。
貂蝉与吕布
在真实的历史上,吕布杀董卓并不是因为王允的离间计,而是因为吕布与董卓之间也有矛盾,吕布与董卓手下一个侍婢有染,这个侍婢的名字没有记载,她是董卓的下人还是妾也不知道,吕布提心这事被董卓知道,于是私下勾结了王允,双方联合杀了董卓。
而历史上的这个侍婢结局没有被记载,就是一闪而过,三国演义把貂蝉这个人物虚构出来,故事就非常精彩了,让吕布为了貂蝉杀董卓,也让人更有可读性。
2、周仓、裴元绍
三国演义中的周仓本来是黄巾军将领,黄巾起义失败后周仓与裴元绍一起落草为寇,这个裴元绍也是虚构的人物,后来裴元绍因为抢赵云的马而被赵云所杀,周仓则因为仰慕关羽,则投靠了关羽。
周仓是虚构的
周仓一直跟随关羽,在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周仓自杀而死,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周仓与裴元绍两人都是虚构的,查无此人。
3、潘凤、邢道荣
潘凤在三国演义中是冀州牧韩馥的大将,虎牢关之战,潘凤出战华雄,数个回合被华雄所斩,邢道荣是零陵太守刘度手下的大将,刘备率军讨伐荆南时,潘凤与诸葛亮、张飞、赵云周旋,被赵云一枪刺杀。
潘凤与邢道荣两人是虚构的,历史上不存在,三国演义中单挑被杀的人物,绝大多数是虚构的,因为历史上打仗就没有单挑的,罗贯中为了小说的精彩,增加了很多单挑情节,情节都是虚构中,其中被杀的人物自然只能继续虚构了。
邢道荣也是虚构的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还有:程志远、邓茂、鲍忠、穆顺、武安国、方悦、荀正、杜远、关羽过五关斩的六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关定、关宁、夏侯恩、淳于导、晏明、钟缙、钟绅、夏侯杰、金环三结、祝融夫人、兀突骨、韩德等等。
三、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与历史真实形象的差异比较
1、曹操
三国演义把曹操刻画为一个胆小如鼠、非常爱才、没有主见还经常被人追着打的主公,比如张飞在当阳桥吼死夏侯恩后,曹操吓得掉头逃窜,连头发都散了,还担心张飞会追上来,这是作为主公的曹操吗?这完全是虚构的,历史上不存在这种事。
再比如曹操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狼狈逃窜,还被魏延一箭射中了门牙,感觉作为一方之主的曹操,老是被敌人追着打,还差一点丢了命。在历史上,马超虽然在曹操渡过时占据了兵力的绝对优势,但是仍然没有伤到曹操半分,曹操更没有割须弃袍的惨状,这都是虚构的。
三国演义把曹操弱化了
此外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感觉都没有主见,谋士提个意见,曹操基本上就能认同,比如程昱说只有关羽才能斩颜良,曹操赞同,请关羽来助战。在历史上,这是白马之战中的情节,此战由曹操与荀攸策划,荀攸提供战术,曹操谋划作战,关羽和张辽作为前锋,大败颜良,关羽在乱军之中直接斩杀颜良首级。
再比如赤壁之战,蒋干作为曹操的谋士出使东吴见周瑜,结果蒋干两次向曹操报告错误的情报,曹操居然察觉不出这是周瑜的计谋,把懂水军的蔡瑁和张允给杀了,还被周瑜骗得团团转,这还是曹操吗?历史上的曹操,一般人根本骗不了,别说周瑜了,周瑜的谋略水平不如曹操,怎么可能骗得了曹操,这都是虚构的。
历史上的曹操很有英雄气概,狠毒、有主见,胆大心细,运筹帷幄,与三国演义完全不一样,三国演义中有曹操拿着七宝刀行刺董卓的情节,这个在历史上不存在,历史上董卓控制京城后,曹操就逃走了,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与陈宫杀了吕伯奢一家,历史上有这回事,但曹操为何杀吕伯奢,正史也没有记载。
历史上的曹操与演义中的曹操完全不一样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杀吕伯奢时说了这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在史书上的记载,曹操说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两句话意思根本不一样,三国演义加了个天下人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总之,历史上真实的曹操被三国演义弱化了,完全不像个雄才大略的奸雄,反倒像个能力被严重阉割的奸贼。
2、刘备
三国演义把刘备刻画为一个爱哭的人,一个无能的人,一个只能依靠别人,不断投靠别人的人,三国演义让人感觉刘备就是个无能的人,还让人觉得刘备是伪君子一样,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这与历史上的刘备形象差远了,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仁义、坚强、从不言败、礼贤下士的人,三国演义中有桃园三结义的情况,刘备、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历史上没这事,虽然历史上没说结拜,但正史上记载了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晚上共睡一张床,白天三人也形影不离,刘备作为主公坐着,关羽、张飞两人就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站在身后,情同手足。
刘备被三国演义弱化了
三国演义中说鞭打督邮的是张飞,但在正史上鞭打督邮的是刘备本人,刘备可不怂。三国演义的白门楼上,吕布向曹操求饶,曹操问刘备如何办?刘备说你不见丁原和董卓是怎么死的吗?而在正史上,曹操根本没有问刘备,而是刘备主动建议曹操杀吕布的。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之战救下阿斗送到刘备身边,刘备把阿斗抛在一边,反而安慰赵云,这让很多人觉得刘备虚伪,但在正史上,没有刘备扔孩子这事,是虚构的,历史上不存在。
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刘备也是有武艺的,但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刘备武艺如何,只知道刘备是顾应剑法的创始人。三国演义中刘备打仗完全靠关羽、张飞和后来的诸葛亮,但在正史上,刘备才是军事总指挥人,所有的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刘备指挥的。
刘备、曹操、孙权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与历史形象都不相符
3、孙权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感觉就是个傀儡一样,受制于周瑜,不像个主公,实际上并非如此,历史上的孙权可比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厉害多了,孙权是个权谋高手,虽然接班时很年轻,但并没有受制周瑜,周瑜也没有像三国演义中那样经常自作主张,所有的命令都是出自孙权。
比如三国演义中说周瑜劝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然后再软禁刘备,但历史上孙权嫁妹并不是周瑜的主意,应该是孙权自己的主意,而且历史上孙权并没有答应周瑜软禁刘备的建议,这说明孙权很有主见的。
三国演义中,东吴偷袭荆州时,陆逊建议孙权放过关羽,以免引来刘备的报复,后来俘虏关羽后,孙权还不舍得杀,在手下建议下才杀关羽。但在正史中,孙权是整个事的决策人,在偷袭荆州前就已经决定杀死关羽,当马忠俘虏关羽后 ,没多久就杀了关羽,再把首级送给曹操,压根就没有犹豫过,这就是孙权的主见,与演义中的孙权差远了。
孙权也是一代雄主
4、五虎上将: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
三国演义中有五虎上将,历史上没有五虎上将,但《三国志》把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五人合为一传。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与历史上的形象完全不同,三国演义弱化了关羽,三国正史上关羽是妥妥的第一名将,三国唯二的万人敌,蜀汉唯一的名将。
三国演义中说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是虚构的,华雄并非关羽所杀,是孙坚在乱军中杀的,三国演义中说关羽杀了管亥,历史上没这事,三国演义中说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历史上关羽只杀了颜良,没杀文丑,文丑死于乱军之中。
关羽
三国演义中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史上不存在,三国演义中说关羽征荆南,长沙之战战黄忠,历史上不存在,三国演义中说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历史上确实存在,但没有细节记载。
三国演义中还有三英战吕布,这是虚构的,以关羽的勇猛,并不亚于吕布,正史上的关羽比吕布厉害,三国演义弱化了关羽,神话了吕布。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与历史上也完全不同,三国演义把赵云的武艺刻画得很高,还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实际上赵云只是一般武将,三国演义中把赵云的长坂坡之战描述得非常厉害,但在历史上,不存在长坂坡之战,赵云虽然救了阿斗,但正史记载是没有经过战斗,就直接把阿斗送到刘备身边的。
赵云
张飞在三国演义中与历史上的形象也完全不同,三国演义中有三英战吕布,还有张飞单挑一百回合不败,历史上存在,三国演义中有张飞喝断当阳桥,吓退了曹操,历史上虽然存在这事,但细节完全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三国演义中是说张飞派手下在桥后面的树林中跑动制造尘土飞扬的假象,然后自己一个人立于桥上,但在历史上,张飞是带着几十个骑兵一起在桥边的,三国演义中说张飞吼死了夏侯恩,历史上也不存在。
马超也是如此,最大一点就是,三国演义把马超刻画为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为父亲报仇才讨伐曹操的,这是最大的神话,历史上的马超是个不孝子,他父亲是被马超害死的,历史上的马超是先起兵反抗曹操之后,曹操才杀了马超的父亲与族人,但在三国演义中把这个顺序反了过来,美化了马超。
马超战张飞
黄忠在三国演义中与历史上的形象也不一样,三国演义中说黄忠与关羽三战长沙,后来被长沙太守囚禁起来,魏延造反救了黄忠,历史上不存在这事,历史上的黄忠是在刘备取下荆南后,主动投靠刘备的。
三国演义中说黄忠活到了夷陵之战,并被马忠一箭射死,历史上的黄忠却是在汉中之战结束后不久病死的,三国演义中的黄忠武艺高强,喜欢争强好胜,历史上的黄忠骁勇善战,立有斩夏侯渊的大功。
5、五子良将:于禁、张辽、徐晃、张郃、乐进
三国演义中的五子良将感觉默默无闻,谁也打不过,但历史上的五子良将是曹操对外作战的主要中层将领。
于禁
于禁在三国演义中的存在感很低,论武艺连二流都算不上,但在正史上,于禁是曹操外姓将领中官职最高的,深受曹操信任,三国演义襄樊之战中,说于禁还嫉妒庞德会立大功,于是干扰庞德战关羽,这在历史上完全不存在的,于禁在历史上是左将军,有假节钺的特权,外姓第一将,完全被三国演义弱化了。
张辽在历史上是五子良将中最勇猛的人,但在三国演义中只能算二流武将,三国演义中,说张辽被曹操俘虏后不愿意投降,还是刘备与关羽求情,但在历史上并不是这样,历史上吕布被杀后,张辽直接率领手下投降曹操,二话没说。
三国演义中,张辽在土山劝关羽投降,还有降汉不降曹的说法,这历史上也不存在,历史上关羽在下邳被曹操俘虏,然后投降曹操的,三国演义中说张辽在合肥之战为了救曹丕,被吴将丁奉射了一箭,不久后去世,在历史上,张辽是病死的。
张辽
徐晃在三国演义中算是五子良将中武艺最高的了,但在正史上并不突出,三国演义中说徐晃被颜良20回合打败,与许褚五十回合战平,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这事,三国演义中,徐晃在襄樊之战与关羽单挑80回合不分胜负,而在历史上,徐晃凭借计谋打败了关羽,导致关羽败走麦城,三国演义中说徐晃是被孟达一箭射死的,在历史上徐晃是病死的。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经常被五虎上将打败,比如穰山之战,赵云三十合打败了张郃,渭水之战,马超二十合打败了张郃,这在历史上都不存在,三国演义还记载徐晃与张郃在汉水不敢应战赵云,这也是不存在的。
三国演义中说张郃与关羽在益州巴西郡交战,两人三次单挑战平,张飞靠计谋打败了张郃,历史上确实是张飞打败了张郃,但是细节完全不同,三国演义说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诸葛亮,被射死,与历史上的结果一样,但细节也不一样,历史上没有细节记载。
徐晃
乐进在三国演义中非常低调,没啥存在感,有过几次单挑,还因为中了箭而退出,生死不明,但在历史上乐进可是一员猛将,有过多次先登之功,其勇猛仅次于张辽,并且乐进在历史上是病死的。
6、吕布、典韦、许褚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与三国历史完全不同,三国演义把吕布神话为天下第一武将,其武艺无人能敌,但在正史上,吕布只能算个普通的将领,正史上的吕布两次被孙坚打败,一次被李傕与郭汜打败,数次被曹操打败,最终被曹操所杀。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与貂蝉还有一段爱情故事,但在历史上,貂蝉这个人都不存在,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杀董卓是因为王允的美人计,但在历史上,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然后吕布本人也与董卓有矛盾,都不一样。
吕布
典韦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古之恶来,历史上的典韦没有这个称呼,三国演义中的典韦是在山涧之间追逐老虎被夏侯惇发现并推荐给曹操的,历史上的典韦是自己投靠曹操的,三国演义中说典韦被张绣手下的胡车儿灌醉了,然后张绣派人追杀,而历史上典韦并没有被灌醉,三国演义中的典韦是超一流的猛将,而历史上的典韦也算是,但没有那么夸张。
三国演义中的许褚是被曹操用计俘虏的,还与典韦大战数百回合,历史上的许褚是主动投靠曹操的,三国演义中的许褚与马超大战230回合不分胜负,在历史中,他俩根本没有交过手,三国演义中的许褚是超一流猛将,还是曹操的保镖,但历史上的许褚只是曹操的亲卫,确实勇猛,但是比不起那些领兵作战的五子良将。
诸葛亮与周瑜
7、诸葛亮与周瑜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神话成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人,能向天借东风,还能向天借寿命,过于夸张,与历史上的诸葛亮的形象完全不符,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个全能型人才,治国、治军、政治、军事都是一把好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把周瑜骗得团团转,三气周瑜,还把周瑜给气死了,实际上他俩在历史上啥事也没发生过,打交道也没几次,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处处被诸葛亮压制,被诸葛亮算得死死的,历史上的周瑜,可是有名的才子,文武双全,没被诸葛亮气过,也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病死的。
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与历史上的形象完全是两个人。从这些人物在三国演义与历史上的形象对比来看,没有一个人的三国演义形象与历史形象一样。
查看原图 173K